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VE1、MMP-2及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申丽媛 唐良萏 +1 位作者 张婧 周碎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探讨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SP-family verprolin-homologous protein 1,WAVE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三步法检... 目的探讨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SP-family verprolin-homologous protein 1,WAVE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三步法检测47例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WAVE1、MMP-2、MMP-9的表达,并对卵巢癌组织WAVE1与MMP-2、MMP-9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WAVE1、MMP-2及MMP-9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均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WAVE1和MMP-2、MMP-9两两表达成正相关(r=0.773,r=0.664,P<0.05)。②WAVE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及Ca-125水平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的直径无关(P>0.05)。MMP-2、MMP-9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分化、Ca-125水平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 WAVE1和MMP-2、MMP-9在卵巢癌中呈现高表达,早期联合筛查WAVE1和MMP-2、MMP-9指标对卵巢癌病情演变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WAVE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ncRNA USP30-AS1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燕 黄守国 +2 位作者 蒙秋 张静 魏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4-840,共7页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OS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USP30-AS1的表达。采用逻辑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USP30-AS1的关系,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以研究富集途径和功能,并量化USP30-AS1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根据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USP30-AS1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均值将样本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对数秩检验、单变量和多变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用于比较不同USP30-AS1表达组之间的预后差异,lncRNA USP30-AS1的表达对其他基因组的影响也据此分析。结果 USP30-AS1高表达与肿瘤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显著相关。多变量生存分析表明,USP30-AS1表达水平是OSC独立预后标志物。GSEA数据显示USP30-AS1高表达可能激活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信号转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以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USP30-AS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包括B细胞、 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 CD8^(+)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 USP30-AS1有可能作为预测OS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 卵巢浆液性囊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OTUD1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小琴 李云峰 +2 位作者 周毅 缪怡 董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结构域蛋白酶-1(ovarian tum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ase-1,OTUD1)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低表达OTUD1的人结肠癌细胞株,利用慢病毒包装技术过表达OTUD1基因,空载质粒作对照,嘌... 目的:探讨卵巢癌结构域蛋白酶-1(ovarian tumor domain-containing protease-1,OTUD1)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低表达OTUD1的人结肠癌细胞株,利用慢病毒包装技术过表达OTUD1基因,空载质粒作对照,嘌呤霉素筛选后构建稳定转染的结肠癌细胞株。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效率。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2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相关蛋白分子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6株结肠癌细胞株中HCT116细胞的OTUD1蛋白表达水平最低,并成功构建过表达OTUD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株HCT116-OTUD1。与对照组HCT116-Control细胞相比,HCT116-OTUD1细胞株迁移(P=0.000)和侵袭能力减弱(P=0.000),CCK-8增殖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水平下降(P=0.004),EDU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增殖水平下降(P=0.000),克隆形成能力下降(P=0.017)。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Vimentin表达水平下调,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分子p-AKT、p-ERK1/2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过表达OTUD1可以通过减弱细胞的EMT作用来影响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这种变化可能与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构域蛋白酶-1 结肠 上皮间质化 迁移与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