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清 陈剑 +3 位作者 徐锦堂 赵松滨 王彦萍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 目的 研究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后临床和角膜上皮表型的改变。方法 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 ,1个月后对治疗组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术后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和角膜表型的改变。结果 兔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后 ,角膜混浊 ,新生血管化 ,持续性上皮缺损 ;角膜上皮为结膜细胞表型。移植术后角膜上皮完整 ,新生血管减少 ,角膜透明度增加 ;上皮恢复角膜表型。结论 兔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联合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过敏性结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尹妮 肖湘华 +4 位作者 杨华 刘先宁 刘超 卢海青 宋金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CIC)检查在过敏性结膜炎(A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21-01/02于我科就诊临床诊断为AC的患者40例80眼纳入研究,正常对照组40例80眼,均行双眼上睑CIC检查,观察各组结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和数...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CIC)检查在过敏性结膜炎(A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21-01/02于我科就诊临床诊断为AC的患者40例80眼纳入研究,正常对照组40例80眼,均行双眼上睑CIC检查,观察各组结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进行Tseng分级。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分析AC组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对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结果的影响。结果:AC患者上睑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7.744,P<0.001);其Tseng分级等级亦高于正常对照组(Z=-2.453,P<0.05)。性别、年龄、病程对AC组患者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CIC检查简单易行,结果客观精确,在AC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结膜炎 印迹细胞学 嗜酸性粒细胞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迹细胞学在检查眼表面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蓓 姚玉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 :探讨印迹细胞学在眼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正常组 2 0眼 ,干眼综合征组 4 1眼 (包括非 Sj Ogren综合征 2 3眼 ,Sj Ogren综合征 18眼 ) ,眼热化学烧伤疤痕期组 15眼。采用印迹细胞学技术观察结膜上皮鳞... 目的 :探讨印迹细胞学在眼表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正常组 2 0眼 ,干眼综合征组 4 1眼 (包括非 Sj Ogren综合征 2 3眼 ,Sj Ogren综合征 18眼 ) ,眼热化学烧伤疤痕期组 15眼。采用印迹细胞学技术观察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杯状细胞密度和角膜上皮的细胞病理学改变。结果 :Sj Ogren综合征与正常组、非Sj Ogren综合征比较 ,球结膜鳞状化生程度明显增加 ,杯状细胞密度明显下降 (P<0 .0 5 ) ,睑结膜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眼热化学烧伤疤痕期组的鼻侧和颞侧及下方球结膜的杯状细胞密度 ,较正常组增多 (P<0 .0 1)。 8只严重眼热化学烧伤眼的印迹细胞学检查发现 ,角膜区由含有丰富杯状细胞的结膜上皮覆盖 ;眼表面重建术后 ,其中 7眼的角膜区恢复了角膜上皮的特性。结论 :印迹细胞学在 Sj Ogren综合征 ,眼热化学烧伤的检查中有特征性的表现 ,是一种无创、快速、简单易行 ,且经济的眼表面疾病细胞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干眼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眼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结膜炎的结膜印迹细胞学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声桃 徐筠 魏秋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印迹细胞学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兵 杨建 马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88-1789,共2页
目的:讨论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特异性。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45例90眼,正常人15例30眼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及PAS染色,观察各组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形态数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表现为Nelson分级的0级,轻度干眼... 目的:讨论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特异性。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45例90眼,正常人15例30眼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及PAS染色,观察各组结膜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形态数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表现为Nelson分级的0级,轻度干眼症患者表现为Nelson1级,中度干眼症患者表现为Nelson2级,重度干眼症患者表现为Nelson3级。杯状细胞数量,轻度干眼症组111.72±13.63/mm2,中度干眼症组53.66±6.15/mm2,重度干眼症组10.18±3.2/mm2,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客观精确,在干眼症诊断中具有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结膜印迹细胞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04/2008-09眼科门诊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正常人10例20眼,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联合PAS染色,观察各组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形态学方面,...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干眼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04/2008-09眼科门诊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正常人10例20眼,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联合PAS染色,观察各组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形态学方面,97%的正常人表现为Nelson分级中的0级,84%轻度干眼症患者表现为Nelson分级中的1级,79%中度干眼症患者符合Nelson分级中的2级,98%重度干眼症患者符合Nelson分级中的3级;在高倍镜下任意选取五个视野,统计杯状细胞的数量,轻度干眼症组(101.67±15.64),中度干眼症组(40.77±5.39)及重度干眼症组(6.36±3.61)较正常组(196.10±22.53)相比,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重度与轻中度干眼症组比较,前者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客观精确,联合其他检查方法用于干眼症诊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印迹细胞学 干眼症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脱综合征患者结膜印迹细胞学的检查特征(英文)
7
