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损伤性卵巢功能早衰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艾浩 牛建昭 +3 位作者 薛晓鸥 王继峰 李健 李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5-38,F0003,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化疗损伤性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的适宜方法及最佳时间。方法以70只ICR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连续注射顺铂7—14d,观察不同剂量和时间条件下顺铂对小鼠的体重、卵巢功能、肝肾毒性及卵巢组织抗氧化系统各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索建立化疗损伤性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的适宜方法及最佳时间。方法以70只ICR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连续注射顺铂7—14d,观察不同剂量和时间条件下顺铂对小鼠的体重、卵巢功能、肝肾毒性及卵巢组织抗氧化系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顺铂可引起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卵巢功能减退,出现肝肾毒性,并可引起卵巢抗氧化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3.0-4.0mg/(kg·bw)的顺铂作用7d后即可引起小鼠出现明显的卵巢功能衰退、肝肾损伤,氧化损伤是顺铂产生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该模型的生殖内分泌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与人类化疗损伤性卵巢功能早衰病变过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严大为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6-492,共7页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以卵巢功能提前衰退为主要特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建立一种理想可靠的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药物的开发以及机制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免疫、基因缺失、环境、激素合成酶缺失、药物、促性... 卵巢功能早衰是一种以卵巢功能提前衰退为主要特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建立一种理想可靠的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药物的开发以及机制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免疫、基因缺失、环境、激素合成酶缺失、药物、促性腺激素和应激等因素可成功制备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虽然各种因素造模的优缺点不同,但均可将动情周期、性激素水平、卵巢的结构功能和生育力等作为卵巢功能早衰模型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为成功建立卵巢功能早衰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中尿囊素对环磷酰胺诱导卵巢功能早衰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小兰 李方 +2 位作者 孙墨 王笑阳 冯卫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137-2144,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山药中尿囊素(allantoin,ALL)对卵巢功能早衰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 mg/kg对SD大鼠造成卵巢功能早衰模型,同时给予ALL进行干预,采用卵巢指数、病理切片中卵泡的发育与成熟以及血清... 本文旨在探讨山药中尿囊素(allantoin,ALL)对卵巢功能早衰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 mg/kg对SD大鼠造成卵巢功能早衰模型,同时给予ALL进行干预,采用卵巢指数、病理切片中卵泡的发育与成熟以及血清中激素水平评估大鼠卵巢功能,运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脱氢酶1(NQO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NC)相比,卵巢早衰模型组(POF)大鼠卵巢指数与体内雌二醇(E2)水平降低(P<0.05或P<0.01),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卵巢组织中初级,次级以及成熟卵泡减少,闭锁卵泡增加,卵巢组织匀浆中SOD、GSH-Px、Nrf2与HO-1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14 d后,与POF组相比,ALL可以升高血清中E2,降低LH与FSH水平(P<0.05或P<0.01),增加卵巢组织中的初级、次级以及成熟卵泡,升高SOD、GSH-Px、Nrf2、NQO1与HO-1水平(P<0.05或P<0.01),降低MDA水平(P<0.05),从而改善氧化应激造成的卵巢损伤。山药中尿囊素可以通过Nrf2/HO-1途径改善卵巢功能早衰大鼠的氧化应激,对大鼠的卵巢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尿囊素 环磷酰胺 卵巢功能早衰 抗氧化 Nrf2/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鳖口服液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艳秋 夏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乌鳖口服液抗卵巢功能早衰的机理。方法:采用乌鳖口服液治疗女性卵巢功能早衰30例,并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1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P... 目的:探讨乌鳖口服液抗卵巢功能早衰的机理。方法:采用乌鳖口服液治疗女性卵巢功能早衰30例,并与六味地黄丸对照组1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P<0.01;在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并且能提高血清E2、降低LH、FSH,治疗前后相比P<0.01。结论:乌鳖口服液能恢复女性卵巢功能,调节内分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中医药疗法 乌鳖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早衰40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乾坤 张玲 谢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早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其中闭经5年以下者接受的序贯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闭经5年以上者接受间断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并对月经恢复者行诱导排卵。结果:闭经5年以下的30例患者中,有10...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早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其中闭经5年以下者接受的序贯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闭经5年以上者接受间断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并对月经恢复者行诱导排卵。结果:闭经5年以下的30例患者中,有10例恢复月经(占33·33%),8例排卵,其中3例妊娠;闭经5年以上的10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使部分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恢复月经和排卵,甚至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孕激素治疗 促排卵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玉珍应用中药配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体会 被引量:11
6
