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评价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和重症监护的措施——介绍一种助记法“CAN WE FEED” 被引量:6
1
作者 章黎 王新颖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自20世纪70年代在临床推广应用以来,其作用与效果十分显著,应用面甚广。然而,其涉及到病理、生理、代谢与免疫等方面。如何应用得当,以获得应达到的效果,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系一读书札记,但有利于读者记忆临床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自20世纪70年代在临床推广应用以来,其作用与效果十分显著,应用面甚广。然而,其涉及到病理、生理、代谢与免疫等方面。如何应用得当,以获得应达到的效果,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系一读书札记,但有利于读者记忆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有关要点,特予刊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病 营养支持 重症监护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付四毛 罗序峰 +7 位作者 温小丽 何冰洁 刘玉玲 朱建萍 吴涛 张胜 龙晓玲 马立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1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17例患儿年龄为(19.8±11.1)个月,入院时病程为(3.2±0.8)d。其中... 目的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诊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1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随访。结果 17例患儿年龄为(19.8±11.1)个月,入院时病程为(3.2±0.8)d。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15例,柯萨奇病毒A16型(COA16)感染2例。影像学检查颅脑MRI阳性6例,CT阳性2例;脊髓MRI阳性2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脑干受损14例,治疗上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免疫支持,维持血压、血糖及内环境稳定,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头部亚低温治疗。家长放弃治疗5例(放弃时间分别为入院后1、3、7、30、50 d)。出院时完全治愈4例,遗留斜视(外展神经损害)3例,面瘫(面神经损伤)2例,吞咽功能障碍(舌咽神经损伤)2例,肢体活动功能障碍4例。另外1例治疗30 d无法撤离呼吸机转上级医院治疗。随访1年,吞咽功能损伤患儿恢复正常;外展神经受损患儿恢复正常;面神经损伤患儿1例恢复正常,另外1例患儿仍有轻微的闭眼困难;肢体活动障碍患儿有2例恢复正常。随访2年,面神经损伤患儿恢复正常;肢体活动障碍患儿剩1例仍有活动障碍,肌力恢复至4级;转上级医院治疗的患儿脱离呼吸机,可吞咽流质及半流质,可自行行走,肌力为4级。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为EV71感染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年龄以1.5岁为多,经积极综合治疗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手足口 临床特点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小儿危重症手足口病治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晴 谭丽 +2 位作者 敖仇波 胡绍举 方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113-2114,共2页
重症手足口病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进入肺水肿和循环衰竭阶段和病死率高达83%。探讨重症、危重症手足病临床特征,早期判断重症病例,对手足口病的积极诊治和减少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2年4... 重症手足口病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进入肺水肿和循环衰竭阶段和病死率高达83%。探讨重症、危重症手足病临床特征,早期判断重症病例,对手足口病的积极诊治和减少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2年4—8月收治的76例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危重症手足口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调控 被引量:5
4
作者 唐飞舸 江华 康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6年第5期299-301,304,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SCIIT)对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调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直接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条件下,治疗组在纳入研究的前7d,严格控制血糖于4.4~6.1mmol/L,7d以后的血糖控制及其他处... 目的:研究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SCIIT)对重症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调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直接影响糖代谢的疾病条件下,治疗组在纳入研究的前7d,严格控制血糖于4.4~6.1mmol/L,7d以后的血糖控制及其他处理均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的血糖按常规控制在3.9~10mmol/L。结果:41例病人人选,30例进入研究。在强化胰岛素治疗停止后第8~14天内,治疗组平均血糖为(5.92±1.24)mmol/L,明显较对照组(9.22±2.51)mmol/L低,同血糖正常值等效,同期每天胰岛素用量也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30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死亡风险倾向于对照组;治疗组低血糖发生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在危重症病人中,采用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能达到同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相同或者相似的控制目的,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应激性高血糖 危重症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对小鼠骨骼肌肌肉萎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玫 李霜 +4 位作者 胡健 林正霄 张桂蓉 刘莎 李福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86-1492,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小鼠骨骼肌肌管中肌肉萎缩和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发生情况,以期为进一步阐明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将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形...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小鼠骨骼肌肌管中肌肉萎缩和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发生情况,以期为进一步阐明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将C2C12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诱导分化形成肌管。分别设置:Control组,加无菌PBS溶液;LPS组,LPS处理浓度梯度为1、10、100μg/mL;LPS+ATP组,以LPS组相同浓度梯度干预肌管后均添加ATP(5 mmol/L)。并分别在LPS干预6 h和12 h这两个时间点检测肌管内外发生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肌管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肌管中肌管形成标志蛋白MHC、Myogenin、HDAC1和细胞焦亡标志蛋白GSDMD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肌管中萎缩基因Atrogin-1、MuRF-1 mR NA和细胞焦亡相关炎性因子IL-18 mR 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肌管培养上清IL-18浓度。结果 (1)光镜可见分化第5天肌管形成。(2)RT-qPCR检测结果显示:LPS干预12 h后LPS/LPS+ATP各组肌管中萎缩基因Atrogin-1和MuRF-1 mR 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 <0.05),与细胞焦亡相关的炎性因子IL-18 mR NA在肌管中的表达趋势相同(P <0.05)。(3)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S干预12h后各组肌管培养液上清中IL-18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4)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干预的肌管中肌管形成标志蛋白MHC、Myogenin、HDAC1均能稳定表达;LPS/LPS+ATP处理后肌管GSDMD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结论在LPS刺激下小鼠骨骼肌肌管中可发生细胞焦亡,并与肌管萎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危重症 肌肉萎缩 肌管 脂多糖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