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资料、产品的处理传输系统
1
作者 程斌 张占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根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特点,建立了资料、产品的处理系统以及远程数据传输通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了几种数据传输方案,该系统建立在现有的成熟软件操作基础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的特点。近几年投入海冰数值预... 本文根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的特点,建立了资料、产品的处理系统以及远程数据传输通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了几种数据传输方案,该系统建立在现有的成熟软件操作基础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的特点。近几年投入海冰数值预报业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数值预报 预报产品 海冰 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特征提取对渔情预报模型的改进研究--以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天蛟 廖章泽 +3 位作者 宋博 袁红春 宋利明 张闪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17,共13页
为提高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时空特征提取方法,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对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进行预报。采用2018年1-12月0.041 ... 为提高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的海洋环境时空特征提取方法,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对西南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进行预报。采用2018年1-12月0.041 6°×0.041 6°的MODIS-Aqua和MODISTerra海表面温度三级反演图像数据(以日为单位)构建DCEC模型,基于Davies-Bouldi指数(DBI)确定最佳聚类数,在此基础上提取各月海表温度(SST)的类别特征值F M;采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2018年1-12月1°×1°的Chl a浓度月平均值作为辅助环境特征因子;采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2018年1-12月1°×1°的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以月为单位),计算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将SST月类别特征值F M、Chl a浓度月平均值与CPUE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构建改进GAM;采用SST月平均值、Chl a浓度月平均值与CPUE数据构建基础GAM;采用联合假设检验(F检验)验证模型解释变量对响应变量的影响;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均方误差(MSE)、绘制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r,分析改进GAM相比于基础GAM的提升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DCEC模型提取的F M能够较好地反映西南印度洋海表温度的时空动态特征与规律,并与西南印度洋的气候条件、季风状况和水文特征等相互耦合;(2) F M相比SST平均值的因子解释率更高,对大眼金枪鱼CPUE影响更为显著,高渔获率集中在暖冷流交汇区域;(3)改进GAM相比基础GAM的AIC值降低了9.17%,MSE降低了26.7%,散点图显示改进GAM预测的CPUE对数值与实测CPUE对数值的相关性较显著,r为0.60。本研究证明了DCEC模型在海洋环境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可为后序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情预报模型的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 海洋环境特征 大眼金枪鱼 西南印度洋 渔情预报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预报系统混合层深度预报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春飞 乔方利 +1 位作者 王关锁 赵昌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利用Argo浮标资料和Rama浮标资料对印度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2010-03-06—2013-05-31的24h混合层深度产品进行了预报精度检验。与Argo浮标数据对比表明:预报与观测绝对平均误差为13m,24h混合层深度预报平均偏浅10m以内;对苏门答腊岛... 利用Argo浮标资料和Rama浮标资料对印度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2010-03-06—2013-05-31的24h混合层深度产品进行了预报精度检验。与Argo浮标数据对比表明:预报与观测绝对平均误差为13m,24h混合层深度预报平均偏浅10m以内;对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5°S^4°N,87°~99°E)的混合层深度预报平均偏浅20m,该海域预报平均风速偏小1.6m/s是可能原因;其它海域预报能力较高,尤其对热带中南印度洋区域(5°~17°S,63°~96°E)平均误差集中在-2~2m。分海域检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报系统能很好的预测出阿拉伯海(60°~70°E,10°~20°N)和孟加拉湾(85°~93°E,10°~18°N)处混合层半年周期变化特征;热带南印度洋(60°~80°E,15°~19°S)混合层呈现明显季节变化特征,且在每年8,9月份达到最大值;热带外南印度洋(45°~70°E,0°~10°S)混合层常年较为浅薄;Argo与Rama数据所得结果一致;预报系统对上述特征均能很好地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 Argo浮标资料 Rama浮标资料 混合层深度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客观分析系统——第一部分:系统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跃山 季振刚 孙燕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47,共11页
