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素芳 吕元红 +2 位作者 段伟莉 刘艳青 潘晓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117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06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20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对操作环节进行三级质... 目的探讨降低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117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06年1~12月危重症新生儿120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程序及对操作环节进行三级质控。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及环节质控流程对危重症新生儿实施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护理程序 环节质控 预见性干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春华 陈锦秀 胡腊先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并发低血糖的危重症新生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予早期经口喂养或鼻饲10%葡萄糖溶液、母乳或配方奶,或经输液泵静脉输... 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并发低血糖的危重症新生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予早期经口喂养或鼻饲10%葡萄糖溶液、母乳或配方奶,或经输液泵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或静脉营养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结果患儿治疗后2-24 h血糖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性脑损伤;仅1例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均未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吸入性肺炎等喂养并发症。住院5-21 d出院。结论对并发低血糖的危重症新生儿加强营养支持,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低血糖并加强护理,可维持机体正常恒定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低血糖 并发症 营养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怡 魏丽蓉 +2 位作者 李秀春 罗荣琼 夏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77-77,共1页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8例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营... 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8例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危重症并发低血糖新生儿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纠正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重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新生儿 低血糖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症新型医疗模式”学习班招生通知
4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687,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继续教育学院将于2010年8月4日-8月8日举办全国儿科“新生儿危重症新型医疗模式”研讨学习班。该学习班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0—0604017),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内著名新生儿内外...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继续教育学院将于2010年8月4日-8月8日举办全国儿科“新生儿危重症新型医疗模式”研讨学习班。该学习班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0—0604017),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内著名新生儿内外科、产科及发育行为儿科、营养科教授授课。主要内容包括危重新生儿转运及产儿科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症 医疗模式 学习班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产儿科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 招生 继续教育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症——新型医疗模式学习班通知
5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9-489,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继续教育学院定于2011年6月9日-6月13日联合安徽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在安徽绩溪共同举办全国儿科“新生儿危重症一新型医疗模式”研讨学习班。该学习班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1-0604052),由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继续教育学院定于2011年6月9日-6月13日联合安徽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在安徽绩溪共同举办全国儿科“新生儿危重症一新型医疗模式”研讨学习班。该学习班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1-0604052),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皖南医学院的国内著名新生儿内、外科,营养科及护理系教授授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症 医疗模式 学习班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皖南医学院 继续教育项目 弋矶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有创血气分析专家共识 被引量:1
6
作者 新生儿有创血气分析专家共识专家组 曹云 +7 位作者 韩彤妍 张谦慎 武辉 田秀英 容志惠 李丽玲 王欢欢 赵卓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5-409,共5页
血气分析作为新生儿危重症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评估新生儿的通气和氧合状态、部分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平衡状态,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检查和呼吸支持方案,改善患儿预后。通过血气分析,并结合监护设备、快速检验和影像学等手段,有利于诊断... 血气分析作为新生儿危重症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评估新生儿的通气和氧合状态、部分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平衡状态,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检查和呼吸支持方案,改善患儿预后。通过血气分析,并结合监护设备、快速检验和影像学等手段,有利于诊断和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情况、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1]。新生儿血气分析包括有创血气分析和无创经皮血气监测,有创血气分析包括动脉和末梢血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危重新生儿氧合和通气是否充分的金标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电解质水平 危重新生儿 监护设备 末梢血 新生儿危重症 氧合状态 呼吸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肠内营养物质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敏 沈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1-306,共6页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高危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早产儿得以存活。早产儿好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裂、肠闭锁、中肠扭转肠坏死、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等,又是新生儿、小婴儿常见消化道疾病,常需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高危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早产儿得以存活。早产儿好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裂、肠闭锁、中肠扭转肠坏死、肠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症等,又是新生儿、小婴儿常见消化道疾病,常需手术治疗,小肠造瘘是其常见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机制 营养物质 婴幼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危重症 高危新生儿 肠内 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出生缺陷诊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简介
8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出生缺陷诊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以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生儿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与包括美国埃默里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出生缺陷诊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以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生儿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与包括美国埃默里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在内的十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医院和机构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在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危重症综合救治、重要脏器结构畸形的诊断和早期干预等方面建设了高水平的临床、科研、教学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 儿童医院 疾病诊治 出生缺陷 新生儿疾病筛查 重点实验室 新生儿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