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的高准确度Rogowski线圈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红斌 陈庆 +1 位作者 张明明 刘延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5,共2页
半手工绕制Rogowski线圈的最大缺点是线圈密度很难做到恒定 ,使得测量准确度低 ,难以满足计量和批量生产的要求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的Rogowski线圈的新结构 ,其二次绕组采用一块主印刷电路板和若干副印刷电路板制作 ,绕线分... 半手工绕制Rogowski线圈的最大缺点是线圈密度很难做到恒定 ,使得测量准确度低 ,难以满足计量和批量生产的要求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的Rogowski线圈的新结构 ,其二次绕组采用一块主印刷电路板和若干副印刷电路板制作 ,绕线分散均匀 ,可完全自动化生产 ,大大提高了Rogowski线圈的测量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它测量准确度达到 0 2级 ,且能够满足计量和保护的双重要求 ,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印刷电路板 ROGOWSKI线圈 磁力线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谐振线圈参数优化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民 闫一骅 +3 位作者 杨环宇 刘野然 何正友 李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1189,共9页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自谐振线圈可以避免绕线引起的偏差,且不受分立补偿电容的影响,应用在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中极具前景。针对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不完全所导致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给...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自谐振线圈可以避免绕线引起的偏差,且不受分立补偿电容的影响,应用在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中极具前景。针对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不完全所导致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给出了一种用以提升系统传输效率的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模型,并分析了线圈的电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机理;其次,详细推导了线圈电参数与线圈的匝数、介质厚度、线宽、铜箔厚度、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以及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上述关系,以传输效率最高为目标,优化了线圈参数;最后,利用优化后的PCB自谐振线圈搭建了一套五线圈无线供电系统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PCB自谐振线圈传输效率最高可达76.5%,相比优化前33.1%的传输效率,提高了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 传输效率 印刷电路板自谐振线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窄带型空心电流互感器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晓军 陈庆 李红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98,103,共3页
空心电流互感器响应快、不存在磁饱和、成本低廉,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一种电子式互感器。传统手工绕制的空心线圈无法完全满足理想空心线圈的基本假设,在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空心线圈的出现有效解决了... 空心电流互感器响应快、不存在磁饱和、成本低廉,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一种电子式互感器。传统手工绕制的空心线圈无法完全满足理想空心线圈的基本假设,在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基于印刷电路板技术的空心线圈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先后有组合型和平板型两种结构被提出。笔者提出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空心线圈的窄带型结构,该结构作为上述两种结构的有效补充,适合应用于制作外形不规则的大尺寸空心线圈。相关试验表明,窄带型空心线圈测量准确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线圈 电流互感器 印刷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Rogowski线圈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庆 李红斌 +1 位作者 张明明 刘延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55,58,共3页
介绍了传统的设计结构和两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的新结构,给出了各自的互感系数和自感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对基于3种结构的3个线圈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温度试验和抗干扰试验测试了3种结构的不同性能。试验证明:基于PCB板的Rogow... 介绍了传统的设计结构和两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的新结构,给出了各自的互感系数和自感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对基于3种结构的3个线圈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温度试验和抗干扰试验测试了3种结构的不同性能。试验证明:基于PCB板的Rogowski线圈有较高的精确度、较好的温度性能,能够满足0·2级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 印刷电路板 温度试验 抗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平面型Rogowski线圈的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及积分器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纪哲 黄纯 +3 位作者 周有庆 王海浪 卢小芬 刘跃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8,89,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电路板(PCB)平面型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PCB线圈的特点建立了线圈的等值电路;推导出线圈二次感应电压和一次被测电流的关系式。