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与作品——乔叶印象记
1
作者 钟求是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一、时间里的乔叶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和乔叶做了“鲁三”同学。所谓“鲁三”,即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那时的鲁院还驻扎在八里庄,校园比较“瘦小”,50个房间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作家。这些作家握有手艺,气神充足... 一、时间里的乔叶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和乔叶做了“鲁三”同学。所谓“鲁三”,即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那时的鲁院还驻扎在八里庄,校园比较“瘦小”,50个房间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作家。这些作家握有手艺,气神充足,行走在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其中有两位同学貌似与小说无关,一位是刘亮程,已出版《一个人的村庄》,散文家的名头自然响亮。另一位是乔叶,发表过不少轻盈的散文,年龄又小,似乎已是散文界的醒目新秀。不过既是新秀,就不能过于老练、过于昂首,于是,在同学们眼里,乔叶比较内敛、比较自谦,笑起来还喜欢低头,有些腼腆的样子。又过了不久,同学们才知道,这乔叶并不浅嫩,因为她竟然自生主张,把创作的主攻方向从散文转为了小说。对写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战略转移,相当重要、相当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 乔叶 主攻方向 鲁迅文学院 高级研讨班 印象记 战略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管窥的侧面——刘醒龙先生印象记
2
作者 李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7,共3页
试图为我所尊敬的刘醒龙先生写一篇印象记——这颇让我踟蹰。已有过几次的开始,然后又重新开始:写作这样一篇文字的难度在于,我和刘醒龙先生一起喝酒聊天开会的时候并不多,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一次”,当然,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匆匆一面的... 试图为我所尊敬的刘醒龙先生写一篇印象记——这颇让我踟蹰。已有过几次的开始,然后又重新开始:写作这样一篇文字的难度在于,我和刘醒龙先生一起喝酒聊天开会的时候并不多,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一次”,当然,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匆匆一面的时候也有,但那不能作数。我无法像那些真正熟悉他的朋友那样如数家珍地枚举他生活里的细节,也无法知道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刘醒龙……而印象记,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那些鲜为人知、却又生动广阔的生活细节,这,恰恰是我所做不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醒龙 生活细节 印象记 侧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故乡到异域:林贤治散文印象记
3
作者 桑农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林贤治先生的写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批评、思想随笔等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却受到特别的关注。十年前,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曾一度引起舆论的轰动;2019年,他的长篇... 林贤治先生的写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传记、文学批评、思想随笔等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他的散文创作却受到特别的关注。十年前,获得首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曾一度引起舆论的轰动;2019年,他的长篇散文《通往母亲的路》又获得“花城文学奖”。作为一位散文家,他的实绩和影响有目共睹。而从整个当代文坛来看,他的散文创作及其理论主张,又可谓旗帜鲜明,风标独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随笔 林贤治 文学批评 文学体裁 散文创作 长篇散文 印象记 在场主义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初心培育桂林戏曲百花园——表演艺术家、桂剧传承人张树萍印象记
4
作者 黄伟林 《歌海》 2020年第1期7-8,共2页
