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
1
作者 刘睿 韩书君 许晓东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插即用节点扩展的流程机制、信令协议设计等,并针对高速移动场景验证了所提即插即用接入机制在6G立体覆盖网络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立体覆盖扩展 即插即用 接入 泛在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免调参即插即用单光子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爽 田烨 付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00-3612,共13页
量子图像传感器(Quanta Image Sensor,QIS)具有超高的单光子灵敏度与空间分辨率,因此其有望成为替代CMOS的下一代图像传感器.然而,从QIS获取的原始数据是二进制的图像帧,因此需要采用图像重建算法从二进制观测值中恢复原始场景.现有的... 量子图像传感器(Quanta Image Sensor,QIS)具有超高的单光子灵敏度与空间分辨率,因此其有望成为替代CMOS的下一代图像传感器.然而,从QIS获取的原始数据是二进制的图像帧,因此需要采用图像重建算法从二进制观测值中恢复原始场景.现有的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QIS图像重建和基于深度学习的QIS图像重建,其中基于模型的QIS图像重建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迭代,且对内部参数选择高度敏感.而基于深度学习的QIS图像重建则往往需要对每个具有细微不同的任务设计和训练单独的网络模型,灵活性欠缺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用性.为了解决上述QIS图像重建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免调参即插即用单光子图像重建方法.该方法能够自适应地对不同输入图像、不同过采样倍率和重建所处的不同迭代轮次动态选取合适的参数,实现更好的重建效果.具体地,本文将即插即用框架下的QIS图像重建任务中需要手动调整的参数建模为序列决策问题,引入结合无模型强化学习和基于模型强化学习思想的算法学习一个最佳策略,以实现对于不同输入图像在每次优化迭代时的最优超参选择.在合成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在过采样倍率为4、6、8三种情况下,在峰值信噪比上相较现有先进方法提高约0.44~0.60 dB,在重建的视觉效果上也能够保留更多的纹理细节.真实极暗光QIS图像数据已在https://github.com/ying-fu/Real-SPAD-Dataset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图像传感器 单光子成像 即插即用 强化学习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即插即用协议的分布式储能信息交互机制
3
作者 闵佳宝 宋宇航 +1 位作者 姜欣 金阳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6,共9页
为应对分布式储能终端给电网的管理和运维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即插即用协议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终端信息交互机制。首先基于电力物联网标准的建模方法,定义BESS属性、服务和事件3个维度... 为应对分布式储能终端给电网的管理和运维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即插即用协议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终端信息交互机制。首先基于电力物联网标准的建模方法,定义BESS属性、服务和事件3个维度的模型模式规范,构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侧BESS的物联终端模型,消除了传统系统中云主站与终端模型间的异构问题。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即插即用协议的BESS终端与云主站间的注册/识别机制:以BESS终端自描述配置为基础,通过获取云主站的证书或认证来完成身份验证,保证数据的安全,从而实现快速识别与连接。最后以模型和协议映射为核心构建云边端式BESS信息交互机制,并以某配电网馈线中的储能系统为例,通过一致性测试验证BESS终端与云主站各项业务功能信息交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即插即用 信息交互 物联终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微电网即插即用理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佳欢 谢清华 黄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即插即用理论是微电网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即插即用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设计单个微源并网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而很少研究多个微网元件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微电网的优缺点以及即插即用在微网中运用的理论基础,构建并阐述... 即插即用理论是微电网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即插即用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设计单个微源并网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而很少研究多个微网元件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微电网的优缺点以及即插即用在微网中运用的理论基础,构建并阐述了以电网Agent、微电网Agent和元件Agent组成的微电网3层控制体系,设计了基于MAS系统和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即插即用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微电网元件协调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插即用理论 微电网 Multi—Agent系统 即插即用 模型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途小型即插即用储能装置应用
5
作者 吴登 王晓亮 +1 位作者 刘彩云 刘瀚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2期32-33,共2页
