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成因与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 |
梁光河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2
|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南海形成的影响研究: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
谢建华
夏斌
张宴华
王喜臣
林洁梅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3
|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期间红河断裂带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谢建华
夏斌
张宴华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4
|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区的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规律 |
赵根模
吴中海
刘杰
张雷
左嘉梦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9 |
13
|
|
5
|
印度-欧亚板块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
郭晓玉
罗旭聪
高锐
徐啸
卢占武
黄兴富
李文辉
李春森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6
|
三江造山带后碰撞断裂构造带的结构与演化:以新生代剑川—兰坪盆地为例 |
刘俊来
王安建
曹殿华
修群业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4 |
22
|
|
7
|
海南岛滨海断裂的构造活动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来自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
林弟
郑勇
胡在龙
魏昌欣
袁勤敏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印度板块持续向北运动的驱动力来源——基于地幔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讨论 |
郑群凡
石耀霖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9
|
海南岛的成因机制研究 |
梁光河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0
|
滇西哀牢山构造带:结构与演化 |
刘俊来
唐渊
宋志杰
Tran My Dung
翟云峰
吴文彬
陈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7
|
|
11
|
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古新世以来多期活动的构造和年代学证据 |
张进江
钟大赉
桑海清
周勇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7
|
|
12
|
重新认识西藏林周盆地基性岩石的地球动力学含义 |
贾黎黎
王青
朱弟成
陈越
吴兴源
刘盛遨
郑建平
赵天培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3
|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伸展构造综述 |
张进江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