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清 杜福贻 +1 位作者 卢祖洵 刘巧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73-4275,共3页
预测是卫生服务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制定卫生规划与卫生政策至关重要。目前,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外推法、灰色模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分析中,但常规预测方... 预测是卫生服务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制定卫生规划与卫生政策至关重要。目前,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外推法、灰色模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分析中,但常规预测方法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指标数值要求严格、指标调整不够灵活、研究目标过于单一。为克服常规预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从方法学角度出发,结合卫生服务的特点,探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卫生服务研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婷 王静 +2 位作者 周冯晨 刘克宁 汪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人群健康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建立初始指标池;2023年10—12月,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均有17位专家参与,其中高级职称共12名(70.6%);工作年限≥10年15名(88.2%);未来社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共5名(29.4%)。两轮咨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42,协调程度逐轮提高,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的权重分别为0.168、0.180、0.240、0.178、0.232;二级指标中,场地设施、数字化设备、服务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效率、服务可及性、危机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专业技能、活动组织、智能平台维护、服务态度和情感支持、服务效果、个性化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399、0.601、0.672、0.328、0.487、0.171、0.342、0.410、0.416、0.174、0.284、0.323、0.39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是开展未来社区健康场景评价的有效工具,希望能够为政府制定改进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未来社区 服务质量评价 SERVQUAL理论模型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生费用视角的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资金的筹集与消耗状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珊珊 满晓玮 蒋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15-3120,共6页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国家政策强调要深化“强基层”改革,发挥其“网底”作用。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资源利用情况,为下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SHA2011为基础,...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国家政策强调要深化“强基层”改革,发挥其“网底”作用。目的 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资源利用情况,为下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以SHA2011为基础,采用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抽取医疗卫生机构29家。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形成数据库,完成北京市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卫生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北京市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等。核算2014—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费用概况、筹资来源和功能流向(包括治疗服务费用和预防服务费用)。结果 基层卫生费用由122.31亿元增至327.61亿元,年均增速为15.53%,其占卫生费用的比重由7.93%增长至13.61%,基层卫生费用筹资方案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方案、政府方案为主,家庭卫生支出占比由18.65%降至8.30%;治疗服务费用占比由87.49%波动下降至77.73%,主要由内分泌、中医、循环系统疾病这三类患者消耗,累计占比在60.00%以上,基层治疗服务的主要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费用占比由48.92%增至64.31%;预防服务费用的占比由12.51%波动增长至22.27%,基层预防服务资源主要由中医药健康管理、免疫规划、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预防服务项目消耗。结论 分级诊疗成效初显,基层医疗资源发展迅速,在首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承担基层重要筹资责任,居民个人负担下降,基层患者以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为主,预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应针对需求,精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关注重点公共卫生任务,把握服务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经常性卫生费用 SHA20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宁静 刘可 +2 位作者 卜秀青 王筠 尤黎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1-1475,共5页
目的对比广州市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为改善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结合便利、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分别选取在广州市民办小学、公办小学就读的高年级(5~6年... 目的对比广州市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为改善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结合便利、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分别选取在广州市民办小学、公办小学就读的高年级(5~6年级)流动儿童、户籍儿童1 30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结果流动儿童两周患病就诊率(54.8%)高于户籍儿童(41.9%)(P<0.05)。流动儿童过去1年内应住院未住院率(8.8%)高于户籍儿童(1.1%)(P<0.05)。流动儿童定期体检率(75.4%)低于户籍儿童(93.1%)(P<0.05);流动儿童建立健康档案率(17.3%)低于户籍儿童(24.2%)(P<0.05);流动儿童办理接种卡率(57.6%)低于户籍儿童(83.9%)(P<0.05);流动儿童完成"五苗"(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22.9%)低于户籍儿童(41.1%)(P<0.05)。结论与户籍儿童相比,广州市流动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研究 流动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开展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塔娜 李玉红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评价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项目实施现场河南省3个县和湖北省3个县(市)2020年7—12月65岁... 目的:评价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项目实施现场河南省3个县和湖北省3个县(市)2020年7—12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相关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参加体检/随访情况、症状筛查情况、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转诊情况及肺结核确诊情况等,并分析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效果。结果:研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49842名,其中,324598名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321383名筛查记录有效,实际筛查率为91.87%(321383/349842)。共筛查出1466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其中,1290例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就诊率为87.99%(1290/1466)。经检查,共诊断出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53例为有可疑症状者,1例无肺结核相关症状因其他疾病就诊确诊为肺结核,结核病检出率为16.80/10万(54/321383)。2020年6个县(市)共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547例,其中,通过基层主动症状筛查发现54例,主动症状筛查策略的实施使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现数增长了10.95%[54/(547-54)]。结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具有可行性,且取得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卫生服务研究 策略 实验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视角的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
6
作者 黄传应 刘力滴 +7 位作者 张鹏 张亚琳 杨荣 杨梓钰 伍佳 程玉 代华 廖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3541-3547,共7页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同质化建设,准确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差异至关重要。目的对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 背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不匹配,不均衡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同质化建设,准确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差异至关重要。目的对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不同患者特征对医疗服务质量体验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对成都市22个区(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注册全科医生的已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欧洲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QUALICOPC)患者体验问卷和成都实际情况编制“成都市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患者问卷”,包含患者基本特征及医疗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4个维度,使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153例,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6)(0.68±0.41)(0.48±0.41)(0.37±0.40)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维度得分分别为(0.45±0.27)(0.69±0.39)(0.46±0.42)(0.29±0.38)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0.05)。目前工作状况(乡镇卫生院:β=-0.031,P=0.0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028,P=0.003)、有无签约医生(乡镇卫生院:β=0.128,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β=0.169,P<0.001)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协调性、连续性水平较高,乡镇卫生院综合性维度得分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工作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性服务体验有负向预测作用,有签约医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综合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患者视角 基层医疗 服务质量 欧洲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贫弱人群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孜 金新政 李道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6期359-363,共5页
