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祥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找回已经失去了的文化主体,让她重获... 一直到20世纪初,儒家是中华民族两三千年中的原本主导文化。但是,跟印第安文化一样,儒家文化也因其非普遍主义的特征,被残暴卑劣的西方入侵者所毁掉或严重摧残;中国人今天面临着一项困难的任务:如何找回已经失去了的文化主体,让她重获生命。应对所有这些困难和实现这些设想之前,必须确立儒家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原文化主导地位,确认儒家主体在现代中国的消失是西方武力侵略和文化侵略的结果。恢复儒家和儒家文化的生存是中国政府、中华民族和中国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所有曾经在中国犯下毁灭文化罪行的列强和组织不可逃避的赎罪责任。儒家知识分子们如果没有这个意识,不足以成为儒者。儒家文化的真实身体———儒家的真实团体、儒家存活所赖的社会结构等等———必须复活,以作为一切儒家活动、学派、流派存在的不二前提和生命土壤。此乃儒家的纯存在或"儒在",是它使得一切儒家的存在者们可能;此乃儒家的历史原文,是它使得一切后起的注释、改写、翻译、发挥可能。要通过各传统民族的原文化的复活和全球主导文化的多样化来获得新的人类生机和平衡结构,我们的希望在于一个全人类的文化生态多样性,一个以民族原文化为基本单位的"联合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印第安文化 文化主导地位 非普遍主义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然还是巧合:中原文化与印第安文化的异同——中国与印第安人的太阳神话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福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关于中国与印第安民族宗教信仰文化方面的比较 ,我们是把中国国内的一切民族 (汉民族和古今所有的少数民族 )都包括在内的 ,同时把美洲地区所有的印第安人诸部落均包含在内。从时间上看 ,远古时期至今的关于日神信仰和神话的内容均可纳... 关于中国与印第安民族宗教信仰文化方面的比较 ,我们是把中国国内的一切民族 (汉民族和古今所有的少数民族 )都包括在内的 ,同时把美洲地区所有的印第安人诸部落均包含在内。从时间上看 ,远古时期至今的关于日神信仰和神话的内容均可纳入 ;从内容上看 ,在我国主要是指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的内容到今日华夏各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所有内容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相关内容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印第安文化 太阳神话 宗教信仰 农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第安文化和美国英语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爱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67-71,共5页
美国英语的形成和印第安文化息息相关,印第安文化遗产对美国英语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印第安地名词汇,动物、植物名称,以及诸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词汇。美国英语以其宽容性和对印第安词汇的大量借入,使得17世纪英语成为... 美国英语的形成和印第安文化息息相关,印第安文化遗产对美国英语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印第安地名词汇,动物、植物名称,以及诸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词汇。美国英语以其宽容性和对印第安词汇的大量借入,使得17世纪英语成为美国英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真正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文化 美国英语 地名 动物名称 植物名称 社会生活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印第安文化影响解读《燃情岁月》
4
作者 李丽华 胡冬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3,共2页
《燃情岁月》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西部电影,但是却与传统的西部影片强调西部牛仔的激情人生不同。这部影片借助一个英雄人物的人生,突出反映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生存和身份危机。《燃情岁月》通过美洲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突出展示,表... 《燃情岁月》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西部电影,但是却与传统的西部影片强调西部牛仔的激情人生不同。这部影片借助一个英雄人物的人生,突出反映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生存和身份危机。《燃情岁月》通过美洲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突出展示,表现这种神秘文化对白种人的影响。印第安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强调人应该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带来的困惑,这种信仰给现代人提供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情岁月》 印第安文化 身份危机 自我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印第安文化对美国主流电影影响
5
作者 束艳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51-51,55,共2页
通过《与狼共舞》、《燃情岁月》其中蕴含的印第安元素,我们看到印第安文化对美国电影的深层次影响,同时也看到美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反省。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印第安元素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美国大片,其日益边缘化的残酷现状却是不争... 通过《与狼共舞》、《燃情岁月》其中蕴含的印第安元素,我们看到印第安文化对美国电影的深层次影响,同时也看到美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反省。然而,电影毕竟只是电影,印第安元素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美国大片,其日益边缘化的残酷现状却是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文化 美国大片 《与狼共舞》《燃情岁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殖民文化 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建平 郭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通过对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讲故事"叙事技巧的探讨,剖析了印第安人在"内部殖民"统治下的生存境况,揭示了白人殖民统治对印第安文化的迫害,分析了印第安作家对印第安文化传统的回归,对白人内部殖... 通过对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讲故事"叙事技巧的探讨,剖析了印第安人在"内部殖民"统治下的生存境况,揭示了白人殖民统治对印第安文化的迫害,分析了印第安作家对印第安文化传统的回归,对白人内部殖民压迫的反抗,试图消除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民的误解,改变印第安人处于社会边缘的"他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厄德里奇 《痕迹》 印第安文化 内部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洲印第安音乐文化价值观研究
7
作者 何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印第安音乐文化通过口口相传,传统仪式和仪式乐舞传承了数千年。其能够冲破重重压迫,从音乐文化灭绝中幸存下来,主要归因于其内在的精神和心理意义。早在数千年前印第安音乐文化就已经拥有现代和谐的生活理念和令人敬重的价值观。印第... 印第安音乐文化通过口口相传,传统仪式和仪式乐舞传承了数千年。其能够冲破重重压迫,从音乐文化灭绝中幸存下来,主要归因于其内在的精神和心理意义。早在数千年前印第安音乐文化就已经拥有现代和谐的生活理念和令人敬重的价值观。印第安音乐文化是世界人民的无价瑰宝,全人类有责任与义务保护这朵音乐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洲 印第安音乐文化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达》创作的印第安原型及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小杏 宋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0-101,共2页