作者 史云 张玉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闭经,伴见围绝经期证候群,具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特征的一种妇科疑难病。中医学对卵巢早衰的认识大多归属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年未老经水断等病证中。西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不清,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中医药疗法 @滋肾育胎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早衰的免疫学研究及中医药治疗浅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史云 张玉珍 廖慧慧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089-1091,共3页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免疫学 中医学 中医药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抗卵巢抗体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8
作者 黄邱朝 刘琦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抗卵巢抗体(AOAb)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和30例POF患者(POF组)的血清AOAb、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对卵巢抗原的白细胞促... 目的:探讨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抗卵巢抗体(AOAb)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和30例POF患者(POF组)的血清AOAb、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对卵巢抗原的白细胞促凝血活性(LPCA)。结果:对照组血清AOAb水平为1.39±0.72kU/L,POF组血清AOAb水平为6.80±1.91kU/L,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POF组CD3+、CD4+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5.42±5.31%和44.79±5.90%)明显升高,CD8+细胞百分率(25.63±4.26%)明显降低,CD4+/CD8+比值(1.66±0.27)增加(P<0.01)。CD4+/CD8+比值升高者的AOAb阳性率(85.7%,18/21),明显高于CD4+/CD8+比值正常者(3/9,P<0.01)。AOBb阳性的POF患者LPCA水平上升,且与AOAb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χ2=8.378,P<0.01)。结论:POF患者对卵巢抗原同时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自身抗体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基质干细胞移植在卵巢早衰模型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彩霞 王凤英 +2 位作者 冷少华 梁志清 李玉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基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atrix stem cells,UC-MSCs)移植后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模型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方法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和白消安(busulfan,BUS)处理,建立小鼠POF模... 目的观察人脐带基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atrix stem cells,UC-MSCs)移植后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小鼠模型中的分布与生长情况。方法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和白消安(busulfan,BUS)处理,建立小鼠POF模型;分离扩增UC-MSCs,采用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方式对其进行标记;将GFP阳性细胞移植入POF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10、20 d留取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C-MSCs在小鼠卵巢及其他组织中的定位与生长情况。结果腺病毒介导Ad-GFP转染UC-MSCs效率达95%左右。POF小鼠经尾静脉接受UC-MSCs移植后1 d,卵巢可见GFP阳性细胞,移植后10 d及20 d的卵巢GFP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而小鼠骨髓、大脑、肝脏、肾脏、胰腺等组织无明显GFP阳性细胞存在。结论人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可向POF小鼠卵巢归巢,并能在局部存活生长,提示其可能具有卵巢损伤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基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卵巢功能早衰 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段丽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POF)患者卵巢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形态、血流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39例POF患者及39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POF)患者卵巢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形态、血流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39例POF患者及39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受检者的卵巢声像图、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POF组的卵巢大小(左右径及前后径)、回声、卵泡数目、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OF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回声偏高、前后径及左右径小于正常者,卵泡数目少于正常者;卵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低于正常者,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高于正常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诊断P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春花 胡蓉 +6 位作者 贾韶彤 兰生学 田进石 王飞苗 李彩艳 杨海燕 姜银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方法,检测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94例正常排卵女性及3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AMH和AMHRⅡ基因型及等...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方法,检测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94例正常排卵女性及3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AMH和AMHRⅡ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AMH、AMHRⅡ基因型不同与其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研究对象AMH、AMHRⅡ基因型及AMH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均P<0.05),而AMHR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均P>0.05);②PCOS患者AMH基因型与BMI、LH、T水平相关(均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POF患者AMH基因型与年龄、BMI、FSH、LH、T、E2、PRL水平无关(均P>0.05);③POF患者AMHR基因型与BMI、T及E2水平相关(均P<0.05),而正常组和PCOS患者AMHRⅡ基因型分布与其年龄、BMI、FSH、LH、T、E2、PRL水平均无关(均P>0.05)。