文章以系统工程为理论方法 ,以UHPP项目地区 (成都市 )贫困及弱势人群经济、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探讨出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提出保障和提高城市贫弱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改善他们健... 文章以系统工程为理论方法 ,以UHPP项目地区 (成都市 )贫困及弱势人群经济、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探讨出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提出保障和提高城市贫弱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改善他们健康状况和整体生活水平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健康问题 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贫困人群 弱势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10
8
作者 王显君 唐智友 +3 位作者 杨文梅 肖智 汤帆帆 胡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24-3929,共6页
推进基层医防深度融合,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探索基层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管理融、队伍融、... 推进基层医防深度融合,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探索基层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管理融、队伍融、服务融、绩效融、信息融”,实现由全科医生团队统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做到一次门诊既满足患者诊疗需求,同时也完成必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防“五融合”提供“防、治、管”一体的健康管理,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居民获得感,又有利于推动机构内部横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融合及机构外部纵向的医疗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研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防融合 慢性病管理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婧 徐爱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3518-3522,共5页
目的了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7—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 目的了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7—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行为试点监测数据,选取6个月连续监测到的高血压患者1 595例为研究对象。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患病情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比较4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高血压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结果 1 595例高血压患者中,1 565例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98.1%,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者分别为896、88、467、114例。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就诊率、应就诊未就诊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的门诊次均总费用、门诊次均自付费用、住院次均总费用、住院次均自付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门诊就诊机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7.7%(299/627)、68.5%(37/54)、84.6%(154/182)、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住院机构选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高,但未能实现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的高血压患者对门诊卫生服务的利用度较高,参加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患者门诊服务利用度仍需要增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高血压 卫生服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昌农村居民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进一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琳 王润华 杨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为进一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等级随机抽样,对80户荣昌县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荣昌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 目的了解重庆市荣昌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为进一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研究,通过多阶段分层等级随机抽样,对80户荣昌县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荣昌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居民卫生适宜技术知晓和接受程度低。结论为了提高荣昌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该县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健康状况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卫生适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梅亮 刘修良 +2 位作者 赵梅桂 郭艳芳 徐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28-1634,共7页
背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自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广东省深圳市的建档率目标已实现,使用率成为该项工作优化管理的核心指标。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优化社区卫生资... 背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自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广东省深圳市的建档率目标已实现,使用率成为该项工作优化管理的核心指标。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2-12-31,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中共有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77665份,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03700份,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401853份进行分析。摘录居民健康档案门诊记录、随访记录及体检记录信息,计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1、2、3年使用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居民健康档案的1、2、3年使用率分别为59.30%(238131/401853)、74.90%(301032/401853)、80.10%(321853/401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常住类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建档时长,以及档案是否有家庭医生签约标识、老年人专案标识、高血压专案标识、糖尿病专案标识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2、3年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与21~45岁居民相比,0~1、2~3、4~6岁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高(OR>1.00,P<0.05),46~60、≥61岁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常住非深圳市户籍居民相比,常住深圳市户籍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高(OR>1.00,P<0.05);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自费及其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建档<1年的居民相比,建档≥1年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无相应专案标识的居民相比,有家庭医生签约标识、老年人专案标识、高血压专案标识、糖尿病专案标识的1年使用率较高[OR(95%CI)分别为3.77(3.70~3.84)、2.73(2.53~2.94)、4.40(4.11~4.72)、3.10(2.78~3.47),P<0.05],2年和3年使用率亦较高(OR>1.00,P<0.05)。结论宝安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较既往有所提高,但仍有可提升空间,应重点关注非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专案标识的中老年人、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自费/其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非户籍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健康档案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成本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渊青 江捍平 +4 位作者 罗乐宣 黄奕祥 陈虾 陈少贤 李锡坡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在对国内外卫生领域成本核算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给予了归类和评述。