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童莉 卢海明 +3 位作者 朱进梅 张华 韩宇 赵映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1-232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值、睾酮(T)水平;B超监测排卵情况;术后新发粘连率及妊娠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临床症状改善率、B超监测排卵率、术后新发粘连率、自然妊娠率分别为91.7%(33/36)、88.9%(32/36)、13.9%(5/36)、61.1%(22/3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90.5%(19/21)、85.7%(18/21)、19.0%(4/21)、47.6%(10/21),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术后新发粘连率及自然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两组术后激素水平均趋于正常。结论:LOD具有创伤小,术后附件区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可明显提高其妊娠率,此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卵巢楔形切除,是PCOS患者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腔镜检查 电凝打孔 卵巢楔形切除术 腹腔镜手 开腹手 不孕症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卵巢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卵巢打孔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冯月枝 张清学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5-426,共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首选方法是使用氯米芬,然而对于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卵巢楔形切除术在1935年就开始被运用于PCOS的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盆...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首选方法是使用氯米芬,然而对于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卵巢楔形切除术在1935年就开始被运用于PCOS的治疗,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盆腔粘连等副反应,目前已基本被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1arporo-scopicovariandrill,LOD)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 PCOS 不孕患者 卵巢储备功能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楔形切除术 氯米芬抵抗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娜 孟凡义 +1 位作者 孙竞 范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704-2704,共1页
患者女,汉族,15岁,于2007年9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间断隐痛,未治疗。1周后出现肉眼血尿、双下肢瘀斑、牙龈出血,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提示“右侧卵巢黄体破裂”,予立止血、青霉素及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等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B超... 患者女,汉族,15岁,于2007年9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间断隐痛,未治疗。1周后出现肉眼血尿、双下肢瘀斑、牙龈出血,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提示“右侧卵巢黄体破裂”,予立止血、青霉素及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等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B超示“右侧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吸收好转”,但牙龈出血、血尿、双下肢瘀斑无明显好转。停药2d后腹痛加剧,伴阴道大量出血.入当地医院查凝血四项示“凝血酶原时间(PT)21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86.7s,凝血酶时间(TT)7.5s,Fbg2.11g/L”,并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黄体破裂,行左侧卵巢楔形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缺乏症 维生素K依赖性 右侧卵巢黄体破裂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 急诊剖腹探查 卵巢楔形切除术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