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印度古典诗学的现代主义特质及其中印互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苏永旭
-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文艺学研究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9-193,共5页
-
文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根据人们心目中所思所想的样子去模仿"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其核心实质就是一种极端主观主义、极端理想主义、极端精神主义。从这一理论高度出发,可以发现印度古典诗学的现代主义特质主要体现在对极具空灵性质的"味"的执著追求、浓郁的神话意味、浓郁的宗教意味、对"天地空"意象世界的立体创造和浓郁的形式主义意味等五个方面。以抒情文类为基础的中国文论体系与以叙事文类为基础的印度文论体系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中、印在文艺创作和文学观念上的充分吸收和深度融合,必将对21世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创造一些新的奇迹。就是说,只有中、西、印三大理论体系的高度融合,才能真正把中国体系的发展引向无限光明的坦途。
-
关键词
印度古典诗学
中国文论体系
现代主义特质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东方与西方:中西比较诗学的新拓展
- 2
-
-
作者
刘人锋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
基金
四川大学211工程子课题"中西比较诗学史"(标志性重点项目)
-
文摘
比较诗学的研究就是要在研究中贯穿历史的探寻和美学的沉思,将研究结论提高到跨文化的、具有普遍概括性的理论高度。如果说比较文学史的研究意在揭示人类文学的纵向联系,那么比较诗学的研究则旨在揭示人类文学在精神上的相通性和差异性。既然如此,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就不宜限于某些国家或地区之间诗学的比较,而应扩展其研究的视野。我国比较诗学兴起近20年来,基本上局限于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研究,比较和对话仅限于中西之间,对东方文论的研究较为薄弱。然而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均是世界文学大国,各自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文论,是世界文论的三大源头,而这三大源头中东方就有两个。遗憾的是我国学者对本国以外的东方国家的文论的研究一直较为冷淡,哪怕是对作为源头之一的印度文论的研究也较为薄弱。
-
关键词
中西比较诗学
《印度古典诗学》
《东方文论选》
《中外比较文论史》
-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八种《诗镜》藏文译本考略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赵康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2-97,共6页
-
-
关键词
藏文
译文
印度诗学
修辞论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梵文
藏族
双面印刷
西藏
五世达赖
-
分类号
I35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