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胚卵内注射rhIGF-1对其出壳后卵泡抑素基因表达及胸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庆峰 刘贺贺 +5 位作者 陈禧 张荣萍 万一 李林森 李亮 王继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内注射不同浓度的rhIGF-1对雏鸭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雏鸭胸肌质量、胸肌率随rhIGF-1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20 ng.mL-1处理组胸肌质量、胸肌率相对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120 ng.mL-1的rhIGF-1处理组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T基因在雏鸭胸肌中的表达水平也随rhIGF-1的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中以120 ng.mL-1处理组FS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IGF-1对FST的调控作用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进行,高浓度的IGF-1导致FST高表达并促进肌肉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卵内注射 rhIGF-1 肌纤维 FOLLISTA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内注射亮氨酸对慢性热应激雌性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洋洋 韩国锋 +1 位作者 李延森 李春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73-618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卵内注射亮氨酸对慢性热应激雌性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罗斯308种蛋200枚,随机分为2组(每组平均蛋重64.9 g),在胚胎期第7天进行卵内注射,对照组和亮氨酸组分别注射超纯水(0.5 mL/枚)和... 本试验旨在探讨卵内注射亮氨酸对慢性热应激雌性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罗斯308种蛋200枚,随机分为2组(每组平均蛋重64.9 g),在胚胎期第7天进行卵内注射,对照组和亮氨酸组分别注射超纯水(0.5 mL/枚)和亮氨酸水溶液(0.5 mL/枚,含9.06 mg L-亮氨酸)。在雏鸡2日龄时通过快慢羽鉴别法筛选出雌性雏鸡分笼饲养,饲养至15日龄时2组各选择体重相近的24只雌性雏鸡,分成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2组雌性雏鸡在21~39日龄连续19 d(每天10:00—16:00)进行热处理[(30±2)℃],结束后在正常温度环境下饲养1周至46日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卵内注射亮氨酸对雌性肉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卵内注射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39日龄雌性肉鸡脾脏指数(P<0.01);3)卵内注射亮氨酸极显著提高了39日龄雌性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回肠隐窝深度(P<0.01),极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0.01),且卵内注射亮氨酸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46日龄雌性肉鸡回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或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0.01);4)卵内注射亮氨酸极显著降低了46日龄雌性肉鸡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1),且极显著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5)卵内注射亮氨酸使39日龄雌性肉鸡空肠组织MDA含量降低了46.7%(P=0.134),且使空肠组织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4.9%(P=0.886)和53.2%(P=0.102)。综上所述,卵内注射亮氨酸可改善慢性热应激雌性肉鸡肠道组织形态和脾脏指数,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内注射 亮氨酸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形态 抗氧化能力 热应激 雌性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胚卵内注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元昊 庞舒琪 +5 位作者 王鹏程 姜立山 陈立思 魏紫 胡庭俊 于美玲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75-80,共6页
卵内注射已不局限于接种疫苗,许多新型的注射制剂被研究报道。新型的注射制剂因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和生长性能而备受关注。文章以不同注射物质着手,介绍近5年卵内注射外源物质,如疫苗、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益生... 卵内注射已不局限于接种疫苗,许多新型的注射制剂被研究报道。新型的注射制剂因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和生长性能而备受关注。文章以不同注射物质着手,介绍近5年卵内注射外源物质,如疫苗、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的研究与研究成果,探讨鸡胚卵内注射技术的发展前景,为卵内注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内注射 注射制剂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来源与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张晔 叶碧绿 +3 位作者 林文琴 林金菊 赵军招 黄学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271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39例)、少弱精组(144例)与手术取精组(88例)。比较精液正常...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和数量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而妊娠的271例,据精子来源与数量分为精液正常组(39例)、少弱精组(144例)与手术取精组(88例)。比较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手术取精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妊娠并发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畸形、围生儿死亡率等组间差异。