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CDDP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辉 赵群 +4 位作者 左连富 焦琨 程建新 贾金华 康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SKOV3/CD-DP小鼠腹腔移植模型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IFN-γ、IL-2、CD3McAb和IL-1,体外诱导成CIK...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联合顺铂对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SKOV3/CD-DP小鼠腹腔移植模型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IFN-γ、IL-2、CD3McAb和IL-1,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MTT法测定CIK细胞、顺铂及两者联合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在SCID小鼠腹腔内接种卵巢癌SKOV3/CDDP细胞,观察CIK细胞对荷瘤鼠的体内抑瘤作用,并用RI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CA125的含量。结果:顺铂对SKOV3/CDDP细胞的IC50为315.5μg/ml,较其对SKOV3细胞的IC50(85μg/ml)增加了4倍;CIK细胞对SKOV3与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均在48h最高,且随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其对SKOV3/C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KOV3(P<0.05)。仅25μg/ml的顺铂即可使效靶比为12.5∶1组中的联合杀伤率比单纯顺铂组增加5.8倍,比单纯加CIK(相同效靶比)细胞杀伤率增加2.3倍,且随效靶细胞比值和顺铂浓度的升高呈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IK组与CIK+顺铂组均能显著抑制癌性结节的生长,抑瘤率达100%,且3组SCID鼠血中CA125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CIK细胞联合顺铂对清除晚期卵巢癌表达耐药蛋白的腹腔种植转移病灶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并有希望成为前景良好的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顺铂 卵巢癌耐药细胞系skov3/c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Bub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婷 王世宣 +2 位作者 翁丹卉 卢运萍 马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4,188,共5页
目的构建人Bub1 shRNA真核表达质粒,鉴定该质粒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Bub1基因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SKOV3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Bub1-shRNA质粒,将其经脂质体Lipo 2000TM转染SKOV3细胞后,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 目的构建人Bub1 shRNA真核表达质粒,鉴定该质粒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Bub1基因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SKOV3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Bub1-shRNA质粒,将其经脂质体Lipo 2000TM转染SKOV3细胞后,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比较转染前后SK-OV3细胞的紫杉醇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Bub1-shRNA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转染后Bub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MTT和FACS提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后SKOV3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pEGFP-Bub1-shRNA质粒能有效抑制Bu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降低SK-OV3细胞紫杉醇敏感性,该质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Bub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b1基因 紫杉醇 卵巢 skov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LH1基因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舒丹 曾飚 +2 位作者 何华 李渊渊 钟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27-2529,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重组质粒pcDNA3.1-hMLH1和空质粒pcDNA3.1转染SKOV3/DDP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LH1的表达。MTT检测转染前后SKOV3/DDP细胞对...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重组质粒pcDNA3.1-hMLH1和空质粒pcDNA3.1转染SKOV3/DDP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LH1的表达。MTT检测转染前后SKOV3/DDP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经顺铂DDP作用后,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24h后,SKOV3/DDP细胞中hML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细胞的IC50值(13.95±2.45)较未转染的细胞(94.16±5.18)明显减小。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顺铂作用24h后,转染了重组质粒的耐药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到(33.33±2.31)%,同时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受到抑制(1.35±0.3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LH1基因能增强卵巢癌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该耐药细胞内Bcl-2的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 HMLH1 卵巢 skov3/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化疗中卵巢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焱 瞿全新 张秀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疗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株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对顺铂耐药株的逆转耐药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腹腔热疗增加顺铂化疗敏感性及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研究常温及41℃不同作用时间下温热联合顺铂对卵... 目的:探讨腹腔热疗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株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对顺铂耐药株的逆转耐药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腹腔热疗增加顺铂化疗敏感性及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研究常温及41℃不同作用时间下温热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敏感株SKOV3、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株SKOV3/DDP的生长抑制作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常温及41℃不同作用时间下ERCC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41℃下作用60、90min时对SKOV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差异有显著性,P<0.001。热处理对SKOV3/DDP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疗联合顺铂在常温或41℃下,SKOV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41℃作用90min时敏感性最大(P=0.002),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79.885%。热处理不同时间,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01。41℃ 90min 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提高37.129%。在SKOV3细胞中,ERCC1表达水平较SKOV3/DDP细胞降低,F=32.175,P<0.001。热疗联合顺铂与常温下相比,SKOV3、SKOV3/DDP细胞中ERCC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2,P=0.443。结论:热疗对卵巢癌细胞SKOV3及其顺铂耐药亚株SKOV3/DDP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热疗联合顺铂可以增加SKOV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可以部分逆转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且最佳作用时间为41℃90min;ERCC1表达增加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有关,但热疗联合顺铂对ERCC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热疗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增加肿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skov3skov3/DDP 顺铂 热疗 ERCC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