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处理牛卵丘/颗粒细胞作为核供体对克隆胚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雅馨 李向臣 +2 位作者 张勇 关伟军 马月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5-651,共7页
本研究利用TSA(Trichostatin A)、ROS(Roscovitine)、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方法处理牛卵丘/颗粒细胞,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乙酰化水平、周期分布及其对重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核移植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处理牛卵丘/颗粒细... 本研究利用TSA(Trichostatin A)、ROS(Roscovitine)、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方法处理牛卵丘/颗粒细胞,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乙酰化水平、周期分布及其对重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核移植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处理牛卵丘/颗粒细胞,首先对处理的细胞形态及活率进行观察,并利用流式分选技术检测处理细胞的周期分布,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经上述不同处理前后细胞乙酰化水平变化,最后以上述处理细胞作为核供体构建重组胚,比较重组胚发育水平的不同。试验结果显示,经上述处理的卵丘/颗粒细胞形态良好,活率均保持在94%以上;TSA处理卵丘/颗粒细胞后,其乙酰化水平较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明显增加(P<0.05),经ROS处理的卵丘/颗粒细胞乙酰化表达水平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低于TSA处理组(P<0.05),但经血清饥饿处理的卵丘/颗粒细胞乙酰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利用TSA处理卵丘/颗粒细胞24 h后,细胞被明显抑制在G0/G1期,且较其他处理组的抑制现象更加明显(P<0.05);并且,经TSA处理后的卵丘/颗粒细胞充当供体细胞,其卵裂率和囊胚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85.2±3.4)%vs(68.6±6.7)%;(30.2±5.7)%vs(10.4±8.3)%)。经TSA处理的牛卵丘/颗粒细胞,与其他处理组相比,乙酰化水平较高,细胞形态良好,细胞周期被明显抑制在G0/G1期,且获得了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作为供体细胞的处理方式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丘/颗粒细胞 乙酰化 克隆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周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端明 施巧婷 +1 位作者 王子荣 陈静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作者探讨了体外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在不同生长状态、不同传代次数的细胞周期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第3代和第13代细胞生长至50%~60%汇合、70%~80%汇合和完全汇合时处于G0/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76.6%±1.7%、83.4%... 作者探讨了体外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在不同生长状态、不同传代次数的细胞周期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第3代和第13代细胞生长至50%~60%汇合、70%~80%汇合和完全汇合时处于G0/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76.6%±1.7%、83.4%±1.65%、84.53%±2.27%和66.8%±1.84%、72.8%±2.09%、76%士3.41%.低代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代细胞(P<0.05),高汇合度的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汇合度的细胞(P<0.05).这表明核移植时选用低代高汇合度的培养细胞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丘/颗粒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