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南孙促卵助孕汤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静 郭慧宁 +1 位作者 张蔚苓 胡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39-641,共3页
不孕症是妇科医生较常见的问题,而临床上又以卵巢功能障碍所致者多见。笔者有幸随沪上名医朱南孙老师学习,朱老运用自拟促卵助孕汤治疗本病起到满意效果。朱老遵循"审因辨证,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以... 不孕症是妇科医生较常见的问题,而临床上又以卵巢功能障碍所致者多见。笔者有幸随沪上名医朱南孙老师学习,朱老运用自拟促卵助孕汤治疗本病起到满意效果。朱老遵循"审因辨证,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以肝肾为纲,肝肾同治以促孕。朱老运用肝肾同治、虚实分治、审因论治的方法,使患者的受孕率大大提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促卵助孕汤 朱南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韦淑丽 苏焯然 +3 位作者 苏亚芳 吴敏萍 赵庆 李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99例2020年3月—2022年8月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9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199例2020年3月—2022年8月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COS致不孕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9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均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妊娠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功能、子宫及卵巢血流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卵泡数、卵巢体积、子宫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卵巢RI降低,研究组更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升高,研究组更高;两组卵巢PI降低(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卵巢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妊娠率、排卵率更高,流产率更低(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辅助治疗PCOS致不孕症,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功能,优化子宫及卵巢血流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及妊娠率、排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补肾活血汤 子宫内膜厚度 卵巢功能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及其对生殖内分泌的调控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永前 蒋兆春 +4 位作者 苏德辉 戴鼎震 瞿永前 董晨红 黄夺先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此基础上 ,通过测定山羊灌服中草药“复方仙阳汤”前后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GnRH)、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素 (LH)、孕酮 (P4 )及 17β 雌二醇 (17β E2 )等生殖激素的含量变... 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在此基础上 ,通过测定山羊灌服中草药“复方仙阳汤”前后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GnRH)、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素 (LH)、孕酮 (P4 )及 17β 雌二醇 (17β E2 )等生殖激素的含量变化 ,证明中草药有调控山羊生殖内分泌的作用。试验小白鼠在服用复方仙阳汤及单味中药(肉苁蓉、补骨脂、仙灵脾浸液 )后 ,子宫角外径厚度和子宫卵巢重量均较对照组 (服用 0 9%生理盐水 )高 ,表明上述中草药具有促进子宫、卵巢发育 ,促进发情、排卵的功能。给小白鼠肌注 0 2 5mg/d醋酸氢化可的松 10d后可成功地建立肾阳虚动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生殖内分泌 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 调控 中草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文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伴不孕的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书慧 徐莉莉 +2 位作者 钱来娣 唐敏洁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4-788,共5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由于卵巢功能明显衰退,生育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然而,针对POI伴不孕的患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王文君教授对于POI伴不孕的治疗,提出“中西合参,精准用药”“治病...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由于卵巢功能明显衰退,生育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然而,针对POI伴不孕的患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王文君教授对于POI伴不孕的治疗,提出“中西合参,精准用药”“治病求本,守治则而调方”“慎微杜渐,先变而治”的原则,中西药联用,常获实效。本文介绍了3例POI伴不孕的患者经王文君教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成功妊娠的案例,以期为POI伴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5
作者 饶艳秋 王烨 +1 位作者 李晶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0-754,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31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中药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31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中药治疗(TCM)组(n=115)、西药治疗(WM)组(n=50)和中西医结合治疗(ITCWM)组(n=151)。3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SH/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的改变,并统计3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妊娠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中医证候积分、基础血清FSH、LH、FSH/LH、T、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水平、FSH/LH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ITCWM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TCM组、WM组(P<0.05);ITCWM组血清FSH、FSH/LH水平下降较TCM组、WM组明显(P<0.05);血清T、E2水平上升较TCM组、WM组明显(P<0.05);ITCWM组成功妊娠率明显高于TCM组及WM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疗效明显。血清T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功能,可以作为评价卵巢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低下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脐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昭凤 盖晓丽 +2 位作者 郝明耀 于岩瀑 马玉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以口服克罗米芬(CC)为对照,观察隔药灸脐法对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设计,将9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脐法和口服安慰剂的治疗方... 目的:以口服克罗米芬(CC)为对照,观察隔药灸脐法对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设计,将9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脐法和口服安慰剂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隔模拟剂灸脐法和口服CC的治疗方法,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妊娠率、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治疗组能够促排助孕,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脐法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克罗米芬 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爱华 赵嘉梅 +4 位作者 张俊萍 魏征 王艳春 宋红湘 王希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174-2177,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汤加减。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月经第3天及卵泡成熟时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雌二醇(E2)的变化;比较2组总妊娠率与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落7例,观察组脱落4例。观察组总妊娠率5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9%(5/46)低于对照组的18.6%(8/43)(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可有效改善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FSH、LH和E2,且可降低枸橼酸氯米芬片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汤加减 肝郁肾虚型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富娟 韦文明 陈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036-20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给予枸橼酸氯米芬...