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品牌危机后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柏忠虎 石珍珍 青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1-749,共9页
基于归因理论,通过3项实验探讨农产品品牌危机后的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与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低相比,当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高时,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责任归因更小,危机品牌的品牌资产更高。②网... 基于归因理论,通过3项实验探讨农产品品牌危机后的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对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与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低相比,当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高时,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责任归因更小,危机品牌的品牌资产更高。②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高时,与不向消费者提供该信息相比,向消费者提供该信息能显著减少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责任归因并提升品牌资产。③当有明确的危机责任归属信息时,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会消失。④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高时,与采用补救策略相比,采用辩解策略能更显著地提升品牌资产;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低时,与采用辩解策略相比,采用补救策略能更显著地提升品牌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危机 品牌资产 网络负面口碑离散度 危机责任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后美国期货和衍生品监管改革启示
2
作者 王炜炫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94,共12页
次贷危机中,监管者缺位和被监管者非理性投资成为美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痛点。危机发生后,美国决定重塑金融监管格局,其中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改革尤为彻底,主要包括正式将场外衍生品纳入监管范畴、厘清SEC和CFTC之间的管辖争... 次贷危机中,监管者缺位和被监管者非理性投资成为美国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痛点。危机发生后,美国决定重塑金融监管格局,其中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监管改革尤为彻底,主要包括正式将场外衍生品纳入监管范畴、厘清SEC和CFTC之间的管辖争议、明确跨境交易的域外监管规则和落实投资者保护机制。目前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方兴未艾,在构建金融监管框架时,应以次贷危机为鉴,强调金融工具和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运用“宏观审慎”和“功能监管”理念促成监管合作、明确跨境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的域外监管权限、健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期货和衍生品 场外衍生品 长臂管辖 投资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制造业产值增长路径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6,共6页
在经济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所以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应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基于制造业的层面,也应该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道路。然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R&a... 在经济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所以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应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基于制造业的层面,也应该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道路。然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R&D)这一微观层面,其深层内涵是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战略。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可知,中国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发展品牌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后 中国经济 制造业产值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后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指导思想与实践路径——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克服危机
4
作者 崔巍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4期8-14,共7页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指导中国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中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后 方式转变 指导理论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长研究
5
作者 梁素芳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6期19-20,共2页
研究金融危机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长度,探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时间长度规律,对更加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了河南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时间长度的规律,即一个月左右... 研究金融危机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长度,探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时间长度规律,对更加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了河南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时间长度的规律,即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占比最高,为5.1%,1~2天、一周左右、三个月、半年和一年以上时间长度的培训占比相差不大,均位于2%至3%之间,一年左右的培训长度占比最低,为1.785%。研究还发现,金融危机后河南不同地域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长度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后 河南 农村劳动力 培训 时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晓君 刘冬生 《现代管理科学》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韩国 金融危机后 大企业集团 经济复苏 经济回升 产业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与企业危机后恢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馨月 铁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运用我国地级市银行发展信息,在微观企业层面考察地方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与危机后经济恢复的关系。本文研究表明,城市银行业结构性竞争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危机后恢复的概率。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加剧通过满足企业...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运用我国地级市银行发展信息,在微观企业层面考察地方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与危机后经济恢复的关系。本文研究表明,城市银行业结构性竞争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危机后恢复的概率。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加剧通过满足企业外部流动性需求,保证企业现金流安全来促进企业危机后恢复。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企业危机后恢复的促进作用在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较多的城市有所减弱;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较多的城市则得到加强。本文研究表明,推动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结构性竞争水平是我国应对外部负面冲击,增强国内经济体系韧性和活力,促进经济危机后恢复的重要金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性竞争 企业外部流动性需求 危机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伤害危机后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研究——不同危机情境下各因素相对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君茹 朱雅兰 王明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4,143-144,共7页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和深度访谈结果引入危机过去时间、危机处理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品牌知名度和外界舆论等五种产品伤害危机后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研究不同危机程度下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和深度访谈结果引入危机过去时间、危机处理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品牌知名度和外界舆论等五种产品伤害危机后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研究不同危机程度下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存在明显影响。在高度危机下,危机过去时间的相对重要性最高;在中度危机下,品牌知名度的相对重要性最高;在低度危机下,危机处理方式的相对重要性最高。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产品伤害危机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方法减少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购买意愿 危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底趋势线的秦俑馆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孙根年 于立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分析了相邻年比较法在旅游危机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本底趋势线的旅游危机后影响评价方法。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1980~2005年统计数据,建立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流总量和旅游收入4条本底趋势线,对1989年北京6.4风波、1998年... 分析了相邻年比较法在旅游危机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本底趋势线的旅游危机后影响评价方法。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1980~2005年统计数据,建立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流总量和旅游收入4条本底趋势线,对1989年北京6.4风波、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SAILS瘟疫三个突发事件旅游危机在本景区的响应进行后评价研究,揭示了秦兵马俑景区在三次危机中所造成的客流量损失、旅游收入损失及冲击时间表,为突发事件旅游危机的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旅游危机 后评价研究 秦兵马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研究——以“高介入”情境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冬冬 张新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5,共6页
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恢复过程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性和共性。在"高介入"购买情境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能否恢复,主要由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剩余品牌情感共同决定。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积极的外... 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恢复过程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性和共性。在"高介入"购买情境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能否恢复,主要由感知风险、感知损失、剩余品牌情感共同决定。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积极的外部响应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感知损失越大,感知风险也越大;感知损失会削弱消费者的品牌情感,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维系这种情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购买意愿 高介入 危机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海外并购绩效--金融危机后的行业数据检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艳春 赵一 +1 位作者 胡微娜 孙博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66,共6页