多年前我就知道张树萍在桂剧领域的声誉和成就。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桂林市政协文艺组和自治区政协文艺组,我得以近距离地领略张树萍的风采。这个风采不是她的舞台表演,而是她的小组发言。张树萍的小组发言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她... 多年前我就知道张树萍在桂剧领域的声誉和成就。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桂林市政协文艺组和自治区政协文艺组,我得以近距离地领略张树萍的风采。这个风采不是她的舞台表演,而是她的小组发言。张树萍的小组发言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她对桂剧事业的热爱和投入。每次会议,张树萍的发言都能得到与会领导的欣赏。说实在的,当时我对桂剧历史并不了解,因此,也不是很理解张树萍的情感以及领导对她的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剧 舞台表演 印象记 表演艺术家 桂林市 近距离 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里的现代农业耐力久 链条长 自信足--廊下印象记
5
作者 李荣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第6期11-13,共3页
记得2020年8月初的时候,正是一年最热的时节。接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的电话。老罗是老朋友了,由他主持培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稻,是“中国名牌”、世界第一。这个科研的历程,我几乎是从头开始关注,所以与老罗的友谊也... 记得2020年8月初的时候,正是一年最热的时节。接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的电话。老罗是老朋友了,由他主持培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稻,是“中国名牌”、世界第一。这个科研的历程,我几乎是从头开始关注,所以与老罗的友谊也比较深。他打来电话,一定又有好消息可以告诉我。果然,他电话里说:“你最近有空到上海金山的廊下镇来一次吗?我们节水抗旱稻有了一个新品种,叫作‘八月香’,米质好、收获早,完全可以成为沪郊第一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现代农业 生物基因 上海金山 八月香 印象记 新品种 廊下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更好的生活--刘诗宇印象记
6
作者 程旸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刘诗宇是现今年轻一代的批评家,有着多年良好的学术训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深厚的素养积淀,兼及开阔的视野,深具历史纵深感的敏锐感触力。这让他在文学研究和时作评论里,显露出了非同一般的、深刻细微的文本分析能力。他的《不见色... 刘诗宇是现今年轻一代的批评家,有着多年良好的学术训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深厚的素养积淀,兼及开阔的视野,深具历史纵深感的敏锐感触力。这让他在文学研究和时作评论里,显露出了非同一般的、深刻细微的文本分析能力。他的《不见色,无字书--评黎紫书〈流俗地〉》一文,以对作家的创作视角、审美倾向惺惺相惜的认同感,诠释出了“盲女”银霞这个主人公身上与生俱来的神性,这一在现今人类社会稀缺的美好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视角 审美倾向 学术训练 黎紫书 美好品质 纵深感 文本分析 印象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进在工稳用笔与写意用笔交织的路途中——刘奇水墨画印象记 被引量:1
7
作者 薛继先 《书画世界》 2016年第5期38-44,4,共7页
刘奇,笔名黑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南阳商会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常务理事、河南省美协会员。先后在上海、郑州、昆明、合肥、兰州、汕头、南阳等十余次举办个人书画... 刘奇,笔名黑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南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南阳商会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常务理事、河南省美协会员。先后在上海、郑州、昆明、合肥、兰州、汕头、南阳等十余次举办个人书画展。曾参加中国书画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记 写意画 河南省政协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院 画院院长 学术交流 书画院 副主席 绘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的苦于赞美之诗——李修文印象记
8
作者 张执浩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那日傍晚,或者说,那些天的每一个黄昏,每当我从清江河水里探出头来,游向岸边的时候,就听见站在岸上的那人对我大声喊道:“你在水下看见了什么?”在他的喊叫声中,我不由得加快了划水的动作,却时常感觉原本清凌凌的河水,瞬间化成了一件湿... 那日傍晚,或者说,那些天的每一个黄昏,每当我从清江河水里探出头来,游向岸边的时候,就听见站在岸上的那人对我大声喊道:“你在水下看见了什么?”在他的喊叫声中,我不由得加快了划水的动作,却时常感觉原本清凌凌的河水,瞬间化成了一件湿重的大氅,黏糊糊,脱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喊叫声 印象记 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告别的聚会--胡学文印象记
9
作者 刘建东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0,共2页
