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Petri网在即时检验流程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磊 王弼陡 +3 位作者 罗刚银 聂兰顺 战德臣 田浩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20-3523,共4页
针对即时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Petri网的并发系统建模分析方法,为即时检验流程设计建立较为准确的信息化模型。通过将活动持续时间概念引入Petri网模型中,提出了适用于即时检验系统建模的时间Petri网建模方法... 针对即时检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Petri网的并发系统建模分析方法,为即时检验流程设计建立较为准确的信息化模型。通过将活动持续时间概念引入Petri网模型中,提出了适用于即时检验系统建模的时间Petri网建模方法,并设计了嵌入Petri网模型中的调度仿真器协助分析、优化即时检验控制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间Petri网建模方法在可达节点和运行时间等方面能够满足并行多类别即时检验调度与控制系统的流程建模实际需要,为流程仿真和分析提供有力工具,从而辅助系统设计者对即时检验系统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PETRI网 即时检验 建模方法 调度仿真器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即时检验态度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亚芳 王慧丽 +6 位作者 金光辉 邵爽 赵亚利 刘小平 杜娟 路孝琴 郭爱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37-384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即时检验(POCTs)的态度。方法于2016年1月,系统检索Pub Med(1978—2016年)、EMbase(1978—2016年)、中国知网(1980—2016年)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80—2016年)中与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POCTs态度有关... 目的系统评价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即时检验(POCTs)的态度。方法于2016年1月,系统检索Pub Med(1978—2016年)、EMbase(1978—2016年)、中国知网(1980—2016年)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80—2016年)中与全科医生对社区应用POCTs态度有关的文献,同时根据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采用EPPI-Reviewer 3.0软件,通过主题合成的方法进行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合格文献6篇,均为定性研究,共有受访者204例,均为全科医生。生成分析性主题3项,均包括全科医生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方面:(1)POCTs对医患共同决策、诊断及治疗的影响,积极态度包括可帮助明确诊断结果、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消极态度包括准确性存在质疑、对个别诊疗帮助不大、过于依赖检查结果;(2)POCTs对诊疗其他方面的影响,积极态度包括可减少针对同一健康问题的就诊次数和电话咨询次数、防止信息遗漏、优化慢性病管理、增强全科医生工作满意度,消极态度包括医疗检查费用上涨、仪器维护和检查项目增加带来的成本增加、使用面窄、质量控制不完善;(3)POCTs对医患关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积极态度包括促进医患沟通、树立患者信心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优化医患共同决策模式、增加患者满意度,消极态度包括增加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可能增加患者的检查抵触情绪。结论即时检验在社区中的应用正逐年普及,有助于医患共同决策,促进医患沟通;但应进一步提供各类相关即时检验准确性的证据,评价即时检验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验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态度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生物标记物与即时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新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哪个器官系统病症比心血管疾病在救治时效性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内得到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为1%,6 h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未能得到及... 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哪个器官系统病症比心血管疾病在救治时效性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内得到再灌注治疗,死亡率为1%,6 h内得到治疗,死亡率约为10%~12%;急性主动脉夹层如未能得到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早期死亡率约为每小时1%,半数左右将死于发病后48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急症 生物学标记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CT(即时检验)在运动生化检验中的实施
4
作者 李松波 高艳华 +1 位作者 常平 张爱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简要介绍了POCT的概念、特点、技术,及在运动生化检验中的实施。
关键词 运动生化学 即时检验 运动生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即时检验在重症创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曲音音 韩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1,共4页
重症创伤患者往往伤情复杂,病情较重,可能引起大出血,大量输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床旁即时检验包括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检验,可以迅速地监测凝血功能动态变化,从而指导精确输注各种血制品,纠正凝血障碍,减少盲目大量输... 重症创伤患者往往伤情复杂,病情较重,可能引起大出血,大量输血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床旁即时检验包括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检验,可以迅速地监测凝血功能动态变化,从而指导精确输注各种血制品,纠正凝血障碍,减少盲目大量输血和相关并发症。本文对床旁即时检验在重症创伤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及与传统凝血功能监测相比在早期诊断和减少死亡率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即时检验 血栓弹力图 重症创伤 凝血功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纸喷雾离子化-小型便携式质谱法即时检验血液中免疫抑制剂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以清 郭项雨 +2 位作者 张文鹏 欧阳证 马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2-769,I0002,共9页