前 言 自1989年1月起,主要依据Cressman方法的一个客观分析系统,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投入了业务运行。分析区域包括了整个北半球,极射投影。分析网格包括51×51个格点,格距381公里。提取观测资料时网格要向外扩充四圈半。分析时... 前 言 自1989年1月起,主要依据Cressman方法的一个客观分析系统,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投入了业务运行。分析区域包括了整个北半球,极射投影。分析网格包括51×51个格点,格距381公里。提取观测资料时网格要向外扩充四圈半。分析时使用的观测资料有:地面观测、船舶站报告、海洋天气船报告、飞机报告、卫星测风、探空记录和气球测风。(尽管有些资料,如飞机报和卫星测风至今尚未收到)分析层次包括地面层和六个标准等压面层:850hPa、700hPa、500hPa、300hPa、200hPa和100hPa。 该系统能提供的分析产品表示在表1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海洋 环境预报中心 业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客观分析系统——第三部分 系统的运行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强 王跃山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8-67,共10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MEFC)的客观分析系统,自1989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已连续两年,成功地为大气、海浪、海温、海冰及风暴潮等大气海洋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初始气象场,由于客观分析产品已成为各专项预报模式的基础。因此,保证客观...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MEFC)的客观分析系统,自1989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已连续两年,成功地为大气、海浪、海温、海冰及风暴潮等大气海洋数值预报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初始气象场,由于客观分析产品已成为各专项预报模式的基础。因此,保证客观分析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完备性、结果的精确性以及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就成为特别需要强调与重视的问题。本文准备对该系统产品的精确性做一些基本的统计检验,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统计分析,为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文是基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连续12个月的客观分析结果进行的。另外,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500hPa高度场的客观分析结果,我们对两套分析方案的分析误差做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海洋 环境预报中心 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工程建设中的海洋环境高分辨数值预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健 黄立文 文元桥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79,共3页
在探讨目前海洋环境要素主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特定的油码头工程水域情况进行研究。建立该水域水文数值模拟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该水域的自然环境要素进行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和观测数据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有良好的预报效果,精... 在探讨目前海洋环境要素主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一个特定的油码头工程水域情况进行研究。建立该水域水文数值模拟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该水域的自然环境要素进行模拟。对比模拟结果和观测数据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有良好的预报效果,精度高、成本小,可以在海岸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数值预报 海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志远 孙立尹 +1 位作者 何锡玉 王少可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70,共8页
分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运维复杂度逐渐增大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给出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而研究分析了数值模式业务流程调度监控和模式运行性能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环节,实现了海洋环境数值预... 分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运维复杂度逐渐增大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给出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而研究分析了数值模式业务流程调度监控和模式运行性能特征分析等核心技术环节,实现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综合运维平台的主要功能,并针对全球海洋预报系统开展了有效的示范应用,为各数值预报业务中心设计开发自动化运维值班工作平台提供了一个高效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数值预报 监控 运维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海洋环境预报发布系统
8
作者 朱万里 《海洋预报》 2005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对面向对象的技术作了简单介绍,详细地叙述了本台海洋环境预报发布系统的性能结构和实现方法,介绍面向对象的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发布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 性能结构 实现方法 编程语言 开发环境 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动力数值预报产品三维可视化表达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向荣 李郅明 +3 位作者 黄锦龙 贾峰 余肖翰 刘晓春 《海洋预报》 2015年第2期79-84,共6页
利用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海洋预报结果三维可视化,将数值预报结果所要表达的内容以直观的三维形式展示出来,提供一个直观、生动、动态、逼真且多方位、多角度预报结果展示平台,并通过对海洋水动力要素(海浪、潮位、海流)可视化... 利用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海洋预报结果三维可视化,将数值预报结果所要表达的内容以直观的三维形式展示出来,提供一个直观、生动、动态、逼真且多方位、多角度预报结果展示平台,并通过对海洋水动力要素(海浪、潮位、海流)可视化表达方法探讨分析,说明海洋预报三维可视化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成为海洋预报结果展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虚拟现实 虚拟海洋环境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注册方式的海洋环境增强现实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国良 屠正飞 郑宗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针对单一传感器无法解决海洋环境增强现实系统中跟踪注册的问题,提出融合智能手机AGPS、电子罗盘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定视线方向的多传感器注册与基于海天线特征标识的视觉跟踪注册的混合注册方法,并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多传感器有效... 针对单一传感器无法解决海洋环境增强现实系统中跟踪注册的问题,提出融合智能手机AGPS、电子罗盘和加速度传感器测定视线方向的多传感器注册与基于海天线特征标识的视觉跟踪注册的混合注册方法,并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多传感器有效融合以提高三维注册精度。