《阿凡达》是导演卡梅隆的又一成功力作,高居世界电影票房之首,深受世人的喜爱。影片所塑造的潘多拉星球的纳美人无论在生活环境、外形服饰、宗教信仰方面,还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上都是以印第安的文化和历史为原型的。它借助电影优势,运用... 《阿凡达》是导演卡梅隆的又一成功力作,高居世界电影票房之首,深受世人的喜爱。影片所塑造的潘多拉星球的纳美人无论在生活环境、外形服饰、宗教信仰方面,还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上都是以印第安的文化和历史为原型的。它借助电影优势,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真实再现了印第安文化及其历史遭遇;此外,该影片还用潘多拉星球和纳美人那伊甸园般的自然风景和淳朴圣洁的精神世界反衬地球上人类环境的严重恶化与人性的彻底堕落,并促使我们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印第安文化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克纳小说对经典印第安形象的突破
9
作者 冯溢 刘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0-554,共5页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刻画了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印第安人物。然而,与一些20世纪的美国白人作家不同,福克纳笔下的印第安形象与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有着本质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他突破了"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传统的印第安形象,用他刻画的印第安形象,唤起印第安民族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印第安形象 印第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薇拉·凯瑟“草原三部曲”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倾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48-149,共2页
运用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对美国著名作家薇拉.凯瑟(W illa Cather,1873—1947)的三部作品进行分析,探寻其创作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相对主义取向:传统的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美国早期的清教思想。正是由于对这些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吸收和传承,... 运用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对美国著名作家薇拉.凯瑟(W illa Cather,1873—1947)的三部作品进行分析,探寻其创作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相对主义取向:传统的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美国早期的清教思想。正是由于对这些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吸收和传承,凯瑟的作品才具有了高尚纯洁的思想境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凯瑟作品中体现的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观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相对主义 欧洲文化 印第安文化 清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屋》的文化内涵和人物形象
11
作者 张梅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X期48-49,共2页
《圆屋》是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3岁印第安男孩乔帮助被歹人施暴的母亲杰拉尔丁复仇的故事。小说反映出印第安人由于种族歧视和司法不公而面对的生存困境,隐含了作者对印第安文化未来发展的... 《圆屋》是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3岁印第安男孩乔帮助被歹人施暴的母亲杰拉尔丁复仇的故事。小说反映出印第安人由于种族歧视和司法不公而面对的生存困境,隐含了作者对印第安文化未来发展的担忧。本文从文化和人物形象两方面解读《圆屋》,以期对作品做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为读者的鉴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 种族歧视 印第安文化 厄德里克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梭罗思想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及其现实意义
12
作者 任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随着当代全球化态势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全球化"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了谈论文化间关系的几种话语形式,"文化相对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种。梭罗这位19世纪的超验主义文学家对于文化的态度带有明... 随着当代全球化态势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全球化"的问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了谈论文化间关系的几种话语形式,"文化相对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种。梭罗这位19世纪的超验主义文学家对于文化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文化相对主义倾向。梭罗正是在反思美国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吸取不同文化的精华来寻求灵感,试图找到一条适合美国发展的精神文化之路。梭罗思想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其中不乏现代意义,对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当今文化仍有启示。而他吸取了多种文化后形成的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文化相对主义 印第安文化 东方文化 清教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关山飞渡》和《与狼共舞》看印第安人形象的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肖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
一、引言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又被称为'唯一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土著美国人'。从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就在美洲这片土地上相遇。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长期接触和碰撞过程中,白人对印... 一、引言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又被称为'唯一真正的美国人'或者'土著美国人'。从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白人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就在美洲这片土地上相遇。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长期接触和碰撞过程中,白人对印第安人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早期英国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时,得到印第安人的热心帮助,战胜了艰苦的自然环境,迎来了丰收,所以在早期殖民探险家的书信或者日记里,对印第安人的描述多倾向于突出其原始性和纯真性。他们是'自然之子'——赤身裸体,对私人财产权和物质积累毫不在意,崇尚无私和共享一切;生活在自然状态,天性淳朴,忠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 美国西部片 形象 意识形态化 印第安文化 社会集体想象 美国人 白人 英国殖民者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印第安文艺复兴小说中的帮助者形象——以《黎明之屋》、《血中冬季》和《典仪》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惠玲 张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9,共5页
