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俄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之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占英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中俄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标准以及处罚等方面有所不同,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各具特色。俄罗斯刑法典将该类犯罪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其规制行为内容多、... 中俄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标准以及处罚等方面有所不同,两国刑法典有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各具特色。俄罗斯刑法典将该类犯罪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其规制行为内容多、规制目标广的做法更有利于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其量刑情节设置具体、细腻的做法也有参考价值;罚金刑的设置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刑法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0,共7页
随着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的特点,涉及食品种类增多、波及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犯罪手段多样化、科技化趋势明显。但是,... 随着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的特点,涉及食品种类增多、波及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犯罪手段多样化、科技化趋势明显。但是,由于缺乏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专业侦查力量、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工作衔接不畅、检验检测工作难以适应侦查实践的需要、调查取证存在诸多困境等工作难点,使得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工作困难重重。公安机关应从建立专业化侦查力量、推进行刑衔接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涉案食品检验检测制度、加强信息情报工作、强化调查取证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侦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侦查疑难问题 食品警察 行刑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雅颖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0-232,236,共4页
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主要包括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然而,这种认定却存在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观故意难以确定、食品安全标准难以确定、运输储存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 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认定主要包括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认定。然而,这种认定却存在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观故意难以确定、食品安全标准难以确定、运输储存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毒有害食品罪尚无刑法明确规定、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是否存在直接故意等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将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推定应知"的范畴、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增设"运输储存不符合安全标准或有毒有害食品罪"、明确滥用职权型食品监管渎职罪主观上只包含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等路径加以完善,以达到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食品安全 司法认定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认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荣春 《法治研究》 2014年第3期86-93,共8页
在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罪与非罪上,犯罪构成是我们应坚持的标准,而《刑法》第13条的"但书"也是一个基本法律依据。就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而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有待立法... 在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罪与非罪上,犯罪构成是我们应坚持的标准,而《刑法》第13条的"但书"也是一个基本法律依据。就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而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有待立法增设的运输、储存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罪,因危险犯与数额犯的区别而在犯罪阶段形态问题上有区别。就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而言,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存在着犯罪的阶段形态,而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则不存在犯罪的阶段形态。在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的共同犯罪中,如果犯罪主体是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主体,则主从犯的认定要实行"二次认定法"。而在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可发生共犯问题,但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的共犯问题尚未得到立法认可。非渎职型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既有竞合犯和牵连犯的罪数形态,也有数罪的罪数形态。至于食品监管渎职罪,其罪数形态问题因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而引起,而其共犯形态问题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生产 销售 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有毒有害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犯罪经济学视角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生成逻辑与治理进路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强 李春雷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9-64,共6页
针对目前中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犯罪收益巨大而成本甚微,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从轻"惩处的司法现状,通过犯罪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框架,对2019年无讼网数据进行法律实证研究,指出应着力提高犯罪直接成本,预期惩罚... 针对目前中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犯罪收益巨大而成本甚微,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从轻"惩处的司法现状,通过犯罪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框架,对2019年无讼网数据进行法律实证研究,指出应着力提高犯罪直接成本,预期惩罚成本和定罪后续成本,促使其重新回归"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轨道,才能降低犯罪人的预期收益,实现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经济学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成本—收益模型 博弈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添加类食品安全犯罪刑事规制体系的不足与完善——以法释〔2021〕24号司法解释为视角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麟 李春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9-280,共12页
非法添加历来是食品安全犯罪治理中的疑难点。当前非法添加类犯罪案件具有案发数量高、危害对象广泛、添加物质种类繁杂的特点。按照非法添加行为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质,可将其划分为“禁止添加类”与“限制添加类”两类。法释〔2021〕2... 非法添加历来是食品安全犯罪治理中的疑难点。当前非法添加类犯罪案件具有案发数量高、危害对象广泛、添加物质种类繁杂的特点。按照非法添加行为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质,可将其划分为“禁止添加类”与“限制添加类”两类。法释〔2021〕24号司法解释对非法添加类犯罪刑事规制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传递出科学规制、精准打击的理念。但当前非法添加类犯罪刑事规制体系仍然存在刑事入罪标准不明、罪名适用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对此,在行政与刑事规制之间,应当打破科技标准与法律规范的壁垒,参鉴科学研究作出法律拟制,在当前司法解释仅定性的基础上以定量方式明确划定行政与刑事规制的界限;在刑事规制界域内,应基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一百四十三条和一百四十四条之间的层次性、竞合性与包容性,进一步明确“限制添加类”“禁止添加类”及“所涉非法添加物毒害性尚不明确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逻辑与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添加 司法解释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刑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