近几年来,学文的笑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爽朗。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几个人会约个时间,进行写作者的聚会,聊天、小酌、互相善意地调侃对方,好像这是生活中平常而平淡的事情。直到某一天,他突然南下,告别生活了五十多年的燕赵大地,去了南京... 近几年来,学文的笑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爽朗。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几个人会约个时间,进行写作者的聚会,聊天、小酌、互相善意地调侃对方,好像这是生活中平常而平淡的事情。直到某一天,他突然南下,告别生活了五十多年的燕赵大地,去了南京。聚会似乎就此消失。我曾经想过,难道仅仅是一个人的远去,便让凝聚我们的某个仪式土崩瓦解了吗?似乎是,似乎也不是。我觉得,是少了我们熟悉的一些元素。能长久地聚在一起的朋友是少而珍贵的,尤其是写作者的朋友。正是有些特殊的元素,把我们吸引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消解着我们彼此的界线。比如学文的笑声,便是相聚时的一部分。他的笑声高亢明亮,直穿屋顶。我一度怀疑,生长在坝上地区的他,是不是因时常吃羊腿和莜麦而底气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学文 燕赵大地 坝上地区 印象记 日常生活 写作者 笑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必须有批评——徐刚印象记
10
作者 项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特里·伊格尔顿曾经给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写作者们列出诸多策略,如可以分析一段文字的声音质地,也可以专注于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关注语法与句法的运用方式;可以研究一段话对其呈现之物持何种情感态度,或是聚焦于某些发人深省的... 特里·伊格尔顿曾经给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写作者们列出诸多策略,如可以分析一段文字的声音质地,也可以专注于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关注语法与句法的运用方式;可以研究一段话对其呈现之物持何种情感态度,或是聚焦于某些发人深省的悖论、差异和矛盾,但追根溯源,发掘出文字表面下的隐秘内涵,有时也至关重要。他认为所有批评策略的共性是对语言的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策略 文学批评实践 印象记 特里·伊格尔顿 情感态度 追根溯源 写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自觉写作游戏玩家--路内印象记
11
作者 李伟长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9,共4页
一在书名确定为《关于告别的一切》之前,路内多次和我讲起过这个题材,说要写一个色彩斑斓的长篇爱情小说。我自然表示狐疑,虽然路内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标题叫《色情狂编年史选》,内容也的确文采斑斓,但那毕竟是一个短篇,要写成一部... 一在书名确定为《关于告别的一切》之前,路内多次和我讲起过这个题材,说要写一个色彩斑斓的长篇爱情小说。我自然表示狐疑,虽然路内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标题叫《色情狂编年史选》,内容也的确文采斑斓,但那毕竟是一个短篇,要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还是有难度的,除非路内对此蓄谋已久,拿短篇来练练手感。还有就是路内笔下的爱情多是清澈又温文尔雅的,寄藏着文学青年心中爱的火焰,也携带着文学青年的纯真无邪,和色彩斑斓不是一回事儿。路内得意地狡黠一笑,说那你就等着瞧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小说 游戏玩家 蓄谋已久 文学青年 路内 印象记 自觉写作 编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闻见录》和《莫斯科印象记》中的“面包革命”
12
作者 高家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一、《苏联闻见录》《苏联闻见录》,林克多著,光华书局1932年出版。该书版面为32开,平装,共358页。鲁迅曾为之作序。光华书局倒闭后,重组成立的大光书局于1936年再版了该书。定价一元,实售一角。林克多(1902-1949),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 一、《苏联闻见录》《苏联闻见录》,林克多著,光华书局1932年出版。该书版面为32开,平装,共358页。鲁迅曾为之作序。光华书局倒闭后,重组成立的大光书局于1936年再版了该书。定价一元,实售一角。林克多(1902-1949),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东方大学学习五年。抗战爆发前,林克多回国,前往延安从事抗日信息搜集工作。之后,林克多又前往山西抗日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中山大学 抗日前线 中共党员 浙江黄岩 光华书局 信息搜集 莫斯科印象记 林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边风景独好──李丽印象记
13
作者 方斌 《文化艺术研究》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李丽 印象记 戏剧表演 情探 《沙家浜》 柳毅传书 冥冥之中 就这样 专场演出 沂蒙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心口折服的实干家──杨小青、周正平印象记
14
作者 寿震林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6期75-,共1页