结果: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双胎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早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4.5%、6.3%、4.0%)、围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正常组、少弱精组与手术取精组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相似,不同精子来源与数量不影响ICSI治疗后的妊娠和围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精子来源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的不育症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满 庄广伦 +4 位作者 邓春华 李蓉 张敏芳 王长希 邓明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评价附睾取精术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所致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对24例精液常规检查无精症的男性不育患者之妻子,进行超排卵治疗30个周期。获卵当日同时从患者阴囊行微切口附睾取精液,或经皮附睾穿刺抽... 目的:评价附睾取精术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阻塞性无精症所致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对24例精液常规检查无精症的男性不育患者之妻子,进行超排卵治疗30个周期。获卵当日同时从患者阴囊行微切口附睾取精液,或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获得活动精子,进行卵浆内注射。精子准备方法可从常规的Minipercol法简化为作者自创的“N”字游出法。结果:30个治疗周期共获卵378个,其中298个(占78.8%)为减数分裂中期Ⅱ的卵子,可行显微精子注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55.7%和94.6%;每周期平均移植的胚胎数3.6个。在所有治疗周期中共妊娠9例,其中流产1例,已分娩3例,继续妊娠5例,妊娠率为30.0%/周期(9/30)。结论:精路阻塞的无精症不育患者,只要获得活动精子,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注射,仍然有机会获得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液症 体外受精 男性不育 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助孕结局的影响
6
作者 林典梁 全松 +2 位作者 康跃凡 余爱丽 林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讨卵丘颗粒细胞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119例女性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颗粒... 目的探讨卵丘颗粒细胞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对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6月,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119例女性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采用细胞免疫化学,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颗粒细胞GOLPH3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OLPH3基因表达。比较分析ICSI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病例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差异,并分析它们与ICSI实验室结局各项指标:穿卵泡数、获卵数、获卵率;受精数、受精率;卵裂数、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数及囊胚冷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对119份卵丘颗粒细胞涂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GOLPH3的表达,结果发现GOLPH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与表达强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丘颗粒细胞GOLPH3表达率与ICSI实验室结局指标:穿卵泡数,Ⅲ级OCCs数,ICSI卵子数,受精数,卵裂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平均囊胚数,优质囊胚数,平均冷冻胚胎数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1)。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颗粒细胞GOLPH3蛋白与基因表达组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OLPH3在卵丘颗粒细胞的表达,可能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卵子的发育能力,进而与ICSI助孕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丘颗粒细胞 GOLP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治疗结果分析
7
作者 童先宏 刘雨生 +4 位作者 骆丽华 朱明 周桂香 付应云 季静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技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3月在我中心接受ICSI技术治疗的 2 9例 (31个周期 )重度少、弱、畸精症及 8例 (9个周期 )阻塞性无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 ,ICSI常规操作 ,分析体外排精组和附睾取精组ICSI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4 0个周期共获卵 372枚 ,平均获卵9 3± 5 36枚 ,其中可注射的MⅡ成熟卵 32 6个 (87 6 % ) ,注射后存活卵 30 6枚 (93% )。受精率 78 6 % (2 4 1/ 30 6 ) ,胚胎形成率 89% (2 15 / 2 4 1) ,优质胚胎形成率 39% (84 / 2 15 ) ,平均移植胚胎数 2 73± 0 85 ,周期生化妊娠率 35 % ,临床妊娠率 2 7 5 %。 1例 3胎、3例双胎 ,多胎率 36 % ,目前已全部出生 ,共诞生了 16名健康婴儿。