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戏曲需要保存”及其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玫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0,共2页
-
文摘
几年前,我在国内参加讨论戏曲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时,曾极力主张不要被传统所束缚,应该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出戏曲艺术发展的新路。现在看来,这一观点依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它只是对戏曲艺术自身的创作进行思考得出的看法,视野还比较窄。近几年,我有机会在英美学习。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
戏剧艺术
英美
新派剧
强势文化
西方戏剧
印度戏剧
录像带
价值观念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中国戏曲的形成及其晚出的原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续赓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7年第3期88-96,共9页
-
文摘
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问题,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已来,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探讨。但是,迄今为止,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得出个一致的结论。其所以如此,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论者往往在戏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标志上兜圈子,因此,只能见仁见智,各持一端了。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一下戏剧艺术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和内部规律,也许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的。因此,我不揣浅陋,愿略述己见。
-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戏剧艺术
王国维
宋元戏曲
学术界
古希腊戏剧
社会条件
内部规律
印度戏剧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象征不是猜谜
- 3
-
-
作者
耘耕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
文摘
象征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但象征作为一种舞台手法,可以一直推溯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形式。在古印度戏剧中,有些剧中人都是概念,如“智慧”、“名声”、“坚定”等等,这些概念全都人物化了,金克木同志认为“这是象征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一个分支。”(见《外国戏剧》
-
关键词
象征主义艺术
印度戏剧
创作方法
戏剧形式
外国戏剧
人物化
剧中人
金克木
舞台
象征手法
-
分类号
J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