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印人传》的印章批评方法
1
作者 朱天曙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明代的印章批评基本上是对印章本体来展开批评的,到了清初《印人传》中关于印章的讨论,都与印人密切相关,突破了明代以来印章的批评方法,突出了以“印人”为艺术批评的中心,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印人传》的批评方法,概括起来有知人论印... 明代的印章批评基本上是对印章本体来展开批评的,到了清初《印人传》中关于印章的讨论,都与印人密切相关,突破了明代以来印章的批评方法,突出了以“印人”为艺术批评的中心,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印人传》的批评方法,概括起来有知人论印批评法、形象喻示法、比较批评法、历史批评法等多种,这些批评方法不是机械和孤立的,在实际的品评中,这些批评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后代印章批评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人传 印章批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修已密 后出益精——关于修订版《近代印人传》《广东印人传》
2
作者 魏昆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59-160,共2页
马国权先生著《近代印人传》的初版梓行于1998年,当时负责此书的责任编辑是茅子良先生。时光荏苒,二十五年后《近代印人传》以马国权著、茅子良订的形式修订再版,在初版售罄多年后,对于关心近代印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佳音传递。修订版... 马国权先生著《近代印人传》的初版梓行于1998年,当时负责此书的责任编辑是茅子良先生。时光荏苒,二十五年后《近代印人传》以马国权著、茅子良订的形式修订再版,在初版售罄多年后,对于关心近代印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佳音传递。修订版与初版相比较,最大的成果即是新增了马先生续写的十五位印人的小传,传主分别是徐文镜、顾青瑶、谭建丞、台静农、卢鼎公、马太龙、冯建吴、潘静安、孙龙父、傅大卣、陈秉昌、王京簠、丘思明、江兆申、冯文湛。马先生撰写此书,前后酝酿、准备了二十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文镜 印人传 国权 时光荏苒 马先生 责任编辑 冯建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亮工与金陵、扬州文人之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天曙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52-58,共7页
周亮工(1612~1672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鉴藏家、印论家,他宦游一生,交游极广,记闻淹博,著作甚富,主要著作包括《赖古堂集》、《书影》、《闽小记》、《印人传》、《读画录》、《字触》等十多种,又注重表彰同时代人著作,编选刻印... 周亮工(1612~1672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鉴藏家、印论家,他宦游一生,交游极广,记闻淹博,著作甚富,主要著作包括《赖古堂集》、《书影》、《闽小记》、《印人传》、《读画录》、《字触》等十多种,又注重表彰同时代人著作,编选刻印有《赖古堂近代古文选》、《尺牍新钞》等。其中,他的《读画录》、《印人传》记载了他与画家、印人的关系,是研究明末清初绘画、印章的重要文献,都有专门的研究论文。本文试图讨论周亮工与张怡、髡残、程邃等金陵、扬州一带文人群体的交往,以期关注周亮工与这一时期南方遗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亮工 印人传 髡残 程邃 赖古堂集 闽小记 穆倩 尺牍新钞 记闻 鉴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亮工《读画录》浅识
4
作者 王素柳 周飞强 《中国书画》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明末学者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人(一说今江西省金溪合市人,因其先世居金溪栎下),生于南京。自幼好学,"读书常自更初至达旦",博览群书,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赖古堂集》、《赖古堂藏印》、《... 明末学者周亮工(1612~1672年),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人(一说今江西省金溪合市人,因其先世居金溪栎下),生于南京。自幼好学,"读书常自更初至达旦",博览群书,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赖古堂集》、《赖古堂藏印》、《赖古堂印谱》、《因树屋书影》、《读画楼画人传》、《印人传》、《同书》、《闽小纪》、《字触》等。魏禧评其文曰:"禧尝览公之文,博及群书而未尝好征引故实以自侈其富。笔之所至,浩浩瀚瀚若江河之放一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亮工 印人传 赖古堂集 古堂 因树屋书影 画史 金溪 浅识 栎园 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彭《草书文徵明诗二首》
5
作者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2期4-29,共26页
文彭(1497-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长子。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世称文国博、文博士。著有《文博士集》。传略附于《明史》卷二百八十七《文苑·文徵明))传下。