结论 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少、弱、畸精症及阻塞性无精症性不育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阻塞性无精症 重度少、弱、 畸精症 附睾/睾丸精子抽吸术 不育 男(雄)性/治疗 受精 少精液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畸形精子症体外受精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琼 童先宏 +6 位作者 刘雨生 金仁桃 骆丽华 周桂香 栾红兵 宋影 郭通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b级精子≥5...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b级精子≥50%)。如患者获未成熟卵母细胞数≥15,选择其1/3卵母细胞行常规IVF方式受精,余2/3卵母细胞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方式受精。比较同一患者同一周期不同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结果:两种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中共有4例临床妊娠。结论:(1)为防止超排卵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而由常规IVF改为IVM时,若男方精液质量和形态均正常,可以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2)重度畸形精子症者若精液质量正常,亦可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体外成熟母细胞 畸形精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睾精子冷冻保存对单精子胞浆内注射临床结局的影响
9
作者 严正杰 杨晓玉 +6 位作者 蔡令波 冯婷 马龙 陈娟 王伟 冒韵东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4例采用冷冻附睾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方法:54例冷冻保存的附睾精子解冻复苏,采用ICSI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将282例采用新鲜附睾精子的ICSI结局为对照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54例采用冷冻附睾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方法:54例冷冻保存的附睾精子解冻复苏,采用ICSI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将282例采用新鲜附睾精子的ICSI结局为对照组。结果: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冻精组与新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72.4%vs74%,98.1%vs96.3%,51.7%vs46.8%,42.6%vs39.0%,P>0.05),两组均未出现新生儿畸形。冷冻附睾精子复苏率为65.9%。结论:冷冻附睾精子对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 冷冻 胚胎发育 单精子包浆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内免疫接种不同重组新城疫病毒Clone30变异株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10
作者 Ramp K 吴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104,共1页
虽然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株可以应用于1日龄雏鸡,但是在孵化前3 d卵内注射该活疫苗株后,可对鸡胚有致病性。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在疫苗株Clone30内引入特定突变的融合(F)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作者获得了重组NDV(rNDV),... 虽然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株可以应用于1日龄雏鸡,但是在孵化前3 d卵内注射该活疫苗株后,可对鸡胚有致病性。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在疫苗株Clone30内引入特定突变的融合(F)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作者获得了重组NDV(rNDV),Mast等(2006)的研究建议采用该方法减弱目的疫苗变异株的毒力,进而获得rNDV49。另一个重组株(rNDVGu)是通过改变rNDV和NDV疫苗株Clone30之间的差异序列而生成的。与NDVClone30相比,rNDV、rNDV49和rNDVGu重组病毒已经降低了毒力,且脑内接种致病指数降低,平均死亡时间升高。卵内注射后,所有感染组的孵化率差异很大。但是经过21 d的观察期,NDV Clone30组只有一只鸡存活;然而,接种重组NDV组的孵化鸡的存活率为40%~80%,且rNDVGu是最高致病性的病毒。另外,孵化后21 d内,重组病毒可诱导产生抵抗NDV强毒感染的保护力。重组病毒诱发不同抗体反应结果显示,免疫原性与毒力相关。总之,研究结果表明,点突变可以降低NDV的毒力,然而通过卵内注射后对鸡致病力的研究显示,rNDV的F和HN蛋白的特定氨基酸的改变并没有引起其毒力进一步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卵内注射 融合蛋白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液氮冷冻小鼠精子的研究
11
作者 巢时斌 李建春 +1 位作者 罗世明 高国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目前实验室通常用液氮加冷冻保护剂法保存小鼠精子,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和胚胎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残基位点上三甲基化(H3K4-TriM)的比较,探讨-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小鼠精子的... 目前实验室通常用液氮加冷冻保护剂法保存小鼠精子,这种方法操作复杂而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受精能力、胚胎发育潜能和胚胎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残基位点上三甲基化(H3K4-TriM)的比较,探讨-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小鼠精子的效果。结果表明,-20℃不加冷冻保护剂冷冻的精子能通过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重建受精能力,保持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不改变其早期胚胎H3K4-TriM的组蛋白修饰模式。可见,-20℃保存小鼠精子的方法简单、有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冷冻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表观遗传学 组蛋白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