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连用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每周期连续服用14 d;2组患者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0%)高于对照组(60.47%)(P<0.05);2组血清LH、FSH治疗后明显下降,E2、P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清LH、FSH治疗后低于对照组,E2、P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正交优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卢佩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体针、头皮针、施加因素(电针、温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影响的主持因素,并优化其治疗方案。方法:将收集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例。头皮针(焦式)取足运感... 目的:探讨体针、头皮针、施加因素(电针、温针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影响的主持因素,并优化其治疗方案。方法:将收集的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设计试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8组,每组10例。头皮针(焦式)取足运感区(双侧)、生殖区(双侧)。体针取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命门穴、子宫穴(双侧)、卵巢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肾俞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电针取足运感区(双侧)、生殖区(双侧)和关元、中极、卵巢穴(双侧)。温针灸取关元、中极、卵巢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溪(双侧)。通过研究3因素2水平对各组治疗前后排卵期最大卵泡直径(FD)及此时子宫内膜厚度(Em)的差异筛选最优方案。结果:各组治疗后FD、Em比较表明不同因素水平的组合对FD、Em的影响不同,均有显著改善(P <0. 01);施加因素(电针、温针灸)为FD、Em的显著影响因素(P <0. 05);正交试验表明,最优方案为A1B1C1,即体针、头皮针、电针。结论:体针、头皮针、施加因素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施加因素>体针>头皮针;最优组合治疗方案为A1B1C1,即体针、头皮针、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针刺 影响因素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经孕育方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秋梅 张树成 沈明秀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670-672,共3页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卵泡 子宫内膜 不孕症 调经孕育方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治疗:奶牛卵巢机能障碍性不孕症78例
11
作者 于宗义 《中国奶牛》 1995年第1期41-42,共2页
激素治疗:奶牛卵巢机能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上海市加定区畜牧兽医站(201800)于宗义1988~1990年,笔者对加定区5个场(赵厅、加西、黄渡、娄圹、望新)的牛群进行了不孕症调查,受调查牛群不孕症发病率为24%-50... 激素治疗:奶牛卵巢机能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上海市加定区畜牧兽医站(201800)于宗义1988~1990年,笔者对加定区5个场(赵厅、加西、黄渡、娄圹、望新)的牛群进行了不孕症调查,受调查牛群不孕症发病率为24%-50%,平均38.2%。其中卵巢机能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卵巢 激素治疗 障碍性 发情周期 黄体功能不全 肌肉注射 血清促性腺激素 持久黄体 卵巢机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氏调经促孕方对肾阳虚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思卿 董莉 黄宏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8-3962,共5页
目的探讨朱氏调经促孕方对肾阳虚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片,观察组给予朱氏调经促孕方。检测临床疗效、妊娠率、排卵情况、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LH... 目的探讨朱氏调经促孕方对肾阳虚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片,观察组给予朱氏调经促孕方。检测临床疗效、妊娠率、排卵情况、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LH、FSH、LH/FSH、E_(2))、PI3K、AKT、Nrf2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卵泡黄素化率、多卵泡发生率更低(P<0.05);2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LH、LH/FSH降低(P<0.05),E_(2)、PI3K、AKT、Nrf2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朱氏调经促孕方可改善肾阳虚型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控HPO轴,减少卵泡黄素化,降低多卵泡发生率,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Nrf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氏调经促孕方 Ⅱ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肾阳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34
13
作者 许茜亚 全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8-332,共5页
不孕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排卵障碍为主要病因之一,约27%的不孕症是由于排卵障碍引起[1]。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生殖内分泌异常所致的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控卵泡发育、卵子成熟和排卵功能异常。本文针对... 不孕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排卵障碍为主要病因之一,约27%的不孕症是由于排卵障碍引起[1]。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生殖内分泌异常所致的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控卵泡发育、卵子成熟和排卵功能异常。本文针对排卵障碍的诊治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排卵功能 诊疗策略 生殖内分泌 卵泡发育 临床诊疗 卵子成熟 主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荣辉 黄臣 王美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60-761,76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组(治疗组)35例和克罗米酚组(对照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estradiol,E2)、孕激素(progesterone,P... 目的:观察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组(治疗组)35例和克罗米酚组(对照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estradiol,E2)、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E2、P水平及总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程度及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益母片-克罗米酚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性 复方益母片 克罗米酚 妊娠率 排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灵巧 章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ovulatory disorder infertility,ODI)的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3月-2019年3月章勤教授运用何氏妇科疗法治愈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医案145例,并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ovulatory disorder infertility,ODI)的用药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3月-2019年3月章勤教授运用何氏妇科疗法治愈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医案145例,并提取治疗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相应数据库,以挖掘高频药物、核心用药集群、新方分析等总结何氏妇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提供临床参考。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章勤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常用药物以补肾益精,活血调经,疏肝理气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组合为菟丝子,当归。关联规则显示当归、菟丝子与其他药物的关联度最大。重新归纳总结了9首治疗ODI的新方。结论:经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的出章勤教授运用何氏妇科疗法治疗ODI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用以活血调经,理气通络的药物,为何氏妇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氏妇科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潇 胡国静 +1 位作者 隋新月 刘卉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28-33,39,共7页