以铝基硅胶薄层板作为纸喷雾离子源基底材料,结合小型便携式质谱建立了血液样品中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依维莫司、环孢素A和霉酚酸等5种免疫抑制剂的即时检验方法。将铝基硅胶薄层板剪成三角形,滴加10μL血液样品,以20μL甲醇作为洗脱/... 以铝基硅胶薄层板作为纸喷雾离子源基底材料,结合小型便携式质谱建立了血液样品中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依维莫司、环孢素A和霉酚酸等5种免疫抑制剂的即时检验方法。将铝基硅胶薄层板剪成三角形,滴加10μL血液样品,以20μL甲醇作为洗脱/喷雾溶剂,薄层板尖端距离小型便携式质谱进样口1.0 cm,施加喷雾电压,样品在薄层板上洗脱后形成电喷雾,进入小型便携式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免疫抑制剂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39~0.996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5、1~10 m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1.0%~11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4%,检测周期小于1 min。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高效,适用于血液中免疫抑制剂的即时床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板 纸喷雾离子化 小型便携式质谱 免疫抑制剂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即时检验(POCT)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芳 牛亚倩 +4 位作者 常钰玲 宋艳梅 陈彻 楚惠媛 李鹏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可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许多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及鉴定对药物的合理使用、疾病诊疗以及减少患者和社会经济压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世界范围内可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许多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及鉴定对药物的合理使用、疾病诊疗以及减少患者和社会经济压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临床实验室检测相比,分子即时检验(POCT)更有助于快速鉴定病原体,提高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率,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以及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本文主要阐述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现状、POCT的临床应用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新兴的FilmArray呼吸道分子即时检测在病原体鉴定中的优势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POCT FilmArray检测 分子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烧变岩帷幕预注浆工程的即时检验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柴建禄 姬中奎 +4 位作者 杨帆 张池 任智智 杨志斌 罗安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了研究张家峁煤矿4^(-2)煤烧变岩帷幕预注浆工程的效果即时检验方法,评价了钻孔注浆结束标准,分析了帷幕注浆对帷幕带和火烧区的影响,根据烧变岩裂隙发育特征和帷幕工程特点,提出了从"一带两区"的帷幕带烧变岩受注介质变化... 为了研究张家峁煤矿4^(-2)煤烧变岩帷幕预注浆工程的效果即时检验方法,评价了钻孔注浆结束标准,分析了帷幕注浆对帷幕带和火烧区的影响,根据烧变岩裂隙发育特征和帷幕工程特点,提出了从"一带两区"的帷幕带烧变岩受注介质变化和帷幕内外水文地质单元差异两个方面进行检验,烧变岩受注介质变化可通过钻探揭露和注浆反馈进行分析,帷幕内外水文地质单元差异可通过帷幕内外钻孔水位和泉流变化进行对比。工程实践证明,以上即时检验方法思路正确,结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帷幕注浆 预注浆 即时检验 一带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色试纸的人工食品色素可视化即时检验
9
作者 王海丽 李凤 +1 位作者 刘淑雯 王双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7-84,100,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试纸的比色方法用于人工食品色素(Artificial food colorants, AFCs)可视化即时检验。通过脲基硅烷偶联剂在玻纤滤纸表面的缩聚一步制得试纸,萃取AFCs后即得颜色梯度与AFCs浓度梯度对应的比色卡,据此实现AFCs半定量比色分... 提出一种基于试纸的比色方法用于人工食品色素(Artificial food colorants, AFCs)可视化即时检验。通过脲基硅烷偶联剂在玻纤滤纸表面的缩聚一步制得试纸,萃取AFCs后即得颜色梯度与AFCs浓度梯度对应的比色卡,据此实现AFCs半定量比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试纸具有极佳的可着色性,AFCs着色浓度低至10-6M,且整个比色测定过程在0.5 min内完成。最终该试纸被成功地用于实际饮料样品中AFCs的可视化检测,测定结果与仪器分析技术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食品色素 食品安全 比色分析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LAMP-PfAgo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祁钊 余相宇 +1 位作者 陈魏圆 宋祥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共10页
【目的】利用PfAgo蛋白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新的PCV3检测方法LAMP-PfAgo法,用于PCV3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PCR扩增PCV3 Rep基因,构建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对其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 【目的】利用PfAgo蛋白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新的PCV3检测方法LAMP-PfAgo法,用于PCV3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PCR扩增PCV3 Rep基因,构建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对其进行PCR和测序鉴定。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PCV3-T1~PCV3-T4等4组引物(每组包括1对内引物和1对外引物),以pMD19-T-PCV3-Rep为模板进行LAMP,筛选最佳引物组,并对LAMP反应的Mg ^(2+)浓度、内外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根据PCV3 Re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PCV3-gs1~PCV3-gs5等5组gDNAs和一条特异性探针,进行LAMP-PfAgo反应,筛选最佳的gDNAs,并对LAMP-PfAgo反应体系中PfAgo蛋白浓度、gDNAs浓度、Mn 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对该LAMP-PfAgo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并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疑似感染PCV3的4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重组阳性质粒pMD19-T-PCV3-Rep PCR和测序均获得了891 bp的序列,表明重组阳性质粒构建成功。