作者 Ayse Gül Kocak Altintas Semiha Has Eranil Olcay Kandemir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53-958,共6页
目的:研究剥脱综合征对结膜细胞和泪液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剥脱综合征患者60例86眼作为试验组,年龄相仿正常人55例89眼作为对照组。所有115例175眼均接受Schirmer泪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并对上方和鼻下方睑裂区球结膜进行印... 目的:研究剥脱综合征对结膜细胞和泪液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剥脱综合征患者60例86眼作为试验组,年龄相仿正常人55例89眼作为对照组。所有115例175眼均接受Schirmer泪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并对上方和鼻下方睑裂区球结膜进行印迹细胞学检查。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根据Nelson方法分级。对TBUT,Schirmer泪试验及印迹细胞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剥脱综合征患者的Schirmer试验、TBUT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膜细胞也有显著改变。剥脱综合征患者的印迹细胞学分级中位数为3级,而正常人组为0级。在试验组中发现45例样本出现了两种以上分级共存的现象,而对照组仅发现3例。此外,实验组中的45例样本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分级出现明显差异,且均表现出杯状细胞的破坏甚于上皮细胞,而对照组未发现此种现象。结论:剥脱综合征患者的结膜细胞受到破坏,泪液分泌受到影响,极易造成眼表疾病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剥脱综合征 泪膜破裂时间 Schirmer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及正常人群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的比较(英文)
8
作者 Ufuk Elgin Mehmet Citirik +3 位作者 Hulya Haksever Emine Sen Faruk Ozturk Huseyin Ustu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45-749,共5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及拥有健康眼球表面的正常人群的泪膜功能和印象细胞学检查的数值。 方法:此前瞻性研究中纳入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平均年龄:62.7±6.1岁),高眼压患者12例12眼(平均年龄... 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及拥有健康眼球表面的正常人群的泪膜功能和印象细胞学检查的数值。 方法:此前瞻性研究中纳入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平均年龄:62.7±6.1岁),高眼压患者12例12眼(平均年龄:62.8±6.4岁)及健康人12例12眼(平均年龄:62.9±6.03岁)。这些患者均是最近被诊断出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且之前未接受过抗青光眼方面的治疗。均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每组印迹细胞学检查的样本根据Nelson分级法分为0-3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患者及正常人群平均基础泪液分泌值分别为10.4±1.3,10.9±1.2和11.1±1.1 mm/5min,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三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1.1,11.3±1.1和11.8±1.2s,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6眼(54.5%)为0级,5眼(45.5%)为1级。高眼压患者中6眼(50%)为0级,6眼(50%)为1级,健康人中6眼(50%)为0级,6只眼(50%)为1级(P=0.97)。 结论:氧化应激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眼表疾病,泪腺功能障碍及机体杯状细胞所分泌的黏液减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症患者及健康人群间的印象细胞学检查数值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印迹细胞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蔺琪 吕岚 +2 位作者 金涛 赵晓玉 邱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为干细胞缺乏疾病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利用9mm环钻划界,板层切除角膜组织,通过临床评分、印迹细胞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成功。结果板层切除术后30~...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为干细胞缺乏疾病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利用9mm环钻划界,板层切除角膜组织,通过临床评分、印迹细胞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成功。结果板层切除术后30~45d,模型眼角膜混浊、上皮缺损、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印迹细胞学可见PAS(+)的杯状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上皮符合结膜细胞表型,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结膜杯状细胞特异性标志MUC5AC阳性表达。结论环钻划界加板层切除法为一种可靠、有效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动物模型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后结膜表面细胞变化
10
作者 石迎辉 覃建 +1 位作者 吕雪芳 孙声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级,计数100倍条件下,7.20mm×5.35mm范围内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结果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前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18.5±155.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3.6±6.8)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44.1±110.9)个,杯状细胞(15.2±5.7)个;6个月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05.6±79.9)个,杯状细胞(13.2±6.6)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6.7±86.3)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5.1±5.5)个;1a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272.9±86.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2.3±5.9)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8.5±155.4)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4.3±6.6)个。戴镜后6个月、1a,下睑结膜及球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密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a,CIC分级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下睑结膜及球结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 屈光不正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定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梅 杨芳 余锦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引起的角膜疾病是眼科门诊较为常见的疾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研究热点。根据角膜缘干细胞是否缺乏以及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程度,选择的干细胞治疗方式不同。因此鉴定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是选择移植手术的...