以真实海洋环境及海洋数值预报为例,提出适应海洋动态环境的增强现实框架,利用Vuforia AR实现了原型系统,并对混合注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框架及注册方法有较强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在海洋动态环境的增强现实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混合注册 数值预报 海洋环境 Vufo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将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兴伟 《海洋预报》 2005年第z1期1-6,共6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未来几年中将从预报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预报业务支撑系统能力建设、强化区域...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经过40年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环境预报服务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未来几年中将从预报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预报业务支撑系统能力建设、强化区域海洋预报系统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和研究,将预报中心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业务中心,并力争在10年内挤身世界先进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海洋防灾减灾 系统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计算机”显著提升中国海洋环境预报能力
12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4期8-8,共1页
记者3月22日从中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获悉,中国海洋科研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P级“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一年来,在海洋环境预报领... 记者3月22日从中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获悉,中国海洋科研领域运算速度最快的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P级“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一年来,在海洋环境预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预报分辨率达到10公里级,预报时效可延伸至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预报 超级计算机 中国海洋 预报能力 国家实验室 科学与技术 系统仿真平台 运算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高度计资料在三维海温和盐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云 万莉颖 刘钦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72,共9页
随着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资料被应用于数值模式的同化研究中。基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西北太平洋三维温盐流预报系统,利用法国CLS中心的沿轨高度计资料的海表面高度异常的融合数据,结合基于三维变分的OVALS(oce... 随着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资料被应用于数值模式的同化研究中。基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西北太平洋三维温盐流预报系统,利用法国CLS中心的沿轨高度计资料的海表面高度异常的融合数据,结合基于三维变分的OVALS(ocean variational analysis sys-tem)同化系统,在垂向将海面高度资料反演为温盐廓线后进行水平面上的温度和盐度同化,研究卫星高度计资料在三维海温和盐度数值预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高度计资料同化的预报结果好于未使用同化的预报结果,这说明高度计资料同化对短期数值预报结果的改进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计资料 同化 海洋变分分析系统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海洋预报动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珊 任湘湘 夏冬冬 《海洋预报》 2015年第1期87-88,共2页
1 NOAA宣布重金投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 2015年1月5日,NOAA宣布未来一个阶段将全力提高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提供更及时、准确、可靠和详细的天气预报。预计到2015年10月,NOAA的两台业务化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都将达到2.5千万亿次/秒,是目... 1 NOAA宣布重金投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 2015年1月5日,NOAA宣布未来一个阶段将全力提高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提供更及时、准确、可靠和详细的天气预报。预计到2015年10月,NOAA的两台业务化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都将达到2.5千万亿次/秒,是目前运算性能的十倍。NOAA主管凯瑟琳沙利文博士认为,NOAA是美国的环境情报机构,NOAA为各个地区提供信息、数据和服务以应对严重的天气、水和气候事件。超级计算机的升级有助于将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信息,并进一步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AA 海洋预报 运算性能 业务化 沙利文 两台 凯瑟琳 情报机构 数值预报模式 海洋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敬一 过武宏 +4 位作者 崔宝龙 刘昆 胡慧琴 夏浩峰 笪良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8,共13页
原位观测是海洋环境观监测与安全保障的基础手段,对提升海洋环境时空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数值预报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实施基于原位观测的海洋环境保障措施存在覆盖范围有限、观测成本高昂,以及非常时期实施困难等问题。随着海洋... 原位观测是海洋环境观监测与安全保障的基础手段,对提升海洋环境时空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数值预报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实施基于原位观测的海洋环境保障措施存在覆盖范围有限、观测成本高昂,以及非常时期实施困难等问题。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国家海洋利益空间将不断拓展,海洋环境保障的立体性、复杂性、未知性将不断增强,这对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海洋环境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有效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实施环境适应性保障对有限的原位观测资源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最大化海洋环境观测网建设效益。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海军在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建设方面的成果与经验,通过海上试验展现了实施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措施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随后梳理了高分辨率海洋水文环境数值模拟技术、海洋水文环境适应性观测敏感区诊断技术、无人移动平台协同组网观测技术及无人移动平台观测资料同化技术等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我国在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将有助于颠覆传统海洋环境保障模式,牵引我国海洋环境保障装备发展,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理论和技术进步,对我国海洋环境保障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观测 数值预报 观测网建设 海洋环境适应性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数值预报 被引量:11
