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于金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11-115,共5页
文章基于2007—2014年度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模型,对我国省际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将TFP的变动进行分解,最后对我国省际卫生资源TFP的差异进行了绝对β... 文章基于2007—2014年度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模型,对我国省际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将TFP的变动进行分解,最后对我国省际卫生资源TFP的差异进行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卫生资源TFP的整体水平低,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但其增长存在绝对和条件收敛,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据此提出了提升卫生资源TFP增长及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局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 卫生资源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2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3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鹏 付瑶 +1 位作者 朱洪革 赵梦涵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5,共13页
【目的】基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为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1—2020年重点国有林区87家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 【目的】基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为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1—2020年重点国有林区87家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效率驱动测度(EBM)模型测算林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实施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模式转型和人力资本积累在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实施与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传导作用;3)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实施对内蒙古森工集团、企业规模较小以及森林面积较大的森工企业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通过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模式转型和人力资本积累显著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且其影响作用具有异质性。应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的财政投入,制定更为精细化的差异化政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需求,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效率,以加速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培育,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 重点国有林区 林业新质生产 林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5
作者 郑玉 蔡艳艳 刘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5,共6页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配置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资源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表明,企业内部治理、企业生命周期以及外部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源配置 要素生产率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购活跃度、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错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王靖茹 王红建 吴鼎纹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0,共13页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资源配置视角实证检验了行业并购活跃度对企业生产率以及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业并购活跃度通过“技术...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资源配置视角实证检验了行业并购活跃度对企业生产率以及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业并购活跃度通过“技术渠道”和“效率渠道”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具体体现为对于目标企业和未参与并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显著抑制资源错配,表现为显著降低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上述发现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时,行业并购活跃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同时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提高该行业内僵尸企业的出清比例,并增加低效率企业的融资难度。本文深刻揭示并购政策放松这一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活跃度 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分布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依赖对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的统计检验
7
作者 刘那日苏 黄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文章基于全局技术可行集下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我国30个省份2001—2021年的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自然资源依赖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 文章基于全局技术可行集下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我国30个省份2001—2021年的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自然资源依赖对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我国碳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变态势,而且在整个样本考察期内,技术进步是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2)从要素分解来看,碳减排效应和要素节约效应对碳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增作用,而产出增加的规模效应对碳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降作用;(3)碳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自然资源依赖显著阻碍本地区和空间关联地区的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从碳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看,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省域层面仍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资源诅咒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赋能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及实证检验——基于成本和资源配置效应
8
作者 高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1-154,共4页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我国零售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据资产赋能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资产显著推动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介效应表明,数据资产通过成本效应和资...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沪深A股我国零售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据资产赋能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资产显著推动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介效应表明,数据资产通过成本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机制赋能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与小规模企业相比,数据资产对大规模零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零售企业要素生产率 成本效应机制 资源配置效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7
9
作者 强国令 郏盼盼 冯萧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程度低以及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处于成长期,稳定型股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当企业处于成熟期,关系型债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企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范睿哲 王雨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3-230,共8页
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AGTFP整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在农业... 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GML模型,对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进行测算,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AGTFP整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在农业绿色转型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在农业绿色技术方面不断进步,但农业绿色技术效率却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当前在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存在“重研发轻应用”倾向,农业资源要素的配置仍未得到完全优化。此外,中国AGTFP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区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AGTFP的多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6个显著正向影响因素(包括环境规制强度等)和1个显著负向影响因素(农业对外开放度)。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农业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资源环境约束 SBM-GML模型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何以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信息摩擦的视角
12
作者 强国令 陈晓晓 陈昊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战略支点,这种新型生产要素通过重构生产关系,正在成为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动能。为了厘清公共数据开放对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 公共数据开放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战略支点,这种新型生产要素通过重构生产关系,正在成为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动能。为了厘清公共数据开放对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2年中国29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从而赋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后,城市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城市的资源错配得到缓解,显著提高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西部城市以及行政级别较低城市中更为明显。基于此,应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数据开放策略,不断深化数据开放政策和实践,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城市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出失灵、效率分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玉喜 卓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10,共18页
非正常经营企业的存续,在导致企业间要素生产率分化的同时,会改变市场退出与进入条件,并抑制市场结构调整,引致集约边际与广延边际的资源错配,使行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损。以2012—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正常经营... 非正常经营企业的存续,在导致企业间要素生产率分化的同时,会改变市场退出与进入条件,并抑制市场结构调整,引致集约边际与广延边际的资源错配,使行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损。以2012—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正常经营企业发生率越高,广延边际与集约边际资源错配越明显,净进入效应与企业间效应的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损越严重,且这种关系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存在。异质性分析发现,管制性行业与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与对外开放依赖程度高的地区,受非正常经营企业影响更大。因此,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出机制失灵 效率分化 资源配置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资源要素错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41
14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既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可以通过带动绿色技术进步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还可以通过降低土地资源错配、资本资源错配、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而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南方、粮食主产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资源要素错配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银企双侧机制检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娜 胡丽宁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9,共11页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 以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银企信贷联系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了银行ESG表现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银行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分析表明,在银行端,ESG表现能够提升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优化信贷配置,增强信贷监督能力;在企业端,银行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从而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此外,银企ESG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强化银行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民营及中小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银行ESG微观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ESG 绿色要素生产率 资源效应 监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差异、融资约束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明贵 陶思敏 +1 位作者 刘丽珍 彭群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战略差异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先上升后下降,尤其在国有企业、资源开采企业以及衰退期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融资约束起到部分非线性中介作用,合理的战略差异能缓解资源型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进的战略差异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丰富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差异 资源型企业 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非线性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控制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陈灿君 吕乐琳 许长新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业组织模式。然而,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家族和企业双重属性,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 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业组织模式。然而,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家族和企业双重属性,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围绕资源和能力的视角系统探讨家族控制对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家族对股权和管理权的控制程度越高,越会显著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家族的控制模式从不同方式影响着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家族股权控制和管理权控制的增加会分别通过削弱资源配置效率和抑制动态能力提升来降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企业动态能力相比,家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资源的需求更大,资源的充分性更能促进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揭示了资源充裕程度在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以往仅探究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前置因素的研究视角,为家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选择高效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数字化转型 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薪酬激励、战略变革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明贵 徐芳玉 董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42,共13页
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且该影响在非国有、产业链下游以及成长期、... 基于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且该影响在非国有、产业链下游以及成长期、衰退期的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明显。(2)战略变革在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会推动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高的高管薪酬激励则会阻碍资源型企业战略变革,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3)产品市场竞争在高管薪酬激励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使曲线形态变平缓,拐点右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能够提升高管薪酬激励的优化效应,降低损害效应的增长速度,并有助于发挥高管薪酬激励的长期导向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对企业制定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以及提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要素生产率 战略变革 产品市场竞争 资源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检验
19
作者 陈彤彤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3,共16页
本文分析了双向FDI协同发展机理,并从能源投入与污染产出角度解释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 本文分析了双向FDI协同发展机理,并从能源投入与污染产出角度解释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基于200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对本地和邻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中部地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资源丰裕程度会削弱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当推动双向FDI协同发展,且注重调整外资流向及外资流入和流出类型,使双向FDI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FDI协同发展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资源丰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考核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20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3-77,共5页
文章以2014年环保考核政策试点实施作为外生冲击,选用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考核政策试点实施后辖区内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政策... 文章以2014年环保考核政策试点实施作为外生冲击,选用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环保考核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考核政策试点实施后辖区内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该政策能够促使重污染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两种路径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考核 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