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作者 范翊君 祝鸣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2013年11月28—29日,“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 2013年11月28—29日,“新全球合作机制的动力?——国家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联合国协会、印度尼赫鲁大学、俄罗斯后工业研宄中心、巴西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南非全球对话研究所、“社会观察”、“第三世界网络”等中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围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的评估、如何建构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金砖国家在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中的角色、寻求在减少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机制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上海办公室 中国农业大学 印度尼赫鲁大学 国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7次中俄印三国学者对话会在我院举行
2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9月10—11日,第17次中俄印三国学者对话会在我院举行。戚振宏院长致欢迎辞。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印度中国研究所、印度尼赫鲁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以及俄罗斯、印度驻华使馆的代表与... 9月10—11日,第17次中俄印三国学者对话会在我院举行。戚振宏院长致欢迎辞。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印度中国研究所、印度尼赫鲁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以及俄罗斯、印度驻华使馆的代表与会。三国学者就国际秩序新变化和中俄印机制、中俄印框架下的双边关系和发展趋势以及推动中俄印三边务实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 学者 对话 印度尼赫鲁大学 现代国际关系 俄罗斯科学院 驻华使馆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研究 成果丰硕——张文木教授学术背景简介
3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背景 教授 张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印度尼赫鲁大学 简介 成果 天津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