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引起的角膜疾病是眼科门诊较为常见的疾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研究热点。根据角膜缘干细胞是否缺乏以及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程度,选择的干细胞治疗方式不同。因此鉴定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是选择移植手术的重要依据,能够为后续移植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鉴定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 印迹细胞学 免疫组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利 何湘珍 +2 位作者 肖启国 陈鹏 戴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2-836,共5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2例(7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A组)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MMC组(B组),分别...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患者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2例(71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A组)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MMC组(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应用硝酸纤维素薄膜滤纸取2组患者眼表结膜上皮组织,结膜印迹细胞学对杯状细胞、炎症细胞等进行定性检查,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率进行定量检查。结果翼状胬肉区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明显(100%),细胞变长,核/浆比减少,杯状细胞较多;术后30 d、90 d结膜上皮细胞形态规整、小而密集、含大量杯状细胞。2组术后非胬肉区结膜杯状细胞数量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均<0.05),2组术前、术后各观察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F=4.48,P=0.02;B组:F=3.47,P=0.04);术后1~14 d炎症细胞明显。2组患者术前非胬肉区球结膜上皮细胞凋亡率A组平均9.52%±4.42%,B组平均9.66%±3.91%,与正常(6.75%±1.29%)相比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前、术后各观察阶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F=5.21,P=0.001;B组:F=4.53,P=0.003),其中A组术后7d、14 d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4 d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中局部应用MMC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眼表,且毒副作用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丝裂霉素C 硝酸纤维素薄膜滤纸 结膜印迹细胞学 流式细胞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贾烨 赖兆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单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前3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 test,SIt)、结膜...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单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前3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 tes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筛选出三项指标均异常患者96例(96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B组)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另选择三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25例(2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D组)。术后3个月行BU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BUT分别为(9.8±1.5)s、(9.6±1.9)s和(10.2±1.5)s,与术前(6.7±1.3)s、(6.2±1.0)s、(6.6±1.3)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后3个月BUT为(13.8±1.1)s,与术前(14.1±1.0)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较术前提高或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前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对眼表损伤有修复作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角结膜上皮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洋 廖光荣 +2 位作者 甘仲霖 乔一平 黄朝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长期配戴者角结膜上皮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病例组99例198眼均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vital staining,FLS)、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 impressi...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长期配戴者角结膜上皮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病例组99例198眼均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vital staining,FLS)、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 impression cytology,CIC)等检查方法。依据SCL戴镜时间将SCL戴镜者区分为〈5a组,5~10a组和〉10a组,共3组。比较分析各组间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杯状细胞密度和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结果:SCL戴镜各组FLS记分、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组与5~10a组间,及〈5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10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FLS呈正相关(r=0.589,P〈0.01);杯状细胞密度与FLS负相关(r=-0.351,P〈0.01)。结论:长期配戴SCL会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结膜上皮印迹细胞学改变,且戴镜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荧光染色 印迹细胞学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谈旭华 姚勇 +4 位作者 孙松 周鸿亚 曹建琴 鲍学英 石振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44眼)中重度干眼患者,予以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检测泪液中IL-6...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例(44眼)中重度干眼患者,予以脐带血清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检测泪液中IL-6含量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患者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氉液中IL-6含量分别为[(28.09±5.15)、(26.95±5.06)、(15.95±3.11)]、[(3.45±1.63)s、(3.82±1.76)s、(7.05±1.99)s]、[(3.31±1.08)mm、(3.44±1.06)mm、(3.61±1.15)mm)]、[(5.86±3.18)、(5.27±3.71)、(2.27±0.94)]、[(35.25±9.65)ng·L-1、(34.68±9.88)ng·L-1、(20.15±6.66)ng·L-1)]。