从频率和温度两方面分析了线圈的误差特性,指出线圈信号取样电阻(积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电路板(PCB)平面型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根据PCB线圈的特点建立了线圈的等值电路;推导出线圈二次感应电压和一次被测电流的关系式。从频率和温度两方面分析了线圈的误差特性,指出线圈信号取样电阻(积分器输入电阻)阻值选择是影响线圈频率与温度特性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大取样电阻阻值可改善线圈的频率特性,并推导出了消除温度影响的阻值选择公式。分析了小电流测量时准确度不高的原因,在原积分器低频段引入微分环节可减小其低频段的放大倍数,从而抑制低频干扰。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平面型Rogowski线圈 印刷电路板 小电流测量 误差分析 积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的平面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性能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龚伟 周有庆 +3 位作者 吴涛 王国华 彭春燕 周成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共3页
通过电磁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的平面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该新结构的空心线圈由多个平面螺旋线圈串接构成,一次导体紧绕半数不相邻的螺旋线圈绕制,二次输出一个正比于被测电流变化率的电压信号,再经过积分器还原... 通过电磁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的平面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该新结构的空心线圈由多个平面螺旋线圈串接构成,一次导体紧绕半数不相邻的螺旋线圈绕制,二次输出一个正比于被测电流变化率的电压信号,再经过积分器还原成电流信号。推导出了线圈互感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其抗外磁场干扰的机理,设计了实验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测量精度达到了0.2级,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这对于开发新型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印刷电路板 平面型空心线圈 积分器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罗氏线圈的反窃电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鑫 张家洪 +3 位作者 沈鑫 鲍毅 李英娜 李川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4,共4页
针对反窃电过程中遇到的准确率低、及时性差以及稽查取证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罗氏线圈的反窃电在线监测系统,其中高低压两侧间数据的传递通过ZigBee技术实现,检测数据则是由GPRS上传至远端服务器。设计了一种PCB... 针对反窃电过程中遇到的准确率低、及时性差以及稽查取证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PCB)罗氏线圈的反窃电在线监测系统,其中高低压两侧间数据的传递通过ZigBee技术实现,检测数据则是由GPRS上传至远端服务器。设计了一种PCB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并对其结构及电磁参数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制作了三种不同规格的PCB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灵敏度分别为3.23,3.52,2.0 mV/A。设计了一种基于距离的离群点反窃电算法,并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PCB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和离群点算法的反窃电在线监测系统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窃电 印刷电路板(PCB)罗氏线圈 电流监测 离群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化冰 王彦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2-34,27,共4页
分析了Rogowski线圈的原理和设计要求,给出了印刷电路板Rogowski线圈的具体设计方法;分析了积分器的原理和设计要求,提出了用数字芯片ADE7759构成数字积分器的方法。
关键词 ROGOWSKI线圈 电流互感器 印刷电路板 数字积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缝腔体场强增强效应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安静 吴一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开缝屏蔽腔体不能完全阻断能量耦合,导致在腔内局部区域、特定频点附近形成场强增强效应,对敏感器件或线路构成威胁。以分析腔内场强增强效应及研究抑制方法为出发点,建立3种开缝腔体数值模型,提出并验证腔体涂覆吸波材料、内置吸波柱... 开缝屏蔽腔体不能完全阻断能量耦合,导致在腔内局部区域、特定频点附近形成场强增强效应,对敏感器件或线路构成威胁。以分析腔内场强增强效应及研究抑制方法为出发点,建立3种开缝腔体数值模型,提出并验证腔体涂覆吸波材料、内置吸波柱、内置双层PCB板等谐振抑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3种腔体模型内表面涂覆吸波材料均能有效抑制场强增强效应,并且涂覆磁损耗型吸波材料效果最好;随着涂覆厚度的增加,谐振抑制效果也增强;腔体中心放置吸波柱,应使用电损耗型吸波材料。腔体内置PCB板既能实现对电子器件和线路的承载功能,还可整体大幅度提升腔体屏蔽效能,对谐振效应的抑制体现在迫使腔体主谐振点偏移,结合使用吸波材料,高阶第2谐振点处谐振抑制效果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缝屏蔽腔 场强增强 吸波材料 印刷电路板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管单相保护装置
10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4年第3期60-62,36,共4页
此种晶体管单相保护电路(图1),是利用继电器控制磁力起动器的36伏电源,达到控制380伏电源的通断,从而起到局扇电机单相保护的作用。整个晶体管电路的电源,取自开关内磁力起动器的36伏变压器电源,经过 D9、D10、D11、D12桥式整流,和 C4... 此种晶体管单相保护电路(图1),是利用继电器控制磁力起动器的36伏电源,达到控制380伏电源的通断,从而起到局扇电机单相保护的作用。整个晶体管电路的电源,取自开关内磁力起动器的36伏变压器电源,经过 D9、D10、D11、D12桥式整流,和 C4、C5、R15、W4的滤波稳压,得到晶体管电路所需要的直流工作电压。局扇起动后,三相都有电流通过,互感线圈就感应出0.4伏以上的感应电动势。以 A相为例:感应出来的交变电动势,经过 D1整流和 C1R1W1R2R3滤波、限流、稳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电路 保护装置 局扇 继电器控制 磁力起动器 保护电路 通断 互感线圈 限流 印刷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