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IVF不受精周期行补救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晓虹 于丛一 +6 位作者 麦美琪 李予 苏宁 魏春霞 陈静华 杨冬梓 张清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不受精时,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进行补救授精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不受精时,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进行补救授精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499个常规IVF-ET周期中有25个周期完全不受精,进行补救ICSI,并与同期实施的179个正常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补救ICSI组与正常ICSI组比较,HCG日平均血清雌二醇水平、每个成熟卵泡平均血清雌二醇量、每个周期的获卵数无明显差别,补救ICSI受精率为57.7%,低于正常ICSI组(67.8%),补救ICSI组平均每个周期获得胚胎数(7.8±3.9)比正常ICSI(10.0±4.9)组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救ICSI组≥4细胞的胚胎占总胚胎数的54.5%,低于正常ICSI组(87.5%),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ICSI组妊娠率为38.5%,补救ICSI组无一例妊娠。补救ICSI组中有8例在下一周期行ICSI,有2例妊娠并分娩2个健康女婴。【结论】补救ICSI虽可以避免取消IVF周期,但其受精率和妊娠率低,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对于常规IVF不受精的患者,再次治疗时可考虑行ICSI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精子显微注射 体外受精 补救ICSI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卵母细胞激活对经睾丸显微取精术获取活动精子患者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希 李磊 +2 位作者 罗阳 李莉 张文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辅助卵母细胞激活(AOA)对经睾丸显微取精术(micro-TESE)成功获得活动精子患者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0年间经micro-TESE已获取活动精子的非梗阻性无... 【目的】探讨辅助卵母细胞激活(AOA)对经睾丸显微取精术(micro-TESE)成功获得活动精子患者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0年间经micro-TESE已获取活动精子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男性患者167人,配偶经常规超排卵获得成熟卵母细胞行ICSI治疗230个周期,比较分析ICSI后是否经钙霉素行AOA处理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差异。【结果】激活组(G1)和未激活组(G2)的女方平均年龄(29.96±4.61vs.30.59±4.50,P=0.297),平均移植胚胎数(1.51±0.50 vs.1.56±0.50,P=0.154),移植囊胚数占比(24.37%vs.25.00%,P=0.9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1组的总受精率和2PN受精率、首次移植妊娠率高于G2组(72.77%vs.67.59%,P=0.005;64.33%vs.60.22%,P=0.036;67.09%vs.50.00%,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组的无可用胚周期发生率(10.85%vs.9.90%,P=0.815)、D3可用胚率(41.29%vs.40.74%,P=0.817)、种植率(34.87%vs.32.05%,P=0.533)和临床妊娠率(43.87%vs.41.00%,P=0.651)均高于G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1组的优胚率(13.44%vs.15.44%,P=0.265)和持续妊娠率(36.13%vs.40.00%,P=0.533)却低于G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OA处理可以提高经micro-TESE获取活动精子患者ICSI治疗的2PN受精率,有增加Day3可用胚胎数的趋势,但未改善胚胎质量和持续发育能力。对于使用活动micro-TESE精子行ICSI之后的AOA处理应仅用在精子形态畸形可疑受精低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 睾丸显微取精术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辅助卵母细胞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效率的精子相关因素
3
作者 庞云渭 杜卫华 +2 位作者 郝海生 王栋 朱化彬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自从出现以来,就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ICSI将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在畜牧业生产实践和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作为辅助受精的一种手段,自从出现以来,就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ICSI将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显微操作技术相结合,大大降低对精子质量的要求,在畜牧业生产实践和哺乳动物生殖生理的基础研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ICSI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其效果,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精子和卵子本身的状态。论文就精子有关方面的因素,简要综述了精子顶体与核周鞘、细胞骨架与中心粒、DTT处理和卵母细胞激活因子(SOAF)等对IC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相关因素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营霞 杜卫华 +2 位作者 郝海生 朱化彬 王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28-32,共5页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目前,ICSI技术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试管婴儿,治疗人类的男性不育。在牛上,ICSI技术主要用于生产性控胚胎以及受精机理和转基因的研究。作者综述了牛ICS...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目前,ICSI技术已经成功的用于生产试管婴儿,治疗人类的男性不育。在牛上,ICSI技术主要用于生产性控胚胎以及受精机理和转基因的研究。作者综述了牛ICSI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牛ICSI技术的各种影响因素,阐述了ICSI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ICSI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男性因素不育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艺 孟祥黔 +4 位作者 刘勉 王京 熊符 钟影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8-1433,共6页