本文研究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果初步验证。借助TCMID、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获取罗勒的化学成分,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分别使用OMIM、GeneCards数据... 本文研究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果初步验证。借助TCMID、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获取罗勒的化学成分,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分别使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去重后获得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对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罗勒-有效成分-ODI-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得到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5个有效成分,53个作用靶点。核心靶点涉及ALB、TNF、VEGFA、PTGS2和JUN等。主要通过TNF、雌激素、卵巢类固醇生成、GnRH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罗勒的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本研究提示罗勒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通过多个有效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并参与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配合活血通瘀方剂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宇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配合活血通瘀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将患者分为西医对照组(44例)与中医辨证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辨证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配合活...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配合活血通瘀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将患者分为西医对照组(44例)与中医辨证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辨证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配合活血通瘀方剂治疗,两组患者在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用药,直至行阴道B超检查显示卵泡成熟并成功排卵为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分析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成熟卵泡占比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辨证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例为90.69%(39/43),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0.45%(3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内膜厚度与优势卵泡直径方面,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医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0.61±0.21)cm、优势卵泡直径为(1.62±0.13)cm,辨证组子宫内膜厚度为(0.93±0.24)cm、优势卵泡直径(1.96±0.17)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治疗前两组优势卵泡例数、成功排卵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辨证组患者优势卵泡例数、成功排卵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多,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不孕症疗效比较,中医辨证结合活血通瘀方剂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同时增加了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为安全怀孕奠定了基础,因此更加适合运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活血通瘀 中医辨证 子宫内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彬 罗海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347-2349,23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n=62),西药观察组(n=64),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观...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6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n=62),西药观察组(n=64),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分析2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并结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其安全性作系统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西药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西药观察组比较增大(P<0.05);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均比西药观察组高(P<0.05);而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与西药观察组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治愈率比西药观察组高(P<0.05);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西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安全性 妊娠率 排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益肾法辅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排卵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娜 米娟 +1 位作者 雒雪 艾广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法辅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排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于患者月经周期第...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法辅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排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于患者月经周期第5 d开始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连续服用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肾法。2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优势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成功排卵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0.8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增加(观察组t=24.739,对照组t=16.732,P<0.05),而LH、FSH水平降低(观察组t=27.483、12.144,对照组t=14.952、5.38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t=9.276,P<0.05),而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t=17.077、7.456,P<0.05);2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观察组t=19.566、10.438,对照组t=15.348、6.103,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t=4.856、4.762,P<0.05);观察组成功排卵率(83.33%)高于对照组(64.58%),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肾法辅助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排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益肾法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疗效 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经助孕合剂联合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的效果
20
作者 陈茜 汪新妮 +2 位作者 亓媛 胡书香 李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调经助孕合剂联合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DOR)合并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DOR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调经助孕合剂+调经促孕十三针+氯米芬组)和对照组(氯米芬组),各30例。观察患... 目的探讨调经助孕合剂联合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卵巢功能下降(DOR)合并卵泡发育不良型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DOR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调经助孕合剂+调经促孕十三针+氯米芬组)和对照组(氯米芬组),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最大卵泡大小及排卵情况、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内膜厚度及妊娠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卵泡刺激素、最大卵泡大小、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66.7%,妊娠率40%;高于对照组排卵率40%,妊娠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剂助孕合剂联合调经促孕十三针用于DOR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的患者,可改善卵泡刺激素水平,促进卵泡成熟及排卵,增厚子宫内膜,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经助孕合剂 调经促孕十三针 卵巢功能下降 卵泡发育不良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