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及其美学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宝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3-133,共1页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的理解一样,印象派音乐家用音色、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和色的变化,形成了印象主义独特的音乐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艺术风格 美学特征 音乐流派 欧洲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主义时期长笛音乐的特点与吹奏技法
2
作者 徐戈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55-156,共2页
印象主义作为音乐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在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具独有的特征,长笛和竖琴,是印象主义作曲家共同喜爱的乐器,它几乎成了印象主义音色的象征性标志。本文尝试在长笛音乐的特点与吹... 印象主义作为音乐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在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具独有的特征,长笛和竖琴,是印象主义作曲家共同喜爱的乐器,它几乎成了印象主义音色的象征性标志。本文尝试在长笛音乐的特点与吹奏技法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长笛 气息 渐强(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主义钢琴作品触键法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印象乐派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融贯东西、承前启后的重要音乐流派,它给钢琴音乐带来了全新的风貌,创造了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文章从触键法的角度,对如何表现印象风格钢琴作品中新颖、精致的音响色彩进行探讨,并揭示其作品的内涵,论述演... 印象乐派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融贯东西、承前启后的重要音乐流派,它给钢琴音乐带来了全新的风貌,创造了完全不同的音响效果。文章从触键法的角度,对如何表现印象风格钢琴作品中新颖、精致的音响色彩进行探讨,并揭示其作品的内涵,论述演奏好印象主义音乐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钢琴作品 触键法 抚键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满彻《无中断的休止》对印象主义的传承
4
作者 续泽钦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180,共8页
武满彻是日本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全世界的音乐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钢琴作品《无中断的休止》是他的早期作品,本文将从音高组织逻辑、结构布局、材料发展、音响色彩特征及表现手法这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创作技巧,揭... 武满彻是日本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全世界的音乐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钢琴作品《无中断的休止》是他的早期作品,本文将从音高组织逻辑、结构布局、材料发展、音响色彩特征及表现手法这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创作技巧,揭示印象主义音乐在武满彻早期创作中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断的休止 武满彻 印象主义音乐 钢琴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艺术审美初探
5
作者 李天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49-153,共5页
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音乐美的特征和创作语言,深入分析了音乐美的传递形式。
关键词 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 艺术审美 音乐 节奏 音乐创作 瓦格纳 印象主义音乐 音乐艺术 交响乐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流派中的共性与个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明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3期9-12,共4页
音乐流派中的共性,即能充分显示某一音乐时期音乐创作的共同原则、音乐审美的准则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手段的特征。音乐流派中的个性,即共存于同一个音乐时期的音乐家们在遵循共同的音乐创作原则的前提下。
关键词 音乐流派 音乐创作 浪漫派音乐 音乐语言 音乐审美 古典主义音乐 门德尔松 印象主义音乐 康塔塔 奏鸣曲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旋门的世纪回声——19世纪末至德彪西之前法国音乐的特点
7
作者 冯志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本文从晚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音乐到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变迁,整理出处于世纪之交时法国音乐风格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晚期浪漫主义 法国 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喜”与“热情”——希曼诺夫斯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
8
作者 马海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文通过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介绍了他在第二个音乐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该协奏曲是一首印象主义浪漫音乐,是一首洋溢着『狂喜』与『热情』气氛的浪漫之歌。作者在音色的运用、曲式的处理以及独奏小提琴的写作等方... 本文通过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介绍了他在第二个音乐创作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该协奏曲是一首印象主义浪漫音乐,是一首洋溢着『狂喜』与『热情』气氛的浪漫之歌。作者在音色的运用、曲式的处理以及独奏小提琴的写作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建立在浪漫主义基础之上的印象派风格以及灵活运用音乐表现形式以达到其表现目的的高超的音乐处理手法。这首作品也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作品的共同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曼诺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印象主义音乐 音色 二重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力度风格的演奏诠释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6,共7页
德彪西的《2 4首钢琴前奏曲》是他钢琴音乐创作的精华 ,是最能充分体现其创作手法特征的重要作品。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钢琴演奏中正确地诠释德彪西独特的力度风格 ,提出了在表现力度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并就指触、指法。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钢琴前奏曲 演奏诠释、力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的创作与演奏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奇迅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本文对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的创作与演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着重对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的曲式结构、音乐形象和演奏处理进行了解析,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与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有一个较清晰而... 本文对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的创作与演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着重对德彪西钢琴作品《欢乐岛》的曲式结构、音乐形象和演奏处理进行了解析,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与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有一个较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欢乐岛》作品创作与演奏所蕴涵的多方面的要素,从而提高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文章对于人们更多地去了解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以及印象主义音乐具有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 钢琴作品 《欢乐岛》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演奏中对“音色”的追求 被引量:4
11
作者 祝炼坪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8-61,共4页
本文强调钢琴音色变化的主要途径是来源于触健力度的分配,阐述了各时期钢琴作品对声音的基本要求.同时,设计了演奏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钢琴音色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钢琴演奏 钢琴音色 演奏者 贝多芬 钢琴作品 钢琴家 莫扎特 印象主义音乐 巴托克 基本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的嬉戏》和声评析——拉威尔早期和声风格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惟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9年第4期16-21,共6页
法国近代杰出的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创作原则;他在深受印象主义思潮影响,运用印象主义音乐写作技法的同时又在审美观上与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法国近代杰出的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创作原则;他在深受印象主义思潮影响,运用印象主义音乐写作技法的同时又在审美观上与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深受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喜爱的钢琴曲《水的嬉戏》(1901年创作)便是他这种独特风格形成时的早期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威尔 水的嬉戏 和声风格 和声手法 色彩性 印象主义音乐 第二主题 第一主题 复合和弦 德彪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影潋滟——重读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
13
作者 相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8,共7页
1928年,印象主义音乐代表、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应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的委托,创作出交响乐曲《波莱罗舞曲》。"全曲由两个主题(主题A和主题B)在同一个固定的节奏节拍型的背景下反复交替8次而构成,主题的每一次呈现... 1928年,印象主义音乐代表、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应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的委托,创作出交响乐曲《波莱罗舞曲》。"全曲由两个主题(主题A和主题B)在同一个固定的节奏节拍型的背景下反复交替8次而构成,主题的每一次呈现旋律都保持不变,但主题每次出现都在配器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①长笛、大管、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短笛、圆号等乐器的独奏纯音与合奏混音,在鼓声节奏不停的强调中生发出全新的生命,合力达成管弦乐曲的渐强,最终转向滑至蕴含爆裂感的盛大尾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作曲家 鲁宾斯坦 管弦乐曲 印象主义音乐 节奏节拍 圆号 萨克斯 双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的话
14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6-126,共1页
本刊自创刊以来,出过两期"研究生论文作品专号",一期"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号",这一期是"现代音乐专号"."现代音乐"(Modern Music或Contemporary Music)到底从何时算起,史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应... 本刊自创刊以来,出过两期"研究生论文作品专号",一期"国际编钟会议论文专号",这一期是"现代音乐专号"."现代音乐"(Modern Music或Contemporary Music)到底从何时算起,史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应从19世纪末印象主义音乐的出现算起,有人认为应从本世纪20年代12音体系正式诞生算起,有人则认为应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5~)算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号 研究生论文 会议论文 现代派 音体系 现代音乐作品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