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尼西亚海域潮流能数值模拟与评估
1
作者 贺超超 夏长水 董昌明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80,共14页
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构建了模拟区域为(95°~135°E,10°S~10°N)、水平分辨率为(1/24)°的潮波数值模式,模拟了印度尼西亚海域8个主要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 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构建了模拟区域为(95°~135°E,10°S~10°N)、水平分辨率为(1/24)°的潮波数值模式,模拟了印度尼西亚海域8个主要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和Q_(1))。将模拟的6个月潮位结果与36个验潮站水位调和常数进行比较,振幅平均均方根误差与相对误差分别为6 cm、18.1%,迟角分别为18.96°、13.6%。继续使用S_TIDE函数分别提取了8大分潮潮流流速,计算了平均流速、能流密度、理论蕴藏量以及有效流时等体现潮流能丰富度的变量,分析了印度尼西亚海域潮流能强度以及分布情况。进一步筛选出13个潮流能较为丰富的水道,并且按照最大潮流流速将其划分为9个潮流能资源丰富区(A1、A2、A6、A8、A9、A10、A11、A12和A13水道)、2个较丰富区(A3、A5水道)以及2个可利用区(A4、A7水道)。由于水深较大会增加开发难度而排除A4水道(179.2m)、A7水道(143.2 m),为保证海峡的通航功能而排除A1水道,因较丰富区的开发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不足而排除A3、A5水道。最后确定8个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水道为A2、A6、A8、A9、A10、A11、A12和A13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能 印度尼西亚海域 数值模拟 调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印度尼西亚海域中国渔船使用拖网渔具的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季星辉 林金群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中国渔船在印度尼西亚海域使用的拖网渔具 ,从渔具使用规格、缩结状态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这类渔具在浅水渔场捕捞带鱼时有良好适应性 ,但局部配纲不当 ,网具贴底程度未达到最佳状态。由于网目大 ,有些局部改革可能... 本文探讨了中国渔船在印度尼西亚海域使用的拖网渔具 ,从渔具使用规格、缩结状态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这类渔具在浅水渔场捕捞带鱼时有良好适应性 ,但局部配纲不当 ,网具贴底程度未达到最佳状态。由于网目大 ,有些局部改革可能导致敏感的负面反应。作者认为 ,这类网具今后的改革应着眼于提高拖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具设计 渔具改革 中国渔船 印度尼西亚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贯穿流出流海域次表层潜流的来源和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3
作者 史万里 胡石建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结合涡分辨率数值模拟数据和历史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印尼贯穿流之下两支次表层潜流——位于翁拜海峡的翁拜潜流和帝汶通道的帝汶潜流的来源和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支潜流存在于大约200~800 m深度之间,是一个准永久性存在... 结合涡分辨率数值模拟数据和历史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印尼贯穿流之下两支次表层潜流——位于翁拜海峡的翁拜潜流和帝汶通道的帝汶潜流的来源和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支潜流存在于大约200~800 m深度之间,是一个准永久性存在的潜流系统。翁拜潜流的形成主要与南爪哇潜流的东伸有关,而帝汶潜流水体来源较为复杂,主要是南爪哇潜流和卢温潜流的混合水。两支潜流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其中在季节尺度上,具有显著半年周期,通常在印度洋季风转换期(4、5月份和10月份)流量达到峰值。结合历史风场、卫星高度计和温盐观测数据,发现与局地风场及其上升流相关的次表层经向压强梯度是导致其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年际尺度上,潜流存在2~4 a的周期,与印度洋偶极子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海域 东南印度 次表层潜流 翁拜潜流 帝汶潜流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印尼贯穿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人深思的动物“预知功能”
4
作者 冀贞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印度尼西亚海域 7级地震 斯里兰卡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