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海面温度与Nio/DMI指数年际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海英 方国洪 +3 位作者 乔方利 王永刚 魏泽勋 王新怡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7,共8页
利用NCEP的Reynolds最优插值海面温度产品(1981年12月-2004年10月),对南海海表温度场的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El Ni^no指数(Ni^no1+2,Ni^no3.4,Ni^no5和Ni^no6指数)以及印度洋的偶极子指数(DMI)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南海海面温度(SST... 利用NCEP的Reynolds最优插值海面温度产品(1981年12月-2004年10月),对南海海表温度场的年际变化与热带太平洋El Ni^no指数(Ni^no1+2,Ni^no3.4,Ni^no5和Ni^no6指数)以及印度洋的偶极子指数(DMI)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南海海面温度(SST)的变异与Ni^no1+2指数的变异相关性较强,南海海表温度场平均滞后Ni^no1+2指数4.77个月时,二者相关达到最大,平均为0.60;Ni^no3.4指数次之,南海海洋表层温度距平(SSTA)平均滞后Ni^no3.4指数6.67个月时,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平均为0.49。南海海表温度场对应的伴随形态进一步表明,南海随Ni^no1+2,Ni^no3.4指数出现正异常并有增暖现象,其中南海SST异常随Ni^no1+2指数变化的强度更大。并且几乎整个南海区域均超过95%的置信水平,当Ni^no1+2达到1个标准差(即异常增暖1.04℃),南海平均增暖幅度为0.16℃,越南东南外海和南海16°N以北区域SSTA增幅最大为0.20℃。表征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场的Ni^no5和Ni^no6指数对ENSO现象的响应与南海表层温度场线性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还表明,南海海表温度场的年际变化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MI)的相关性不强,相关性仅体现在南海的卡里曼丹岛西南角的局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海面温度(SST) Nino指数 偶极子指数(dmi) 年际变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5~6月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然 于非 司广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对淮河流域降水异常进行分析对于预测黄海绿潮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淮河流域10个站,长江流域15个站,通过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5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2000-2010年,淮河流域5-6月降水... 对淮河流域降水异常进行分析对于预测黄海绿潮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淮河流域10个站,长江流域15个站,通过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5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2000-2010年,淮河流域5-6月降水呈现增加趋势,与长江流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分别对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ipole Mode Index, DMI),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振荡(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指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6个月前的DMI指数达到最大正相关,与20个月前的北太平洋(20°N以北)SST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PDO指数达到最大负相关。这表明, PDO、DMI指数对淮河流域5-6月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淮河流域 年际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