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
36
1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6 位作者
吴旭
王北颖
王新
杨宏宇
何虎军
晁会霞
于恒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80,共9页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发育多期新生面理,可分出3期,面理置换清晰,盖层区以S2面理置换S1最为显著。从该区多期构造变形、晚期盖层花岗岩脉侵入、基底岩浆底劈-伸展热穹隆上升、与晚期花岗岩脉相伴的热变质及次生加大黑云母变斑晶和石榴子石斑晶高温矿物对、多类型热液蚀变的发育、不同期次面理产出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压特征差异、石泉一带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黑云母Ar-Ar测年161~169 Ma、凤凰山穹隆北缘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云母Ar-Ar测年178~163 Ma等分析,表明该区至少经历过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变形,尤其是S2期面理大致对应燕山期,为明显的陆内造山期构造变形,固态塑性流变和脆-韧性剪切变形特点显著。野外构造-岩相填图确定S2期面理最发育,优势走向为北西向,大部分新生矿物岩石沿S2面理分布,表明燕山期与陆内造山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变形强烈部位可形成脆-韧性剪切带。晚印支期—燕山期为褶皱-S2+3面理-逆冲推覆断裂组合样式,新生代为不同程度走滑-隆升差异的断块构造组合。陆内造山演化期分为三个亚阶段:(1)晚印支—早燕山期(T3-J1+2)陆内造山垮塌阶段;(2)中晚燕山期(J3-K2)陆内造山挤压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断块隆升改造阶段(K2-Mz)。受陆内构造汇聚和走滑作用促使该区上地壳构造热动力聚集,形成凤凰山—牛山岩浆-热穹隆,造成地壳局部重熔,形成花岗岩脉侵位。燕山期调研区南部安康断裂带和北部宁陕断裂带在J1-2分别发生的右行走滑和左行走滑剪切变形造成该区较显著地向东挤出滑脱变形,显示陆内造山晚期走滑分量较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
新生面理
构造变形
构造
-
岩相填图
印支期-燕山期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秦岭地区金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瑞廷
袁海潮
+2 位作者
孟德明
王磊
马文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31,共13页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列。金(钼)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糜棱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复合型等,以前两者为主;钼(金钨)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石英碳酸岩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也以前两者为主。该区三叠世以来共发生过3次岩浆侵入活动,每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钼金矿化作用,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钼金矿化高峰期。钼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210~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140~145 Ma)、早白垩世中晚期(110~138 Ma);金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约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约130 Ma);钼、金成矿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叠合,而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分离。整体上,区内岩体与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燕山期金钼成矿作用强烈发育。该区娃娃沟-峪耳沟、峪耳沟-曹家沟、太子坪-葫芦沟-荒地沟与文公岭北坡等地区为金钼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靶区,并应特别重视中酸性小岩体的含矿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钼矿床
成矿特征
中酸性岩体
印支期-燕山期
找矿标志
找矿预测
小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
36
1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吴旭
王北颖
王新
杨宏宇
何虎军
晁会霞
于恒彬
机构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80,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310827153408)
中国地质调查局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与潜力评价工程项目"陕西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12120114014201)
文摘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发育多期新生面理,可分出3期,面理置换清晰,盖层区以S2面理置换S1最为显著。从该区多期构造变形、晚期盖层花岗岩脉侵入、基底岩浆底劈-伸展热穹隆上升、与晚期花岗岩脉相伴的热变质及次生加大黑云母变斑晶和石榴子石斑晶高温矿物对、多类型热液蚀变的发育、不同期次面理产出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压特征差异、石泉一带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黑云母Ar-Ar测年161~169 Ma、凤凰山穹隆北缘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云母Ar-Ar测年178~163 Ma等分析,表明该区至少经历过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变形,尤其是S2期面理大致对应燕山期,为明显的陆内造山期构造变形,固态塑性流变和脆-韧性剪切变形特点显著。野外构造-岩相填图确定S2期面理最发育,优势走向为北西向,大部分新生矿物岩石沿S2面理分布,表明燕山期与陆内造山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变形强烈部位可形成脆-韧性剪切带。晚印支期—燕山期为褶皱-S2+3面理-逆冲推覆断裂组合样式,新生代为不同程度走滑-隆升差异的断块构造组合。陆内造山演化期分为三个亚阶段:(1)晚印支—早燕山期(T3-J1+2)陆内造山垮塌阶段;(2)中晚燕山期(J3-K2)陆内造山挤压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断块隆升改造阶段(K2-Mz)。受陆内构造汇聚和走滑作用促使该区上地壳构造热动力聚集,形成凤凰山—牛山岩浆-热穹隆,造成地壳局部重熔,形成花岗岩脉侵位。燕山期调研区南部安康断裂带和北部宁陕断裂带在J1-2分别发生的右行走滑和左行走滑剪切变形造成该区较显著地向东挤出滑脱变形,显示陆内造山晚期走滑分量较重要。
关键词
陆内造山
新生面理
构造变形
构造
-
岩相填图
印支期-燕山期
南秦岭
Keywords
intra
-
contiental orogeny
new foliation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tructure
-
petrography mapping
Indosinian
-
Yanshanian period
South Qinling orogen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秦岭地区金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瑞廷
袁海潮
孟德明
王磊
马文平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31,共13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111007-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4B05)
文摘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列。金(钼)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糜棱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复合型等,以前两者为主;钼(金钨)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石英碳酸岩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也以前两者为主。该区三叠世以来共发生过3次岩浆侵入活动,每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钼金矿化作用,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钼金矿化高峰期。钼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210~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140~145 Ma)、早白垩世中晚期(110~138 Ma);金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约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约130 Ma);钼、金成矿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叠合,而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分离。整体上,区内岩体与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燕山期金钼成矿作用强烈发育。该区娃娃沟-峪耳沟、峪耳沟-曹家沟、太子坪-葫芦沟-荒地沟与文公岭北坡等地区为金钼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靶区,并应特别重视中酸性小岩体的含矿性评价。
关键词
金钼矿床
成矿特征
中酸性岩体
印支期-燕山期
找矿标志
找矿预测
小秦岭地区
Keywords
Au
-
Mo deposit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
intermediate
-
acid intrusion
Indosinian
-
Yanshanian
indicator for deposit
exploration prediction
Xiaoqingling area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秦岭陆内造山构造变形特征与演化:石泉—汉阴北部一带晚印支—燕山期构造变形分析
杨兴科
韩珂
吴旭
王北颖
王新
杨宏宇
何虎军
晁会霞
于恒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秦岭地区金钼多金属矿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
王瑞廷
袁海潮
孟德明
王磊
马文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