1储能装置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用能需求不断快速发展,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以下典型能源供给问题:①少量偏远用户短期低电压问题(非变压器出口低电压);②用户应急供电问题;③偏远耕地灌溉设备独立用电问题。由于农村特殊的用能现状和... 1储能装置应用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用能需求不断快速发展,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以下典型能源供给问题:①少量偏远用户短期低电压问题(非变压器出口低电压);②用户应急供电问题;③偏远耕地灌溉设备独立用电问题。由于农村特殊的用能现状和环境条件,少量偏远地区用户低电压问题成因并非配电变压器出口电压低,而是由于早期设计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积不足、三相不平衡等造成,并且呈现出跟随用电负荷增加的明显短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三相不平衡 供电半径 导线截面积 储能装置 即插即用 应急供电 变压器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1451.2即插即用网络化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卞亦文 吴仲城 +2 位作者 申飞 汪小龙 戈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介绍 IEEE14 5 1.2的基础上 ,结合 STIM的构造思想 ,提出了一种即插即用网络化传感器的设计 ,详细介绍了其设计思想、硬件结构、软件设计 ,给出了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相应的网络接口设计 。
关键词 即插即用 网络化传感器 IEEE1451.2 机器人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即插即用的智能变电站信息自动校核技术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俊红 邓兆云 +1 位作者 李泽科 李焕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工程配置复杂、主子站之间的人工信息校核工作量大的问题,在即插即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将即插即用技术从变电站内IED设备延伸到变电站站控层以及主子站之间,实现智能电网的即插即...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工程配置复杂、主子站之间的人工信息校核工作量大的问题,在即插即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将即插即用技术从变电站内IED设备延伸到变电站站控层以及主子站之间,实现智能电网的即插即用。主子站之间的交互,通过SCD(含SSD)模型的共享技术,实现一二次设备映射。采用变电站功能服务化的方案,实现信息点表自动校核技术,提升了智能变电站和调度主站之间的深度互动。通过现场应用验证,所采用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变电站的人工工作复杂度,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核 即插即用 SSD建模 智能变电站 模型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插即用”智能变送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8
作者 叶湘滨 李文 +1 位作者 杨雪 钟水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30,共3页
网络化智能化传感器的兴起使得测控网络的搭建效率提高,其关键是要解决传感器与现存各种总线网络之间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问题。在各种解决方案中,IEEE1451.2标准利用TII通用接口技术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同时引入电子数据表格(TEDS)使得... 网络化智能化传感器的兴起使得测控网络的搭建效率提高,其关键是要解决传感器与现存各种总线网络之间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问题。在各种解决方案中,IEEE1451.2标准利用TII通用接口技术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同时引入电子数据表格(TEDS)使得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智能。文中对IEEE1451.2标准进行简要描述后,介绍了利用MSP430单片机实现智能变送器的硬件方案,并对TEDS的实现方式进行分析,最终利用LabVIEW编写了TEDS配置界面,实现了对智能变送器的参数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1451.2 智能变送器 电子数据表格 即插即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台区智能终端的即插即用和拓扑识别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钟加勇 熊小伏 +3 位作者 何迎春 单荣荣 姜洪浪 李双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配电物联网背景下,海量台区智能终端与端设备采用人工接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且存在边-端拓扑维护与信息交互困难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台区智能终端的即插即用与拓扑识别方法。首先,依据配电物联网"云-管-边-端"分层体... 配电物联网背景下,海量台区智能终端与端设备采用人工接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且存在边-端拓扑维护与信息交互困难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台区智能终端的即插即用与拓扑识别方法。首先,依据配电物联网"云-管-边-端"分层体系构建了台区智能终端与智能电表等端设备架构场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即插即用机制。其次,提出了台区智能终端与端设备的拓扑自动识别方法。最后,通过搭建实验系统,从终端接入验证、终端软件升级以及终端故障下线退出3个部分对所提即插即用与拓扑识别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故障容错能力,能够实现海量台区智能终端与端设备的即插即用与拓扑关联自动运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台区智能终端 端设备 即插即用 拓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分布式源即插即用特性需求的微网公共信息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毅 施琳 +3 位作者 涂光瑜 毛承雄 张步涵 阮新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0,共4页
为满足分布式源(DR)接入微网后"即插即用"的需求,根据公共信息模型(CIM)扩展导则和微网的特点,进行了微网CIM类扩展,建立了微网CIM模型;针对已经建立的微网CIM,研究了在固定微网网架结构下新增DR引起的已有微网CIM变化。结合... 为满足分布式源(DR)接入微网后"即插即用"的需求,根据公共信息模型(CIM)扩展导则和微网的特点,进行了微网CIM类扩展,建立了微网CIM模型;针对已经建立的微网CIM,研究了在固定微网网架结构下新增DR引起的已有微网CIM变化。结合以往对电力系统CIM应用技术的研究,初步提出了即插即用DR时引起已有微网CIM变化的自动化实现方法。文中针对微网CIM的研究结果能够适应固定网架结构的微网中DR的即插即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公共信息模型 类扩展 分布式源 即插即用 自动化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3803处理器的即插即用星载计算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詹盼盼 郭廷源 +1 位作者 高建军 孙勇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6期92-96,共5页