16
作者 范引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1,共5页
应用 CAPPS城市大气污染潜势和污染指数预报系统 ,对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 ( SO2 、NOx、TSP)的污染指数 ( API )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用 CAPPS作城市大气污染预报时 ,应加入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系数 ( Ti)订正和经验系数 ( Ki)订正 ... 应用 CAPPS城市大气污染潜势和污染指数预报系统 ,对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 ( SO2 、NOx、TSP)的污染指数 ( API )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用 CAPPS作城市大气污染预报时 ,应加入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系数 ( Ti)订正和经验系数 ( Ki)订正 ;对北方城市而言 ,还须加入扬尘百分率 ( F)订正。用加入 Ti、Ki和 F订正后的 CAPPS预报系统 ,对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 ( SO2 、NOx、TSP)进行模拟 ,结果 SO2 、NOx、TSP三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其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 0 .95 1、0 .85 4和 0 .8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S系统 空气污染指数 扬尘百分率 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物 数值预报 时间系数 经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预报》2015年1—6期总目次
17
《海洋预报》 2015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海洋预报 风暴潮 数值预报 特征分析 任湘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时空变化特征 印度洋 气候变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海洋预报云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18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5期15-15,共1页
日前,记者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获悉,中心承建的国家海洋预报云服务平台已覆盖28家海洋预报单位,可提供数值预报产品的上传、下载、共享与分发服务,达到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加强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 海洋预报 服务平台 海洋环境预报 数值预报产品 分发服务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的海表气象观测站点布局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丽丽 李英华 +4 位作者 王雪莲 王炜 吴彬贵 邱晓滨 陈靖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1-722,共12页
为了科学设计黄渤海海洋气象边界层观测站网并研究观测网布局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影响,本文采用模式误差、海洋气象要素特征区域资料统计分析和观测系统模拟试验(OSSE)方法,根据边界层雾、层云降水、小风与中等风速天气条件设计布局方... 为了科学设计黄渤海海洋气象边界层观测站网并研究观测网布局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影响,本文采用模式误差、海洋气象要素特征区域资料统计分析和观测系统模拟试验(OSSE)方法,根据边界层雾、层云降水、小风与中等风速天气条件设计布局方案,并分析站点观测要素对数值预报模式的要素预报的影响。模拟试验数据使用了每6 h NCEP再分析资料FNL(NCEP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 data)、NCEP每天平均的高分辨率海温资料RTG_SST(Real-Time 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和石油平台、浮标站等每小时实况观测资料,评估了黄渤海海洋气象站网布局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评估结果表明,湿度和风的要素预报受实况风向风速条件影响,偏东和偏北风个例湿度要素预报较好。然而,在偏南中等风速个例中,风场预报要素更接近实况。温度场的分析综合结果显示,在海气相互作用影响较大的天气过程中,特征区域布站能明显提高温度要素的预报准确率。最后,综合分析多项模拟试验的结果,给出了改进数值预报准确率的海洋布站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数值模拟 海洋气象 布局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多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象要素评估 被引量:17
20
作者 龚伟伟 师春香 +3 位作者 张涛 姜立鹏 庄媛 孟现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2,共10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的...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的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不同的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相对湿度,ECMWF比JMA和GFS更接近实际观测,ECMWF和JMA的分析场数据质量要好于预报场;ECMWF和JMA地面气温在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GFS地面气温在夏季与观测差异最大;3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相对湿度在秋季和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对于地面风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等东部区域JMA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ECMWF最好,JMA和GFS地面风速在冬季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 日本气象厅(JMA)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 地面气象要素 适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