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宇星 黄菲 王东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303,共8页
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 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单峰结构,而西太平洋暖池(简称西太暖池)则为双峰结构;在年际变化上印-太暖池和西太暖池表现出很强的3—6年变化周期,东印暖池则存在准两年的振荡周期;印-太暖池还存在10年以上的年代际周期振荡,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突变明显,而东印暖池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知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年代际变化较为相似,季节和年际变化颇为不同,所以,在研究年代际尺度的问题上,定义并研究印-太暖池的意义更大,而在研究年际、季节尺度上的问题时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应分而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年际年代际变化 EN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年代际变化及其大气响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娜 于卫东 +2 位作者 陈红霞 华锋 张庆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定义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强度变化指数和面积变化指数,分析了其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暖池强度和面积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0-80年代,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增加的趋势加大。将水... 定义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强度变化指数和面积变化指数,分析了其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暖池强度和面积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0-80年代,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增加的趋势加大。将水平风速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分析了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发现尽管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并不十分明显,但在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对流层高度上这种响应也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年代际变化 大气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娜 项宝强 +2 位作者 陈红霞 华锋 潘增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4,共8页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法,分析了相应于暖池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式。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位置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暖池面积在北半球的5月和9月达到两个极大值;无论就海表面温度还是深度而言,该暖池分别存在一或两个强度中心。第二,尽管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中间被南亚大陆所间隔,但是暖池上空对流层大气运动对于暖池的季节变化却是作为一个整体响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大气环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