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龙雯晴 焦海宁 +4 位作者 喇端端 沈健 沈育红 朱岚 沈立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02-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48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1例,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术后3个月随访月经情况、潮热症状。结果与各组术前相比,4组术后3个月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间术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FSH、FSH/LH、E2水平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LH水平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明显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和单侧卵巢囊肿剔除组(P值分别为0.0003、0.0191),术后LH水平双侧卵巢囊肿剔除组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P=0.0479),其余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共有10例(8.8%)月经异常,5例(4.4%)潮热盗汗。61例有生育要求者中共有26例(42.6%)妊娠。结论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手术应注意的问题(二)(卵巢囊肿剔除术)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世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 妇女 疾病 良性 囊性病变 卵巢肿瘤 心理问题 重要性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罗红艳 洪美铖 凌华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90例,根据医生意愿分为双极电凝组、单极电凝组以及缝合组各30例,比较3组术后1、6个月卵泡刺激素(FSH)... 目的探讨在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90例,根据医生意愿分为双极电凝组、单极电凝组以及缝合组各30例,比较3组术后1、6个月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结果 1 3组均随访满1年,单极电凝组月经紊乱发生率为33.3%(10/30),明显高于双极电凝组[10.0%(3/30),χ2=4.812,P=0.028]及缝合组[6.7%(2/30),χ2=6.667,P=0.010],双极电凝组与缝合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 3组术前、术后1个月FSH、LH、E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双极电凝组FSH、LH、E2与缝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凝组FSH[(10.43±2.04)U/L]及LH[(18.58±3.82)U/L]水平明显高于双极电凝组[(8.12±1.82)U/L,(13.31±2.53)U/L](P〈0.05)和缝合组[(7.08±1.68)U/L,(12.61±2.68)U/L](P〈0.05),而E2[(252.5±26.9)pmol/L]明显低于双极电凝组[(321.3±28.2)pmol/L](P〈0.05)和缝合组[(313.7±31.4)pmol/L](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双极电凝止血相对单极电凝止血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剔除术 腹腔镜 双极电凝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书式缝合法在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欧阳普友 韩凤英 +1 位作者 潘晖 王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订书式缝合法 卵巢囊肿剔除术 并发症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丽霞 郑娟娟 郑春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双极电凝止血)37例与对照组(缝合止血)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双极电凝止血)37例与对照组(缝合止血)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卵巢功能变化,探讨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窦状卵泡数(F0)均较术前、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卵巢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可对卵巢功能造成短暂影响,临床应尽量减轻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囊肿剔除术 双极电凝止血 卵巢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正芳 汪洋 张丽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101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术后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101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术后联合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的变化,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窦状卵泡数目(antral follicles,AF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40/50)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48/51)更高(P<0.05);术后,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出现明显升高,血清E2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C和PSV水平均有了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患者,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 桂枝茯苓汤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被引量:51
7
作者 史精华 冷金花 +2 位作者 李孟慧 贾双征 郎景和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囊肿(巧囊)剔除术患者,分为单侧巧囊<35岁(40例),单侧巧囊≥35岁(26例),双侧巧囊<35岁(41例)和双侧巧囊≥35岁(19例)4组。比较各组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内以及手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术后6个月卵巢最大平面平均直径,并随访术后18个月妊娠结局。结果 双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24小时内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E2明显减低(P<0.05)。而畸胎瘤对照患者及单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巧囊<35岁患者,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占77.8%,而双侧巧囊≥35岁患者中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仅占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缩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妊娠率非巧囊组(92.9%)明显高于巧囊组(45.2%)(P<0.05);单侧巧囊<35岁、单侧巧囊≥35岁、双侧巧囊<35岁及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60%、37.5%、46.2%和16.7%,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以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最低。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大部分年轻患者可以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储备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彩虹 陈贵安 +1 位作者 韩劲松 乔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 lation,COH)的影响。