治疗后1周各项检查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个月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泪液中IL-6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泪液分泌量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1个月结膜上皮细胞Nelson分级降低,杯状细胞密度由(89.77±15.85)mm-2增加到(161.36±24.79)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脐带血清滴眼液对于中重度干眼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眼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脐带血清滴眼液 细胞介素-6 结膜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结膜MUC5AC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茂竹 郑洋 乔一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MUC5AC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杯状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MUC5AC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杯状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MUC5AC表达(>5a)组及(<5a)组较正常人组相比显著减少(P1<0.01;P2<0.01),但前两者之间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明显减少,发生干眼症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软性角膜接触镜 MUC5AC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眼表上皮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洋 赵茂竹 +1 位作者 乔一平 李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连续配戴对眼表上皮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CL配戴者依据连续戴镜时间分为〈12h组、12-24h组和〉24h组,共3组。对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与病例组(99例198眼)进行用角膜荧...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连续配戴对眼表上皮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CL配戴者依据连续戴镜时间分为〈12h组、12-24h组和〉24h组,共3组。对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与病例组(99例198眼)进行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vital staining,FLS)、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impression cytology,CIC),对比各组间各观察指标差异。结果:SCL戴镜各组FLS记分、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组与12-24h组之间,〈12h组与〉24h组之间FLS、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h组与〉24h组之间FLS、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导致眼表上皮损伤和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结膜上皮角化。且持续戴镜时间越长,变化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 软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荧光染色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栓子对实验性干眼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冬海 王连嵩 +3 位作者 袁振丽 姜珊 刘洋 何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4-808,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泪道栓子对实验性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泪道栓子(LP)组。建立完整摘除新西兰兔泪腺、第三眼睑上腺、哈氏腺合并灼烧睑板腺开口干眼模型,采用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 目的评价国产泪道栓子对实验性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泪道栓子(LP)组。建立完整摘除新西兰兔泪腺、第三眼睑上腺、哈氏腺合并灼烧睑板腺开口干眼模型,采用Schirm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印迹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观察泪道栓子植入术对干眼家兔的影响。结果造模后14 d,与造模前比较,对照组与LP组泪液分泌量均显著下降(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造模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行泪道栓子植入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LP组泪液分泌量显著上升(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降低(P<0.01);印迹细胞学结果显示,LP组结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改变,可见多数杯状细胞,而对照组偶见少许杯状细胞,细胞核固缩、崩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各层弥漫性肿胀,可见粉染无结构物质,结膜上皮细胞层数增加,排列紊乱,可见不同程度空泡变性炎症细胞浸润,LP组角、结膜上皮细胞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泪道栓子植入术对实验性干眼症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泪道栓子 睑板腺 泪腺 SCHIRMER I试验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玲 刘向玲 和寅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将结...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将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Sch irm erⅠ试验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液羊齿状试验观察组羊齿状结晶级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T平均为8.7 s,对照组平均为13.9 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级别较对照组的级别高(P<0.05)。结膜鳞状化生级别与BUT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ICAM-1和HLA-DR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茂竹 郑洋 乔一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上皮细胞表面亚临床炎症因子HLA-DR和细胞内黏性分子1型ICAM-1(CD54)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上皮细...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上皮细胞表面亚临床炎症因子HLA-DR和细胞内黏性分子1型ICAM-1(CD54)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上皮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方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HLA-DR和CD54的表达水平,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5a)组及(<5a)组中ICAM-1和HLA-DR的表达较正常人组相比明显增加(PHLADR1<0.01,PICAM-1,1<0.01;PHLADR2<0.01,PICAM-1,2<0.01),,前二者比较CD54有明显变化(P<0.01)而HLA-D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结膜亚临床炎症因子ICAM-1和HLA-DR明显增加,眼表的亚临床炎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细胞学 软性角膜接触镜 ICAM-1 HLA-DR 眼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