结论 AMH及AMHRⅡ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芸 彭幼玲 +1 位作者 闻安民 刘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了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以指导临床对POF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确诊的42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1年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 目的:了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以指导临床对POF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确诊的42例PO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1年前后的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42例POF患者常见病因依次是特发性11例(26.19%)、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11.90%)、卵巢手术史4例(9.52%)。规范化的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黄体生成素明显下降,雌二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血甘油三酯上升超过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35岁POF患者骨密度测定均为低骨量和骨质疏松。31例患者有生育要求,5例治疗期间自然妊娠。结论:自身免疫因素在POF的发病中占一定比例,但大部分POF为原因不明。POF患者应进行长期的激素替代治疗,在治疗期间有自然受孕可能,推荐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使用雌孕天然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激素替代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的遗传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宁宁 段玲 张朝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2-1023,1027,共3页
卵巢早衰(POF)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特发性POF是POF中的最常见类型,但这些患者通常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POF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受体缺陷、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了解POF的发... 卵巢早衰(POF)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特发性POF是POF中的最常见类型,但这些患者通常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POF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受体缺陷、酶缺陷及医源性因素等,了解POF的发病因素,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并改善其临床治疗。本文就POF的遗传学及相关因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遗传学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卵巢早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妍 姚蕾 +1 位作者 盛文丽 刘明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410-3415,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卵巢早衰(POF)预测模型——多层向前神经网络模型,以期提高POF临床诊断总符合率。方法 2011年1—3月选取武汉市白玉山街所管辖的6个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妇女341例为研究对象。2011年5月—2016年6月,每...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卵巢早衰(POF)预测模型——多层向前神经网络模型,以期提高POF临床诊断总符合率。方法 2011年1—3月选取武汉市白玉山街所管辖的6个社区内符合纳入标准的妇女341例为研究对象。2011年5月—2016年6月,每隔4个月对研究对象进行1次来院随访,随访至其40岁。随访过程中2例研究对象行子宫切除术,2例服用性激素治疗,失访21例,均予以剔除,最终共纳入316例研究对象。采用无偏随机化分配法将316例研究对象分为训练样本(177例)、检验样本(44例)和坚持样本(95例)。设置输入参数为A型行为、腮腺炎病史、妇科手术史、使用促排卵药物史、婚育史、卵泡刺激素(FSH)、FSH/黄体生成素(LH)、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窦状卵泡数(AFC)、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指数(RI);输出参数为"是否发生POF"。通过训练样本进行模型构建,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校正,坚持样本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ANN经过剔除"冗余"后,自动构建出输入单元(12个)、单隐层(6个节点)和激活函数(hyperbolic tangent)、输出单元(2个)和激活函数(softmax)的模型。训练样本的交叉熵误差值为53.236,在预测误差未减少时终止测试,训练时间为0.42 s。影响权重在前5位的输入参数分别为AMH(26.3%)、INHB(24.1%)、AFC(21.7%)、A型行为(7.2%)、妇科手术史(6.5%)。多层向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坚持样本发生POF的灵敏度分别为97.8%、91.7%和92.0%,特异度分别为92.4%、84.4%和80.0%,总符合率分别为93.8%、86.4%和83.2%。在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基础上,得到多层向前神经网络模型预测PO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结论基于ANN构建的POF预测模型——多层向前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临床诊断总符合率,不仅为临床高效诊断及优化检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而且为实现早防早治提供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功能早衰 神经网络(计算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卵巢冷冻后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彩霞 李玉艳 +2 位作者 俞炽阳 何畏 王凤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早衰小鼠自体冷冻卵巢移植后移植卵巢的存活、生长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0只雌性昆明鼠分为化疗组、放疗组、化疗+移植组、放疗+移植组、正常组、去势组,每组10只。取出小鼠单侧卵巢经液氮冷冻后,利用环磷酰胺、白消安或6... 目的研究卵巢早衰小鼠自体冷冻卵巢移植后移植卵巢的存活、生长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0只雌性昆明鼠分为化疗组、放疗组、化疗+移植组、放疗+移植组、正常组、去势组,每组10只。取出小鼠单侧卵巢经液氮冷冻后,利用环磷酰胺、白消安或60Coγ照射处理小鼠,使其卵巢功能衰竭,随后将解冻后自体卵巢植入部分小鼠肾脏包膜下。观察冻融后卵巢组织学变化,移植后卵巢、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解冻后卵巢中卵泡的数量与新鲜卵巢相似,但卵泡体积变小,卵母胞与周围颗粒细胞之间的空隙增大。化疗、放疗组卵巢呈典型的早衰样组织学改变:表现为卵巢明显萎缩,卵泡闭锁,卵母细胞及透明带退行性改变,黄体及间质纤维化、坏死等。冷冻卵巢移植后,可见不同阶段的发育卵泡,并可见间质腺和黄体,移植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有雌激素效应。