方法对161例(172周期)既往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COH和助孕结局进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 lation,COH)的影响。方法对161例(172周期)既往开腹或腹腔镜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COH和助孕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43周期)未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非囊肿剔除组;55例(59周期)曾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开腹组;64例(70周期)曾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为腹腔镜组。结果3组间年龄、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囊肿剔除组临床妊娠率41.5%(17/41),腹腔镜组33.3%(23/69),开腹组25.5%(14/55),差异无显著性(2χ=2.754,P=0.252)。86例(90周期)行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其中开腹组(37周期)手术侧卵巢的主导卵泡数(4.41±4.02)低于对侧卵巢(6.14±4.37)(t=-2.364,P=0.024)。腹腔镜组(53周期)手术侧卵巢主导卵泡数(3.33±3.50)明显低于对侧卵巢(6.40±3.61)(t=-5.358,P=0.000)。结论腹腔镜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均可影响卵巢C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卵巢囊肿剔除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4
9
作者 覃正文 郑会贤 任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及近、远期卵巢功能情况。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IgG及C3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对照组C3水平恢复正常但IgG仍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d时CD3、CD4、CD8及CD4/CD8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d除CD3水平逐渐接近正常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和术前水平(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时两组E2水平明显下降、FSH及L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时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变化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1年时PSV水平明显升高、PI和RI水平显著降低,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年PI、RI及PSV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而言,腹腔镜囊肿剔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近期和远期卵巢功能等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腹腔镜囊肿剔除 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 免疫功能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万凌屹 周凌娟 丁彩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血府逐瘀汤加减)、西药对照组(Gn RH-a),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术后半月开始口服血府逐瘀汤加...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血府逐瘀汤加减)、西药对照组(Gn RH-a),每组30例。中药治疗组:术后半月开始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100 m L/次,2次/d,经期停服。西药对照组:术后1~3 d开始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a)3.6 mg,每月1针,共3针。术后第7个月检测两组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B超测定卵巢基质动脉血PI、RI、PSV指数,B超动态监测当月卵泡生长速度、记录尿LH峰值、并于排卵后第7天测血P、E2水平,评估卵巢功能;比较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及两组妊娠率。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治疗组血清FSH、LH、E2水平显著低于中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中药治疗组卵巢基质动脉血流PI较西药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卵巢基质动脉血流RI较西药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卵巢基质动脉血PSV值较西药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黄体期期RI较卵泡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药治疗组卵泡平均生长速度较西药治疗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卵前1日中药组卵泡平均直径大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前2日~4日两组卵泡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4中药治疗组尿LH峰值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排卵后7天血P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治疗组妊娠率56.7%,西药治疗组妊娠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卵巢囊肿复发率13.3%,西药治疗组卵巢囊肿复发率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一定程度改善卵巢功能,降低囊肿术后复发率,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 卵巢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卷2期疑难病案
11
作者 范融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 卵巢囊肿剔除术 阴道不规则流血 子宫平滑肌瘤 肌瘤剔除 占位病变 CT检查 医院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卷2期疑难病案
12
作者 郑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 双侧输卵管 卵巢滤泡囊肿 智力发育迟缓 卵巢囊肿剔除术 持续性胀痛 后病理检查 先天性无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卷2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3
作者 杨秀萍 张鸿慧 +2 位作者 杨晓丽 范融 朱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9-480,共2页
1诊断 复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诊断依据及分析 患者,37岁,于2004年5月体格检查发现盆腔肿物,于当地医院因盆腔包块剖腹探查后行右侧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加右侧卵巢囊肿剔除术,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平滑肌瘤,部分囊性变;卵巢卵泡... 1诊断 复发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诊断依据及分析 患者,37岁,于2004年5月体格检查发现盆腔肿物,于当地医院因盆腔包块剖腹探查后行右侧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加右侧卵巢囊肿剔除术,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平滑肌瘤,部分囊性变;卵巢卵泡囊肿。2005年10月患者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卵巢囊肿剔除术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阴道不规则流血 子宫平滑肌瘤 肌瘤剔除 盆腔肿物 体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