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家蚕卵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及孵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雪珍
徐娇
王闪闪
浦月霞
沈兴家
唐顺明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江苏省蚕桑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蚕桑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09-311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376,3167249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285)。
-
文摘
[目的]分析家蚕卵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孵化酶基因(BmHEⅠ和BmHEⅡ)、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和周期蛋白基因(Period)在不同卵形间的表达规律,为阐明家蚕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调查家蚕Nistari品种野生型正常形品种(Nistari+)及其新突变体纺锤形品种(Nistari-)的卵形指数、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分析其卵形指数与孵化率的相关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lNistari+蚕卵的平均卵形指数为1.26,极显著低于Nistari-蚕卵(1.73)(P<0.01,下同);孵化率为96.22%,极显著高于Nistari-蚕卵(51.33%)。当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24~1.25时,其孵化率(97.39%)和受精率(98.84%)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2.61%);而Nistari-蚕卵的卵形指数为1.77~1.81时,其孵化率(56.52%)和受精率(74.87%)均最高,转青死卵率最低(43.4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istari蚕卵孵化率、受精率和转青死卵率与卵形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受卵形指数影响。在蚕卵胚胎发育后期(孵化前),Nistari+蚕卵的BmHEⅠ、BmHEⅡ、Chitinase和Period基因大量表达,对应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NISTAR-蚕卵。[结论]家蚕Nistari品种的卵形指数与孵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而BmHEⅠ、BmHEⅡ、Chitinase和Period基因的表达差异是导致Nistari-蚕卵与Nistari+蚕卵孵化率差异的分子基础。
-
关键词
家蚕
Nistari品种
卵形指数
孵化率
孵化相关基因
-
Keywords
sailkworm(Bombyx mori)
Nistari varieties
egg shape index
hatching rate
hatching related genes
-
分类号
S882.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卵重和卵形指数对圈养斑嘴环企鹅人工孵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晶晶
-
机构
上海动物园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8,共6页
-
基金
上海动物园园级课题(SZ180202)。
-
文摘
为探讨上海动物园斑嘴环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卵重和卵形指数对种卵人工孵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园内和繁殖场共计80枚种卵,通过测量卵重、卵长径和卵短径,将园内和繁殖场卵重和卵形指数分别划分为4组和5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统计分析卵重和卵形指数对斑嘴环企鹅种卵受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园内组NW4组斑嘴环企鹅卵重为108.0~112.0 g,种卵受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分别达到66.67%和60.00%,为园内组受精率最高的组别,与园内组其他组别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繁殖场组FW5组卵重为111.0~116.0 g,种卵受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分别达到58.33%和71.43%,为繁殖场组受精率最高的组别,与其他组别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园内组NS4组斑嘴环企鹅的卵形指数为1.353~1.364,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78.57%和63.63%;繁殖场组FS5组卵形指数为1.453~1.465,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66.67%和62.50%。因此,可以选择上述卵重和卵形指数区间分别作为园内和繁殖场斑嘴环企鹅的人工孵化参考指标。
-
关键词
斑嘴环企鹅
卵重
卵形指数
孵化
-
Keywords
Spheniscus demersus
Egg weight
Egg shape index
Hatching
-
分类号
S865.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东方白鹳卵的生物学特性对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雪峰
朱思雨
叶牧黎
田秀华
-
机构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7-610,共4页
-
文摘
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67枚人工孵化的东方白鹳卵的各种指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东方白鹳鲜卵重为(113.29±11.79)g,长径(74.18±3.83)mm,短径(53.36±3.17)mm,卵形指数为1.39±0.06,鲜卵重与长短径关系的拟合方程为W=5.00×10^(-4)LB^2(R=0.992);鲜卵重与出雏重拟合方程为:y=10.721+0.674x(R=0.872);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鲜卵重对受精率影响显著(F=46.946,P=0.000<0.05),对健雏率影响亦显著(F=40.20,P=0.000);卵形指数对健雏率(F=8.915,P=0.006)及受精率(F=13.078,P=0.002)有显著影响;卵重随孵化天数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127.9-0.52x(R=0.998);失重率对健雏率有显著影响(F=9.687,P=0.004),对受精率无显著影响(F=2.813,P=0.101)。
-
关键词
东方白鹳
鲜卵重
卵形指数
受精率
-
Keywords
Oriental white stork
Fresh egg weight
Egg shape index
Insemination rate
-
分类号
S8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