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输入、输出冗余度分析方法,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六大行业的16家上市公司的17次海外并购活动的投入/产出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 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输入、输出冗余度分析方法,以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六大行业的16家上市公司的17次海外并购活动的投入/产出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外并购活动在整合期内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有负效应;多个行业的海外并购在整合完成后,并购绩效依然为负;并购方的资源配置水平决定并购活动对绩效表现的影响。进而验证了管理整合过程对并购价值形成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金融危机 海外并购 行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产品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亚妮 李蔚 +1 位作者 花海燕 南剑飞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在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后,企业从危机应对状态转入市场恢复状态,在经过最初的危机应对后,紧接而来的是采用一系列的市场恢复策略进行有效的顾客赢回和市场恢复。文章以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产品策略为主题,根据国内外产品伤害危机相关理论,建... 在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后,企业从危机应对状态转入市场恢复状态,在经过最初的危机应对后,紧接而来的是采用一系列的市场恢复策略进行有效的顾客赢回和市场恢复。文章以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产品策略为主题,根据国内外产品伤害危机相关理论,建立了危机后产品策略研究框架,研究了产品策略对顾客归因、感知质量、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危机后产品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伤害危机 产品策略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后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尹哲 张晓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8,81,共5页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欧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按照国际组织新规则制订或完善本国或本地区的监管措施,更包括了对本国或本地区监管体制的重构。本文就此分析了危机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欧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按照国际组织新规则制订或完善本国或本地区的监管措施,更包括了对本国或本地区监管体制的重构。本文就此分析了危机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阐述了危机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发性产品危机后消费者宽恕形成机理研究:顾客参与的动态驱动效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乃娟 李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遵循关系质量理论和"移情-利他"假说的基本逻辑,笔者突破以往研究重点关注企业危机后补救行为的静态视域局限,系统分析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危机前顾客参与对危机后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动态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对危机性质的差异化... 遵循关系质量理论和"移情-利他"假说的基本逻辑,笔者突破以往研究重点关注企业危机后补救行为的静态视域局限,系统分析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危机前顾客参与对危机后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动态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对危机性质的差异化调节机制进行探讨。通过两个组间实验检验顾客参与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动态驱动效应,结果表明:就参与类型而言,与信息交流行为相比,合作责任行为对危机爆发前"消费者-商家"关系质量和危机爆发后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就参与方式而言,与被动参与相比,主动参与对危机爆发前"消费者-商家"关系质量和危机爆发后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危机性质不同时,"消费者-商家"关系质量会对消费者宽恕意愿产生差异化影响。笔者建议企业应从危机前参与类型和参与方式双元动态视角切入,着重通过合作责任式参与和吸引顾客主动参与来完善顾客参与的内容设计,对企业基于顾客参与视角动态管控产品危机提供决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参与 消费者宽恕 危机性质 消费者移情 消费者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全球对虾贸易格局与出口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滕达 高维新 廖泽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7-212,共6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虾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金融危机后,对虾贸易开始复苏,并仍然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区域。其中,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对虾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对美欧日三大进...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虾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金融危机后,对虾贸易开始复苏,并仍然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三大区域。其中,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对虾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对美欧日三大进口市场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厄瓜多尔、越南、泰国、孟加拉的对虾出口竞争力很强;上述国家对虾产品的比较优势显著。通过对湛江国联水产出口经验的借鉴,为增强中国对虾出口竞争力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对虾贸易 出口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瑞芬 赵艺 孙然 《金融发展研究》 2011年第11期7-11,共5页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国内经济萎靡。为此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联邦基金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且对我国产出有一个负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运作改革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树涛 张德美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2,共6页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哈佛大学对其捐赠基金的运作进行了改革。通过启动美国高教史上最大规模的募捐行动、改善捐赠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捐赠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及加强捐赠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使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市值逐渐接近金融危机...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哈佛大学对其捐赠基金的运作进行了改革。通过启动美国高教史上最大规模的募捐行动、改善捐赠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捐赠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及加强捐赠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使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市值逐渐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其加速摆脱财政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对这些改革从积极的募捐筹资行动、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多元化的投资理念、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做出分析,以期对我国高校的捐赠基金运作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金融危机 基金运作 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能源供需形势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涛 于汶加 沈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4,共4页
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波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原材料的能源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本文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供需形势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关键常规能源资源为研究对象,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波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原材料的能源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本文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能源供需形势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关键常规能源资源为研究对象,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对金融危机中我国能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危机后我国的能源供需形势进行预测,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矿情的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能源 供需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理论的新近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伟 孙宝沙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20,86,共6页
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稳定也给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危机初期,巴塞尔委员会把监管重点放在改善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目前,全球监管体系的进展更多地集中在监管政策的协调、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救助成本方面。由于"大则不倒"... 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稳定也给监管体系提出了挑战。危机初期,巴塞尔委员会把监管重点放在改善流动性管理方面,而目前,全球监管体系的进展更多地集中在监管政策的协调、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救助成本方面。由于"大则不倒"的金融机构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其逐步成为监管重点并有分拆趋势,监管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反周期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危机 系统性风险 大则不倒 生前预嘱 国际监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下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危机后我国企业战略选择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远飞 张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1,共7页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一个金融危机下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8家代表性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整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个别汽车企业具有部分...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一个金融危机下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8家代表性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整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个别汽车企业具有部分竞争优势,并且国内民营汽车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危机使传统跨国汽车巨头竞争力受到创伤,给我国汽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但是传统跨国汽车企业的领导地位依旧稳固,并且其他新兴市场汽车企业给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新挑战。本文还讨论了后危机时代我国汽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汽车企业 战略资源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