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时限 |
莫宣学
赵志丹
周肃
董国臣
廖忠礼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5
|
|
2
|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 |
周博
胡修棉
安慰
马安林
赖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3
|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 |
赵俊猛
杜品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4
|
再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启动时间 |
王成善
李祥辉
胡修棉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8
|
|
5
|
冈底斯弧的岩浆作用:从新特提斯俯冲到印度-亚洲碰撞 |
张泽明
丁慧霞
董昕
田作林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6
|
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早期碰撞过程与动力学模型——来自西藏冈底斯新生代火成岩证据 |
侯增谦
莫宣学
高永丰
杨志明
董国臣
丁林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6
|
|
7
|
西藏林周地区始新世托龙Ⅰ型花岗岩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制约 |
杨成业
冯佳佳
李玉彬
张金树
张根
夏洋洋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火山岩^(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
李再会
郑来林
李军敏
夏祥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9
|
青藏高原古新世-始新世早期(65~40Ma)火山岩——同碰撞火山作用的产物 |
夏林圻
马中平
李向民
夏祖春
徐学义
|
《西北地质》
CAS
CSCD
|
2009 |
|
|
10
|
西藏斑岩铜矿对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
芮宗瑶
李光明
张立生
王龙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92
|
|
11
|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 |
胡修棉
李娟
安慰
王建刚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12
|
冈底斯中段林子宗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李再会
郑来林
李军敏
夏祥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2008 |
27
|
|
13
|
东北帕米尔塔什库尔干中新世高钾碱性岩的成因机制与大地构造意义 |
徐晓尹
蔡志慧
许志琴
曹汇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4
|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沉积混杂岩的变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
王晓曼
李旭平
孔凡梅
张艳成
孙光明
王笑
刘浩
WILLNER Arne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