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大口黑鲈幼鱼生理生化和肝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锦绣 王炬光 +6 位作者 李伟 白婵 祁雪 李豪华 邱亮 熊光权 廖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其合理科学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口黑鲈幼鱼置于塑料盒中进行模拟运输实验,分别于运输前(0 h)和运输后的4、8、12... 【目的】研究不同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其合理科学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口黑鲈幼鱼置于塑料盒中进行模拟运输实验,分别于运输前(0 h)和运输后的4、8、12、20 h取样,对存活率、水质、血清和肝脏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与运输前相比,运输过程中水体总氨氮浓度和pH显著升高,即时存活率显著降低。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大口黑鲈幼鱼即时存活率、水体总氨氮含量、应激及抗氧化指标均具有显著交互作用。1∶2、1∶4、1∶5密度组皮质醇含量在4 h达到最高,1∶3密度组在8 h达到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运输前相比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各密度组肝脏和肠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α=0.05)。【结论】运输时长小于4 h时,可适当采用较高的鱼水比(1∶2)运输,运输时长大于10 h时,宜采用较低的鱼水比(1∶5)进行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幼鱼 运输密度 应激指标 即时存活率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