本文以莫马迪的《黎明之屋》、韦尔奇的《血中冬季》和希尔科的《典仪》为例,从"行动元"这一叙事学概念出发,分析上述作品中作为帮助者行动元的印第安长者形象及其在主人公身份寻求旅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诠释这些长者形象... 本文以莫马迪的《黎明之屋》、韦尔奇的《血中冬季》和希尔科的《典仪》为例,从"行动元"这一叙事学概念出发,分析上述作品中作为帮助者行动元的印第安长者形象及其在主人公身份寻求旅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诠释这些长者形象所蕴含的印第安传统文化及其独特的传承方式,探讨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小说的叙事模式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倡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小说 帮助者行动元 长者形象 印第安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印第安民族的衰落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惠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78-85,共8页
论美国印第安民族的衰落邱惠林印第安人是北美洲的土著居民。距今约25400年前,他们从西伯利亚经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遍布整个北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 ̄①。他们属于蒙古人种美洲支系。长期以来,这支民族命途多... 论美国印第安民族的衰落邱惠林印第安人是北美洲的土著居民。距今约25400年前,他们从西伯利亚经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逐步向南迁徙,遍布整个北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 ̄①。他们属于蒙古人种美洲支系。长期以来,这支民族命途多舛。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新大陆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 印第安文化 白人 民族文化 传教士 印第安人口 寄宿学校 保留地 基督教 美国印第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是词语理解的陷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永林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7,共4页
1.引言。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语言文化的研究也日趋广泛深入:17—18世纪期间,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者与传教士的笔下,不乏语言与文化差异的趣例;本世纪初,大洋彼岸人类学研究... 1.引言。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语言文化的研究也日趋广泛深入:17—18世纪期间,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探险者与传教士的笔下,不乏语言与文化差异的趣例;本世纪初,大洋彼岸人类学研究的繁盛,使我们在对印第安文化总体了解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 语言与文化 文化差异 语言文化 引言 理解 传教士 印第安文化 人类学研究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的动物形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惠玲 陈晓曦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5期73-81,共9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栖息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形象。它们是诗人歌唱的对象,同时也昭示出当代印第安人承袭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态度。本文聚焦于当代印第安诗歌作品中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强悍狂野的熊和亦正亦邪的郊狼,探讨当代印第安诗人们如何通过这两类动物形象,传达出印第安人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独特理解,咏唱出一曲曲关于生命的诗性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 动物形象 印第安传统文化 印第安宇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化的渊源 被引量:5
18
作者 惠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2,22,共6页
美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文化源远流长。美国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由多种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所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欧洲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主要是墨西哥文化)以及犹太文化等诸... 美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文化源远流长。美国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由多种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所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欧洲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主要是墨西哥文化)以及犹太文化等诸多异质文化汇集于北美新大陆,经过碰撞和冲突之后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美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欧洲文化 美洲印第安文化 非洲黑人文化 亚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诺斯替主义与西尔科的世界融合观——以《沙丘花园》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西尔科创作的关切内容从最初的民族主义演进成一种融合观。这种转变在于,作家的视域不再局限于土著文化本身,也开始关注其他族裔、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危机。同时,她的创作博采西方文化的元素,如诺斯替主义,来探寻其... 美国当代印第安女作家西尔科创作的关切内容从最初的民族主义演进成一种融合观。这种转变在于,作家的视域不再局限于土著文化本身,也开始关注其他族裔、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危机。同时,她的创作博采西方文化的元素,如诺斯替主义,来探寻其与印第安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在其第三部小说《沙丘花园》中,西尔科在诺斯替主义的启示下,找到土著文化与之的契合点,并通过对传统基督教教义的颠覆及对诺斯替主义的重新肯定,将诺斯替主义转化为印第安文化中拯救的精神动力,从而实现其世界融合观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印第安文化 诺斯替主义 世界融合观 《沙丘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晓兰 王建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厄德里齐在表述当代印第安人回归部族传统的强烈愿望的同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回归传统的失败及向白人文化的妥协,再现了《道斯法...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厄德里齐在表述当代印第安人回归部族传统的强烈愿望的同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回归传统的失败及向白人文化的妥协,再现了《道斯法案》下保留区内处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印第安人的真实处境,也揭示出了印第安部族的未来生存之路,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坚守本部族的传统,维护本族裔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之药》 印第安文化传统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