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1
作者
陈素月
陈望
+1 位作者
郭荣
赵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35-1042,共8页
目的探究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166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增强扫描,...
目的探究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166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增强扫描,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n=74)和恶性组(n=92)。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常规CT特征。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相关双能量CT定量参数: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测量40、50、60、70、80、90 keV单能量CT值,计算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测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筛选出P<0.1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逐步建立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3个模型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一般临床特点(年龄、临床症状)、8个常规CT征象(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边界、肿瘤密度、腹水、是否伴腹膜/网膜转移、膈上淋巴结、其他脏器转移)与双能量CT各定量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CT40 keV、CT50 keV、CT60 keV、CT70 keV、CT80 keV、CT90 keV、K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60、0.764、0.883。经DeLong检验,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9,P=0.510),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7,P<0.001),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0,P=0.001)。结论相较于常规CT征象或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两者联合对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
双能量CT
多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1
作者
陈素月
陈望
郭荣
赵义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出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35-1042,共8页
基金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学赋能公益专项基金-2022年领航菁英临床科研项目(XM_LHJY2022_05_33)。
文摘
目的探究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166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增强扫描,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n=74)和恶性组(n=92)。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常规CT特征。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相关双能量CT定量参数: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测量40、50、60、70、80、90 keV单能量CT值,计算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测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筛选出P<0.1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逐步建立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3个模型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一般临床特点(年龄、临床症状)、8个常规CT征象(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边界、肿瘤密度、腹水、是否伴腹膜/网膜转移、膈上淋巴结、其他脏器转移)与双能量CT各定量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CT40 keV、CT50 keV、CT60 keV、CT70 keV、CT80 keV、CT90 keV、K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60、0.764、0.883。经DeLong检验,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9,P=0.510),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7,P<0.001),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0,P=0.001)。结论相较于常规CT征象或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两者联合对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更高。
关键词
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
双能量CT
多定量参数
Keywords
primary epithelial tumor of the ovary
dual-energy CT
multiple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分类号
R737.31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价值
陈素月
陈望
郭荣
赵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