血清学结果显示,移植组血清E2水平[化疗+移植组(27.47±1.98)pg/L,放疗+移植组(25.89±2.78)pg/L]明显高于未移植组[化疗组(16.88±2.06)pg/L,放疗组(15.50±1.17)pg/L,P<0.05],而与正常组[(30.93±4.05)pg/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早衰小鼠自体冷冻卵巢移植后能在异位存活、生长发育并具有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实验 冷冻 移植 自体 卵巢功能早衰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的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文军 邝健全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为明确卵巢早衰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的特点。方法:运用免疫酶组化技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卵巢早衰(POF)患者(n=30)、自然绝经后妇女(n=20)及健康育龄妇女(n=3... 目的:为明确卵巢早衰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补体的特点。方法:运用免疫酶组化技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卵巢早衰(POF)患者(n=30)、自然绝经后妇女(n=20)及健康育龄妇女(n=30)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其补体水平。结果:①健康育龄妇女、卵巢早衰者及自然绝经者在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是一致的。②POF患者及自然绝经后妇女的CD+8、CD+16T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CD+4/CD+8明显降低(P<0.05),卵巢早衰者出现的闭经、衰老与体内存在的免疫异常,不仅与细胞的相对数量有关,还与其调节功能有关,即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有关。③自然绝经者C3、C4明显高于健康育龄妇女(P<0.05),卵巢早衰者C4显著高于健康育龄妇女(P<0.05)。结论:卵巢早衰病因之一可能是自身免疫性卵巢炎。卵巢早衰者与自然绝经者体内细胞免疫、补体水平相似,卵巢早衰者的免疫调节、免疫应答均处于衰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免疫学 T淋巴细胞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的相关性
17
作者 管立学 高丽 +3 位作者 孙静华 王敬先 李海波 王瑞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特发性POF患者组PAI-1基因型频率分布,4G/4G型为29.2%,4G/5G型为55.4%,5G/5G型为15.4%;POF患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54,P>0.05);而4G等位基因频率(0.569)显著高于对照组(0.447)(x2=4.18,P<0.05),携带4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发性POF的相对风险OR=1.64,95%CI1.02~2.64。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POF的发病有关,4G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PO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miR-21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清 陈小莹 +2 位作者 李欣然 汪庆如 付霞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6-821,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2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1慢病毒表达载体(LV-miR-21),转染BMMSCs获得稳定表达miR-21的BMMSCs(miR-21-BMMSCs)。培养Wista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磷酰...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2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miR-21慢病毒表达载体(LV-miR-21),转染BMMSCs获得稳定表达miR-21的BMMSCs(miR-21-BMMSCs)。培养Wista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磷酰胺氮芥(PM)组、miR-21组、BMMSCs组、miR-21-BMMSCs组。正常组为颗粒细胞不加药,PM组加入30μmol/L的磷酰胺氮芥,miR-21组加入PM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后转染LV-miR-21,BMMSCs组、miR-21-BMMSCs颗粒细胞培养基中加入PM 24h后分别与BMMSCs、miR-21-BMMSCs以1:1比例共培养。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miR-21、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PDCD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PM组、miR-21组、BMMSCs组、miR-21-BMMSCs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4%±1.8%、33.4%±4.2%、27.0%±2.5%、28.0%±2.0%、19.6%±1.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5,P=0.00),其中miR-21-BMMSC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miR-21组、BMMSCs组,但仍高于正常组。miR-21-BMMSCs组miR-21的表达量(4.0310±0.2314)明显升高,而PTEN、PDC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BMMSCs过表达miR-21可明显减少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对靶基因PTEN、PDCD4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IR-21 化学治疗 卵巢功能早衰 细胞凋亡 磷酰胺氮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闭经的临床分析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军 陈建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 探讨闭经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8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间我院妇科内分泌治疗的 5 1例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特征归类讨论。结果  5 1例闭经患者 ,未婚 8例 ,已... 目的 探讨闭经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8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间我院妇科内分泌治疗的 5 1例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特征归类讨论。结果  5 1例闭经患者 ,未婚 8例 ,已婚 43例 ,其中 3例结婚时间短于半年 ,37例为不孕症者 ,占 72 5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2 1例(4 1 2 % ) ;卵巢早衰 (POF) 18例 (35 3% ) ;高催乳素血症(HPRL) 6例 ;垂体微腺瘤 4例 ;高雄激素血症 (HT) 2例。通过内分泌药物治疗后观察 ,PCOS患者的妊娠率为 5 8 8% ;POF患者中仅有 1例妊娠 ;HPRL 6例患者中有 5例妊娠 ;垂体微腺瘤 3例 (已婚 )中有 2例妊娠 ;高雄激素血症的 2例患者中 1例妊娠。结论 闭经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早衰 美国 治疗方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46,XY性分化异常伴发无性细胞瘤1例
20
作者 董晓蕾 连方 马凤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82-3782,共1页
患者女,25岁,因月经一直未潮,婚后未避孕未孕2.5年来诊,患者自青春期未有经潮至今,既往B超示子宫及右侧卵巢均小,血LH36.62IU/L,FSH100.47IU/L,E225.01pg/mL,诊为卵巢功能早衰(POF),间断行人工周期,
关键词 无性细胞瘤 性分化异常 染色体 伴发 卵巢功能早衰 右侧卵巢 人工周期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