LAMP最佳引物为PCV3-T1,最佳Mg ^(2+)终浓度为6 mmol/L,最佳内外引物终浓度分别为1.6和1.2μmol/L,最适的反应温度65℃,最佳反应时间60 min。使用优化后的LAMP反应条件对PCV3 Rep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并将其用于后续试验。LAMP-PfAgo反应最佳的gDNAs为PCV3-gs1;优化后的PfAgo蛋白终浓度为40 U/μL,gDNAs终浓度为1.50μmol/L,Mn 2+终浓度为1.50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LAMP-PfAgo法的灵敏度为10拷贝/μL,且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及猪伪狂犬病毒等常见猪源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LAMP-PfAgo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基于PfAgo蛋白结合LAMP技术建立了对PCV3的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PfAgo 环介导等温扩增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传感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睿宁 陈太菊 +2 位作者 刘宏杰 张洪 罗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7-882,共6页
可穿戴传感技术因其无创、便携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对检验医学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可穿戴传感技术从传统刚性结构到柔性贴片的发展,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实用性等性能获得极大提升。本文就可穿戴... 可穿戴传感技术因其无创、便携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对检验医学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可穿戴传感技术从传统刚性结构到柔性贴片的发展,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实用性等性能获得极大提升。本文就可穿戴传感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进行综述,分析其在葡萄糖、电解质等小分子监测中的优势与不足,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检验医学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监测 葡萄糖 小分子 即时检验 微针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用下血小板不同活化途径的反应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健 曹剑 +4 位作者 王成彬 王华忠 贾冠洲 莫亚明 丛玉隆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环氧酶(COX)-1途径和P2Y12受体活化的特点及两途径之间的交互关系。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连续7 d。并在服药和...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环氧酶(COX)-1途径和P2Y12受体活化的特点及两途径之间的交互关系。方法 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连续7 d。并在服药和停药后第1、3、5、7天分别应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血小板的抑制情况。结果服药后,氯吡格雷组的胶原-肾上腺素激活的闭孔时间(CEPI-CT)和胶原-腺苷二磷酸闭孔时间(CADP-CT)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2,P<0.01,F=25.3,P<0.05),阿司匹林组CEPI-CT迅速增至检测上限30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1),而CADP-C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2,P=0.13)。服药后阿司匹林组血小板COX-1途径抑制率增高至91.7%±0.9%(F=35.1,P<0.01),氯吡格雷组P2Y12受体抑制率由47.8%±3.1%增高至81.3%±3.8%(F=24.8,P<0.01),COX-1未受到有效抑制(F=1.85,P=0.11)。服药后两组CD62p表达降低50%(氯吡格雷组:F=28.7,P<0.01;阿司匹林组:F=20.7,P=0.02)。结论花生四烯酸诱导的COX-1途径活化与P2Y12受体活化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床旁即时检验有助于快速了解血小板功能状态,为监测有效的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早期诊断的非洲猪瘟sIgA抗体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青云 易玮婕 +9 位作者 李嘉豪 白昀 谢星 袁厅 张越 冯余凡 赵东明 步志高 刘斐 冯志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11-4319,共9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猪传染病,其极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给养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ASF疫苗,因此早期监测是防控ASF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建立敏感、快速的AS...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猪传染病,其极高的传染性和发病率给养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ASF疫苗,因此早期监测是防控ASF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建立敏感、快速的ASF现场即时检验方法,对维护生猪产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氨基和羧基的偶联反应制备量子点微球(quantum dot microsphere,QDM)偶联ASFV重组抗原蛋白p30的检测探针和QDM-兔抗鸡IgY质控探针;接着在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固定鼠抗猪IgA-Sc片段抗体和鸡IgY蛋白制备侧向流免疫试纸条;待检动物口腔液中的ASF sIgA抗体经QDM-p30捕获可被固定至T线。将ASFV阳性口腔液以2倍梯度稀释,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通过检测其他几种常见猪病病毒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检测ASFV阴性和阳性动物的口腔液临床样本评价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能。该方法特异性好,与PRV、CSFV、PRRV不存在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出稀释度可达1∶64;耗时短,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操作便捷,无需侵入式采样;检出时间早,人工感染最早可于感染后第6天检出。