关键词 文彭 文徵明 文微明 怀素 《明史》 印人传 詹景凤 孙过庭 自叙帖 王文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画印“三绝而一通”初探——兼论吴昌硕的艺术世界
6
作者 韩天衡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期96-97,共2页
在今天,艺术家的地位与同门类的老祖宗工匠们相比,直有天壤之别。如篆刻在明末,许多大名士都擅奏刀,且有印作传世,但惟恐与'工匠'沾边,故都甘愿匿其姓名,不愿以印人传、印人名,即是突出的一例。今日书画印艺,擅其一项者或许为... 在今天,艺术家的地位与同门类的老祖宗工匠们相比,直有天壤之别。如篆刻在明末,许多大名士都擅奏刀,且有印作传世,但惟恐与'工匠'沾边,故都甘愿匿其姓名,不愿以印人传、印人名,即是突出的一例。今日书画印艺,擅其一项者或许为书家、画家、篆刻家,而兼通三艺者则被称为书画印三绝的令千人企求、万人敬慕的艺术家。排除炒作与捧场的因素,三绝的艺术家是少而又少。其实,初通三门,能写二笔,涂一下,刻几刀,蒙蒙外行,博些掌声,并不难。难的是书画印三门能互为表里,卓著精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古人似乎并不太在意'三绝'。唐人虽有'三绝'之说,但远未风行。自觉而潜心地去打通三门艺术,真正获得大成果的大都是近代史上的事。艺术大师吴昌硕即是其中的一位巨匠。我们赞美向往'三绝',然而'三绝'之艺来之不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攻艺一如吃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一顿一顿地吃,还得讲择善而食、消化吸收,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精气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书画印 三绝 印人传 工匠们 互为表里 诗文书画 大写意 行草书 金石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周亮工一生行迹与贡献的呈现
7
作者 吴倩 《中国书画》 2022年第4期127-127,共1页
《周亮工年谱长编》是朱天曙教授在《周亮工全集》(十八册)与《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基础上的又一力作。本书由朱天曙、孟晗合作编著,包括前言、凡例、世系、年谱,谱后又有附录四种:一是周亮工名、字、号、别称及室名等一览表。
关键词 周亮工 年谱长编 印人传 一览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半丁辑评
8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27-35,共9页
半丁旧□(友),性嗜□(古),能刻画,写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中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吴昌硕:《半丁画润》现在除了白石老人之外,北平的艺苑大师,大概属他最老。他的篆刻绘画成名很早,在光绪二十年,半老... 半丁旧□(友),性嗜□(古),能刻画,写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中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吴昌硕:《半丁画润》现在除了白石老人之外,北平的艺苑大师,大概属他最老。他的篆刻绘画成名很早,在光绪二十年,半老便在沪上同吴缶庐先生过从甚密。半老篆刻的高古,绘画的苍劲,完全得力于吴缶翁的,但他并不为缶翁的范围所囿,自有他个人的艺术生命,这是很可贵的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半丁 吴昌硕 篆刻艺术 白石老人 吴缶庐 艺术生命 光绪二十年 任伯年 论画绝句 印人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曙艺事
9
作者 吕欢呼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1期94-97,共4页
朱天曙,1974年生于江苏兴化。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先后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后、国家清史工程文苑传书画课题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 朱天曙,1974年生于江苏兴化。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先后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后、国家清史工程文苑传书画课题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书法展和提名展,2003年、2007年分别在南京、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曾获国家博士后学术基金奖、第五届和第七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论文奖等。著有《宋克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名家讲座——篆书十讲》、《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逍遥——朱天曙作品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作品 书法研究 印人传 书法名家 提名展 书学 中国书法家协会 大学历史系 江苏兴化 周亮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