目的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行TESA(... 目的使用放大系统对不育男性患者的精子进行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MSI),观察IMSI技术能否改善因男性精液问题而不孕不育夫妇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8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将行TESA(经皮睾丸穿刺抽吸精子术)获得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6600)挑选后行卵母细胞注射(IMSI组),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9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经TESA取精术后行常规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2014年1月-11月共44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形态选择性包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IMSI组),2014年1月-11月共71例畸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治疗(ICSI组)。统计分析ICSI组和IMSI组患者的实验室结局和临床结局。结果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84.3%vs 77.0%)(P〈0.05);ICSI组的卵裂率95.5%,优胚率28.2%,囊胚形成率54.8%,种植率26.4%,临床妊娠率47.3%,流产率14%,梗阻性无精子症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6.7%,优胚率29.2%,囊胚形成率54.3%,种植率32.3%,临床妊娠率50.0%,流产率7.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畸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受精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68%vs 75.5%)(P〈0.05),囊胚形成率IMSI组显著高于ICSI组(54.6%vs 67.9%)(P〈0.05),ICSI组的卵裂率96.2%,优胚率27.6%,种植率28.2%,临床妊娠率43.7%,流产率9.7%;IMSI组患者的卵裂率95.2%,优胚率27.1%,种植率30.7%,临床妊娠率43.2%,流产率1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经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畸精子症患者射出的精液标本经放大系统挑选后行ICSI,正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较传统ICSI有显著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细胞器形态学检测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形态选择性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发育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精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佳勃 岳顺利 刘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4期4-8,共5页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精液存在主观性、可变性、分析的精子数量少和与受精能力相关性差等缺点。近些年来,一些新的技术用于检测精子,可以更加细致地评价精子的特性。荧光染色技术可以用于评价精子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包括质膜完整性、获能...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精液存在主观性、可变性、分析的精子数量少和与受精能力相关性差等缺点。近些年来,一些新的技术用于检测精子,可以更加细致地评价精子的特性。荧光染色技术可以用于评价精子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包括质膜完整性、获能状态和顶体状态。联合使用荧光染料,可以同时检测精子几种功能特点。流式细胞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经荧光标记的精子。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可以提供精子活力和形态学上客观的和详细的信息。通过检测精子与透明带或者输卵管上皮附着、精子穿透卵母细胞,可以获得精子受精能力的信息。未来的研究方向仍是寻找有效的预测精子受精能力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检测 荧光染色 精子穿透卵母细胞检测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显微注精的研究
7
作者 征曰良 仲跻锋 宋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显微注精过程主要包括固定针和注射针的制备 ,精子的分离 ,卵母细胞的采集 ,卵母细胞的激活和培养 ,胚胎移植。显微注精不需要精子结构上的完整性 ,精子核的去凝聚与二硫键有关 。
关键词 显微注精 卵母细胞精子 去凝聚 激活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辅助生殖助孕技术的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康祥锦 丁悦 +4 位作者 杨洁 刘寒艳 杜红姿 刘见桥 安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9 973个IVF-ET及1 368个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的着床率、妊娠率、多...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9 973个IVF-ET及1 368个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的着床率、妊娠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先天畸形率。结果:IVF组与ICSI组着床率(33.42%,31.53%)、妊娠率(50.00%,47.30%)、早期流产率(13.93%,11.50%)、早产率(25.04%,23.26%)、性别比(115∶100,103∶100)、畸形率(1.05%,0.7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的异位妊娠率(3.75%,1.76%)、多胎率(38.54%,32.44%)、低出生体重儿率(32.07%,26.86%)较ICSI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不同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未明显增加妊娠风险,但常规IVF比ICSI的多胎率、异位妊娠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畸形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在胚胎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贻娟 张爱军 +3 位作者 陆小溦 牛志宏 陈骞 冯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IVF/ICSI 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 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 目的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IVF/ICSI 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 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周期)在此基础上联合胚胎早裂情况进行胚胎选择。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比较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和无早裂胚胎者的妊娠结局。结果B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无早裂胚胎者(P<0.01)。结论与单纯的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比较,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进行胚胎评价可显著改善IVF/ICSI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评价 早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在微刺激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东 张宏展 +3 位作者 宋成 郭楚苹 陈文娜 曾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方案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 优质胚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