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难救助者民事责任豁免研究——以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为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8,共9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社会的出现及其程度的不断加深,危难救助所彰显的解危济困功能日益凸显。然而,我们时常会听到"好心没好报""吃力不讨好"等不和谐的声音,救助者因救助致损反被诉索赔的事件时有发生,现有法律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社会的出现及其程度的不断加深,危难救助所彰显的解危济困功能日益凸显。然而,我们时常会听到"好心没好报""吃力不讨好"等不和谐的声音,救助者因救助致损反被诉索赔的事件时有发生,现有法律的保障不力,严重打击了公民实施危难救助的积极性。考虑到救助行为的非预见性、急迫性和高风险性,宜援用美国各州通行做法,通过立法明确赋予危难救助者无重大过失的致损责任豁免,以消除救助者的疑虑。唯此,才能切实保障救助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升危难救助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难救助 责任豁免 《好撒玛利亚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危难救助义务功能的考察与反对立法理由的回应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7,共8页
危难救助义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作为义务,有着引导和强化行为人正确地行为,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免受损害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等功能。尽管学界对于危难救助义务立法的反对存在道德上考虑、个人自由的考量和作为与不作为区分原则的坚持等理由,但... 危难救助义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作为义务,有着引导和强化行为人正确地行为,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免受损害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等功能。尽管学界对于危难救助义务立法的反对存在道德上考虑、个人自由的考量和作为与不作为区分原则的坚持等理由,但是,这些理由并不能完全成立。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适应社会发展对人与人之间关爱需求日益加强的趋势,无疑是进步性的规定。因此,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不应被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义务 危难救助 道德法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演进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我国危难救助义务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危难救助义务刑法化的肯定阶段,到自近代始的危难救助义务纯道德属性回归的否定阶段。本文在梳理两大法系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现状后,提出现在我国应当步入危难救助义务立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关键词 危难救助义务 道德法律化 立法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未成年人危难救助义务立法
4
作者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8,共10页
未成年人身陷困境、路人见危不救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相应的危难救助义务立法的阙如。对未成年人危难救助义务立法在我国既有强烈的实践需求,同时也有其现实存在的可能,外国先进的立法理念和法律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 未成年人身陷困境、路人见危不救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相应的危难救助义务立法的阙如。对未成年人危难救助义务立法在我国既有强烈的实践需求,同时也有其现实存在的可能,外国先进的立法理念和法律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宜在民法中明确规定行为人知道未成年人身处险境,能够救助且救助不会危及自身或第三人的,应尽合理的救助义务,违反此义务的对因此给未成年人造成本可以避免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以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危难救助义务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法系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发展
5
作者 郑丽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4-159,共6页
危难救助义务最初以道德义务的形式出现,后来,一部分救助义务逐渐发展为法律义务,并同道德义务相并存。危难救助义务在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律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明确规范在不影响自身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须对处于... 危难救助义务最初以道德义务的形式出现,后来,一部分救助义务逐渐发展为法律义务,并同道德义务相并存。危难救助义务在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律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明确规范在不影响自身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须对处于困境的他人施加救助,实现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鉴于目前理论分歧较大,制定硬法的条件尚不具备,建议我国援引大陆法系做法,在民事领域采用危难救助义务软法先行的立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难救助义务 软硬兼施 软法先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