针对我国星载计算机不能通用和"即插即用"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模块化的星载计算机硬件设计方法,以某卫星原理样机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BM3803处理器的即插即用星载计算机系统,重点研究了通用驱动软件的实现,通过软硬件结合,实... 针对我国星载计算机不能通用和"即插即用"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模块化的星载计算机硬件设计方法,以某卫星原理样机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BM3803处理器的即插即用星载计算机系统,重点研究了通用驱动软件的实现,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了设备模块的功能自动识别和"即插即用"功能。文章将该方案与现有星载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处理性能更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能够进行模块级替换和产品化生产,并满足新一代星载计算机系统快速组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3803处理器 星载计算机 PCI驱动 即插即用 通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径组网模式的即插即用智能抄表机制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卓浩泽 龙东 +3 位作者 李刚 李伟坚 陆超云 龙伟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4,共4页
针对传统电能表和抄表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时间长、效率低的弊端,在研制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多路径组网模式抄表机制,完成电能表、集中器和主站系统的自动注册及自动抄表等功能,实现了电能表的即插即用。工程应用表... 针对传统电能表和抄表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时间长、效率低的弊端,在研制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多路径组网模式抄表机制,完成电能表、集中器和主站系统的自动注册及自动抄表等功能,实现了电能表的即插即用。工程应用表明,研究成果在提高装、抄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提升电能计量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 多路径组网 即插即用 抄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即插即用的网络化制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大鹏 李培玉 潘晓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0-134,146,共6页
针对当前基于服务器/客户机制造系统网络技术中存在的协同性差、缺少动态配置支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一代网络中间件通用即插即用的智能化制造网络系统实现方法。在分析现代制造网络系统的构造特点与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 针对当前基于服务器/客户机制造系统网络技术中存在的协同性差、缺少动态配置支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一代网络中间件通用即插即用的智能化制造网络系统实现方法。在分析现代制造网络系统的构造特点与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制造自动化的网络系统模型,并以通用即插即用技术为核心设计了系统网络构架。利用通用即插即用内部通信接口,建立设备管理标准与网络通信协议,并通过其服务调用机制,实现制造网络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结合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了实时数据采集节点、监控中心节点与数据中心节点,为系统提供有力的实时数据支持。工业现场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制造网络各控制节点的自主识别和无缝链接等自适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通用即插即用 自适应 嵌入式系统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随机性电源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献伟 王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2-117,共6页
针对随机性电源接入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导致的运维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的即插即用及现实地理场景精确定位。基于四维健康评估模型维修预警专家... 针对随机性电源接入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导致的运维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即插即用运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的即插即用及现实地理场景精确定位。基于四维健康评估模型维修预警专家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提前维护,很好地满足随机性电源设备的运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电源 物联网 地理信息技术 即插即用 健康评估模型 预警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IED即插即用技术 被引量:16
15
作者 申泉 赵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167,172,共7页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 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的全过程以及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特点,提出智能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IED即插即用技术。该技术在变电站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虚端子描述的信号匹配方式,在调试阶段采用基于标准化虚端子定义和顺序的通信方式,在运行维护阶段采用管理服务器管理备用智能电子设备和运行智能电子设备。通过所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智能设备 即插即用 全生命周期 虚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即插即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思忠 骆志刚 刘锦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种相关思想、理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人们正在看到,网络所采用的连接介质呈现为多样化(从电缆到光纤,从有线到无线);连接组件出现为多元化(连入网络的设备不再局限于个人电脑和工作站等传统意义上的...