关键词 印象记 舞美设计 灯光设计 越剧团 回光灯 茅威涛 令人 戏剧节 剧场演出 师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从忧患中走来──戏剧评论家李惠康印象记
15
作者 钱苗灿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印象记 流派唱腔 《西厢 尹桂芳 想当年 视线模糊 人说 国家大剧院 电视剧创作 天惊石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就是感情──古元、吴作人印象记
16
作者 朱达艺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4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吴作人 古元 印象记 吴师 旅顺口 搜尽奇峰打草稿 毛刚 造诣很深 不知道 天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著艺术 超越自我——翁国生印象记
17
作者 刘明厚 《文化艺术研究》 2002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翁国生 印象记 寒号鸟 超越自我 中国戏剧梅花奖 越剧团 笑声不断 上海戏剧学院 学习钻研 小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地寻梦梦依依——陈伯华印象记
18
作者 胡茜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1-31,共1页
寻着一叶旧梦,陈伯华故地重游。船终于驶进了黄浦江,她欣喜地走上甲板,遥望着两岸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思绪万千。这就是她生活了十一年的城市。“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算是半个上海人了!”陈伯华对她的同伴们说。两岸景致皆依旧,别梦... 寻着一叶旧梦,陈伯华故地重游。船终于驶进了黄浦江,她欣喜地走上甲板,遥望着两岸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思绪万千。这就是她生活了十一年的城市。“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算是半个上海人了!”陈伯华对她的同伴们说。两岸景致皆依旧,别梦依依难断。一踏上十六铺码头,她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时光。那时她正当年华,带着《宇宙锋》、《柜中缘》、《秦香莲》和新排演的《二度梅》来沪献演。好象是在四月天,乍暖还寒时候,她披了件大衣走下船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伯华 柜中缘 印象记 寻梦 宇宙锋 《秦香莲》 周信芳 上甲板 侧幕 十六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演艺学院印象记
19
作者 张应湘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1-22,共2页
座落在香港中心区湾仔海边的演艺学院是一栋五层高环形全封闭式的建筑,它由两个三角形建筑连接而成,背处港岛中心商业区,面对楼宇林立的九龙闹市。海峡中繁忙的巨轮、摆渡飞翔船穿梭其间,这座文化教育艺术中心真可谓得天独厚而闹中取静... 座落在香港中心区湾仔海边的演艺学院是一栋五层高环形全封闭式的建筑,它由两个三角形建筑连接而成,背处港岛中心商业区,面对楼宇林立的九龙闹市。海峡中繁忙的巨轮、摆渡飞翔船穿梭其间,这座文化教育艺术中心真可谓得天独厚而闹中取静了。我们一行三人(代院长何添发、金长烈教授和我)今年六月五日——八日应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锺景辉院长的邀请对该院进行了四天友好访问,并作参观和学术交流。五日上午当我们从九龙火车站出来时,钟院长和秘书区女士已在车站等候多时了。钟院长温文尔雅,学者风度却极富热情,他与我们虽属初次见面,但互致问候时一点也没有陌生感,他是那样的亲切、细心和周到。寒喧之后立即亲自为我们驾车向学院驶去。海底隧道是连接九龙与港岛主要的交通枢纽,过海的车辆极多,但却没有丝毫拥挤之感,隧道十分清洁,汽车的废气排放和行车速度有严格的限制。没有多少时间我们便通过了隧道,很快地进入了演艺学院校园停车场。钟院长领我们到办公室稍作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演艺学院 戏剧学院 印象记 海底隧道 景辉 何添 中心商业区 学术交流 初次见面 中国青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明正教授印象记
20
作者 谷亦安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19,共2页
陈明正教授无论是作为一个具有将近四十年教龄,曾经因培养出许多国家级的尖子演员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戏剧教育专家,还是作为一个曾经导演过象《哈姆雷特》、《黑骏马》、《海鸥》、《白娘娘》以及最近轰动京华载誉而归的《大... 陈明正教授无论是作为一个具有将近四十年教龄,曾经因培养出许多国家级的尖子演员而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戏剧教育专家,还是作为一个曾经导演过象《哈姆雷特》、《黑骏马》、《海鸥》、《白娘娘》以及最近轰动京华载誉而归的《大桥》这样一些既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不断出新的美学追求,又具有扎实的现实主义功力和渗透着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巨大冲击的代表性力作的大导演。对于我们的评论家、学者以及学生后辈们来说,都值得沉下心来好好地进行一番有系统的学习总结和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育 印象记 美学追求 艺术品位 优秀教学成果 载誉而归 《哈姆雷特》 时代精神 学习总结 陈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