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口腔液中ASF sIgA抗体的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量子点免疫试纸条,为ASF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sIgA抗体 量子点免疫试纸条 现场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泽宇 范瑶 +4 位作者 徐钦 陈雨舟 孙佳嵩 陈钱 左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2-397,共36页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将光学编码和计算解码相结合,通过光学操作和图像算法重建来恢复微观物体的多维信息,为显微成像技术突破传统成像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以及高性能数据处理设备的优...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将光学编码和计算解码相结合,通过光学操作和图像算法重建来恢复微观物体的多维信息,为显微成像技术突破传统成像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项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现代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以及高性能数据处理设备的优化,同时也被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所赋能。智能手机平台作为高度集成化的电子设备,具有先进的图像传感器和高性能的处理器,可以采集光学系统的图像并运行图像处理算法,为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实现创造了全新的方式。进一步地,作为可移动通信终端,智能手机平台开放的操作系统和多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赋予了显微镜灵活智能化操控能力与丰富的显示和处理分析功能,可用于实现各种复杂环境下多样化的生物学检测应用。文中从四个方面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首先综述了智能手机平台作为光学成像器件的新型显微成像光路设计,接下来介绍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先进传感器的计算光学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然后介绍了智能手机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互联能力在计算显微成像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这项技术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平台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 无线传输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与临床转化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万存 徐新秀 +7 位作者 刘康博 张飞 于志丹 李利锋 张耀东 秦红 王焕民 张现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自2019年首次报道因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COVID-19迅速在全球蔓延,给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近,多篇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成簇规律间隔... 自2019年首次报道因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COVID-19迅速在全球蔓延,给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近,多篇文章报道了一种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技术的检测方法,可对SARS-CoV-2进行快速、灵敏、特异性及可视化的现场检测。国内外已将基于CRISPR技术的检测方法进行临床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反馈。因此,基于CRISPR技术的SARS-CoV-2检测方法有望克服临床上现有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的缺点,成为新一代SARS-CoV-2核酸检测的金标准。本文通过介绍基于CRISPR技术的SARS-CoV-2核酸检测方法研究与进展,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其临床转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核酸检测 CRISPR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纸基微流控的核酸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毅 孙金元 +4 位作者 陈嘉瑞 杨滨瑞 丁柯 罗阳 张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9-896,共8页
核酸分子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对疾病诊断具有关键价值。传统核酸检测技术受限于耗时长、需大型仪器设备等局限,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突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纸基微流控具有便携、自驱动等优势,在整合等温扩增技术后,为核酸分子快速... 核酸分子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对疾病诊断具有关键价值。传统核酸检测技术受限于耗时长、需大型仪器设备等局限,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突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纸基微流控具有便携、自驱动等优势,在整合等温扩增技术后,为核酸分子快速、准确的检测提供可能。本文从纸基微流控的设计出发,综述纸基微流控在核酸分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影响其检测灵敏度、稳定性等的干扰因素,为推动纸基微流控向临床转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核酸检测 等温扩增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张吉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9期78-81,共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的检测尤为重要。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集生物识别与显色标记于一体的即时检验技术,因其快速、简便等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污染物的检测尤为重要。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集生物识别与显色标记于一体的即时检验技术,因其快速、简便等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文章阐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其在农产品主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提高其检测准确性的方法,旨在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