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文献所见摩尼的印度之旅 被引量:2
1
作者 宗德曼 杨富学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吐鲁番文献所见摩尼的印度之旅〔德〕宗德曼著杨富学译关于摩尼的印度之行,已有不少作品涉猎过。相关的资料可见于阿拉伯、波斯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据说,摩尼在沙普尔一世(ShapurI)晚期已受到冷遇,不得不离开波斯而徙往印度... 吐鲁番文献所见摩尼的印度之旅〔德〕宗德曼著杨富学译关于摩尼的印度之行,已有不少作品涉猎过。相关的资料可见于阿拉伯、波斯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据说,摩尼在沙普尔一世(ShapurI)晚期已受到冷遇,不得不离开波斯而徙往印度。相传,摩尼还去过克什米尔、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摩尼教 印度之行 地理学著作 传教活动 德国科学院 伊朗语 马帝国 文献 印度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河流域文明遗传层次的比较生物学分析
2
作者 KHAN Muhammad Hidayatullah KHAN Muhammad Asadullah +1 位作者 AKBAR Ali 岳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2-66,共5页
本文探索了约公元前2600年~公元1900年之间超过半个世纪印度古文明.由于气候、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使得其神秘消失,它被埋藏了将近4 000年,直到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在1920年偶然发现了它的废墟才被揭晓.印度河流域有超过1 000个定居点,... 本文探索了约公元前2600年~公元1900年之间超过半个世纪印度古文明.由于气候、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使得其神秘消失,它被埋藏了将近4 000年,直到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在1920年偶然发现了它的废墟才被揭晓.印度河流域有超过1 000个定居点,覆盖了至少100万平方公里,即目前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它是当时最大的城邦文明,拥有一百万人口和强大的海军出口贸易到海湾和美索不达米亚(乌尔)的城市,在那里发现了刻有印度河符号的物品.在20世纪末,发现了两个最大的遗址,即莫亨霍达罗和哈拉帕,这些遗址以其完善的城市卫生设施,精美的宝石首饰和石雕而著称.对哈拉帕(巴基斯坦)和法玛纳(印度)地区人类牙齿同位素数据(锶和铅)的分析,可以探究地球生物的化学迁移史和印度河域墓葬传统.另外,生物考古学的分析还揭示了由于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破坏,疾病(包括传染病、创伤、关节病和牙科疾病)发病率从古到今都在增加.本文也为研究过去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河谷文明 哈拉帕 莫亨霍达罗 巴基斯坦考古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文字来源缺失环节的域外觅踪——兼论三星堆器物刻符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71,共12页
距离商代文字年代较远的、象形程度不高的原始文字符号是汉字的远源;距离商代文字年代较近的、象形程度较高的各种原始文化符号是汉字的近源。但近源与商代文字之间还存在着缺失环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字符号曾经经过“南方丝绸之路... 距离商代文字年代较远的、象形程度不高的原始文字符号是汉字的远源;距离商代文字年代较近的、象形程度较高的各种原始文化符号是汉字的近源。但近源与商代文字之间还存在着缺失环节。有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字符号曾经经过“南方丝绸之路”传播到印度河谷地带。这些保存于印度河谷文字中的中国文字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商代文字来源的缺失环节。而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上的刻符则是中国文字曾经传人印度河谷地带的有力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中国原始文化符号 印度河谷文字 商代文字 三星堆器物刻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