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各种相关思想、理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人们正在看到,网络所采用的连接介质呈现为多样化(从电缆到光纤,从有线到无线);连接组件出现为多元化(连入网络的设备不再局限于个人电脑和工作站等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还包括可移动的个人信息工具和通讯设备及带有嵌入式计算机的新型电子产品,如:便携式电话、数字相机、电视机顶盒和其它智能设备等);而网络的连接形式展现为多态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Intranet、Internet、Extranet到Home Network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即插即用 发布式计算 目录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插即用能量组织日前负荷概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玥 张宇帆 +2 位作者 李昭昱 艾芊 吕天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55-3060,共6页
随着对利用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分布式能源将以“能量细胞”的形式分布在用户侧,并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受到利益的驱动或稳定性的要求,“能量细胞”将组成形态各异的“能量组织”,而新形成的“能量组织”则存在历史数据较少的问题。针对... 随着对利用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分布式能源将以“能量细胞”的形式分布在用户侧,并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受到利益的驱动或稳定性的要求,“能量细胞”将组成形态各异的“能量组织”,而新形成的“能量组织”则存在历史数据较少的问题。针对“能量组织”中小样本日前负荷概率预测问题,提出基于pinball损失函数的深度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概率预测方法。为解决小样本下深度LSTM网络的过拟合问题,采用自底向上的层次聚类方法进行数据增强,并针对各个分位点进行并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可靠性以及锐度较好的置信区间,可以为日前调度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细胞-组织 即插即用 日前负荷概率预测 分位点 pinball损失函数 深度LSTM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陀螺的即插即用式全站仪定向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先文 薛红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9-1413,共5页
针对全站仪视准轴与光纤陀螺轴间存在集成误差角和光纤陀螺零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即插即用且系统误差自动抵偿的光纤陀螺/全站仪组合定向方法。在工作现场,光纤陀螺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到全站仪望远镜上,利用全站仪望远镜可分别在竖直和水平... 针对全站仪视准轴与光纤陀螺轴间存在集成误差角和光纤陀螺零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即插即用且系统误差自动抵偿的光纤陀螺/全站仪组合定向方法。在工作现场,光纤陀螺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到全站仪望远镜上,利用全站仪望远镜可分别在竖直和水平方向精确转动的特点,带动光纤陀螺到东向、西向、东向抵偿位置、西向抵偿4个位置做静态观测。这4组观测值代入一个简单公式即可计算出全站仪视准轴方位角。该方法的锁紧装置简单,集成精度要求低,光纤陀螺零偏和集成误差对方位角的影响基本被消除。仿真表明,在不利情况下,定向系统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全站仪定向 集成误差 即插即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1451.5的ZigBee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世芬 刘桂雄 吴国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提高基于IEEE1451.5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接口性能,以ZigBee无线智能传感器为对象,研究基于定期关联匹配通信机制传感器即插即用性能优化。通过简化TEDS数据结构,减小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识别时间并提高识别率;提出基于ZigBee... 为提高基于IEEE1451.5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接口性能,以ZigBee无线智能传感器为对象,研究基于定期关联匹配通信机制传感器即插即用性能优化。通过简化TEDS数据结构,减小无线智能传感器即插即用识别时间并提高识别率;提出基于ZigBee节点邻居表与节点特性参数的ZigBee路由优化措施,实现无线传感接口即插即用数据最优路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数据传输效率及网络实时性有较大提高,数据传输平均跳数减少42.9%,平均时延降低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1451 5 ZIGBEE技术 即插即用 TEDS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与公共电网即插即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霍群海 唐西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11,共7页
采用基于主控微源恒压恒频的组网控制策略,主控微源建立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从微源以最大功率点跟踪运行。在微源组网基础上提出微电网的即插即用技术,通过对微电网中主控微源的并网过程和离网过程平滑切换控制,实现微电网与公共电网的... 采用基于主控微源恒压恒频的组网控制策略,主控微源建立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从微源以最大功率点跟踪运行。在微源组网基础上提出微电网的即插即用技术,通过对微电网中主控微源的并网过程和离网过程平滑切换控制,实现微电网与公共电网的能量交换,并保证微电网内敏感负荷上电压稳定。对微电网即插即用的各个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即插即用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电网即插即用技术正确可行,对本地敏感负荷影响较小,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插即用 并网 组网 微源 微电网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