认为照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于社区卫生机构,由于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产品性质的不同、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 在对国内外卫生领域成本核算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给予了归类和评述。认为照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于社区卫生机构,由于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产品性质的不同、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运营机制的差异,传统方法在适用性上应该受到质疑;而目前国外较为先进的作业成本法要求核算对象具备严格的内部管理规范作为前提,国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用此法的条件尚欠成熟。因此,研究者需要开发或修正现有成本测算方法,才能得到适用性、前瞻性和通用性更好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混合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泳仪 王伟 严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背景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41万。但目前关于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的研究... 背景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41万。但目前关于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中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n=752)卫生服务利用数据。质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9—12月上海市30例流动老年人个人深入访谈资料,内容包括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分析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752例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中,728例(96.8%)自评身体健康/基本健康,174例(23.1%)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484例(64.4%)有医疗保险。平常患轻症时,选择就医者427例(56.8%),在本地找/买药或自我治疗者279例(37.1%),从老家带药者18例(2.4%),不处理等待自愈者20例(2.7%),其他8例(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是流动老年人口在患轻症时是否就医的影响因素(P<0.05)。个人深入访谈发现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经济收入、怕麻烦、不能独自一人到医疗机构就医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结论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良好,卫生服务利用度较高。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度。建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的建设,提高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重视家庭支持,引导流动老年人口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继续推进建立简便快捷的流动老年人口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保健服务 卫生服务使用研究 卫生服务需求 居住流动性 人口群体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新一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验证、示范与推广: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项目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慧 成君 +3 位作者 屈燕 黄飞 王倪 桓世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57-760,共4页
迄今为止,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对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中,笔者力图通过回顾以“三新一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验证、示范与推广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卫生... 迄今为止,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对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中,笔者力图通过回顾以“三新一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验证、示范与推广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的十年历程,以期为加强中国和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推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综合预防 卫生服务研究 总结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评价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桂林 潘习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目的:测算北京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前后的服务效率变化情况,为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北京市农村3个区县32个样本乡镇,收集2007至2009年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静态效... 目的:测算北京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前后的服务效率变化情况,为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北京市农村3个区县32个样本乡镇,收集2007至2009年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结果:(1)2007年至2009年间样本乡镇卫生院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72,非有效的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过剩,产出指标中信息管理、健康宣教和慢病管理产出不足比例超过10%;(2)全要素生产率2007年至2008年度增长8.8%,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2008年至2009年度下降6.6%,但技术效率有3.3%的提高。结论:北京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综合效率尚有提高空间,应重点关注规模效率的提高,并注重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发展,增加项目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卫生服务研究 效率 组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双向转诊制度模式 破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瓶颈 被引量:57
16
作者 鲍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223-1225,共3页
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的瓶颈问题——双向转诊制度进行了设想,首先是政策突破,设想从改革医疗保险政策上进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二是制度突破,在目前没有政策的制约下,要真正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主要是依靠双向转诊机构双双制定制度,即由卫生... 本文就社区卫生服务的瓶颈问题——双向转诊制度进行了设想,首先是政策突破,设想从改革医疗保险政策上进行双向转诊制度试点;二是制度突破,在目前没有政策的制约下,要真正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主要是依靠双向转诊机构双双制定制度,即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领导重视、工作积极性高、距离较近的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对双方的责任、义务等与双向转诊有关制度做出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双向转诊制度 保险 长期医疗 卫生服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慢性病卫生服务提供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秀竹 那琳娜 朱兆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慢性病卫生服务提供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改框架下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和政策建议。方法于2012年3—4月,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浙江省桐乡市、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云南省禄丰县为... 目的了解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慢性病卫生服务提供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改框架下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证据支持和政策建议。方法于2012年3—4月,选取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浙江省桐乡市、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云南省禄丰县为调查现场,选取区域内的全部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县级综合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采用专人在以上医疗机构调查1天的形式,选择当天在机构就诊的全部480名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各地区医院信息系统汇总相关数据,收集卫生机构财务年报资料、卫生统计年报资料等,对各地区慢性病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80名患者的就诊机构选择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480名慢性病患者中,有47.9%(230/480)的患者首诊选择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有32.1%(154/480)的患者首诊选择到县级医院就诊,选择村卫生室首诊者仅占16.0%(77/480)。东部地区每乡镇平均管理4 000~5 000名高血压患者、900多名糖尿病患者;西部地区每乡镇平均管理1 000多名高血压患者、300多名糖尿病患者。除秀洲区因无区/县级医疗机构外,桐乡市和楚雄市的高血压患者门诊主要流向乡级医疗机构,住院主要流向区/县级医疗机构;禄丰县门诊和住院均以流向区/县级医疗机构为主。桐乡市糖尿病患者门诊和住院均以区/县级医疗机构为主;楚雄市门诊和住院均以乡级医疗机构为主;禄丰县门诊以乡级医疗机构为主,住院以区/县级医疗机构为主。结论目前基层卫生机构的主要慢性病防控能力较弱,慢性病患者的分流不合理。建议增加公共卫生人员数量,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激励水平,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加强宣传发动,全民多部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卫生服务研究 卫生保健提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守门人好不好——欧洲18个国家病人满意度与转诊制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辉 Madelon W.Kroneman +1 位作者 Hans Maarse Jouke Vander Zee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8,40,共4页
目的探讨守门人制度与人群对全科医生服务满意度的关系。方法研究涉及了18个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及挪威、冰岛和瑞士。本研究有两个数据来源:(1)请各国专家选择17种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然后计算各种服务的“直接可及性”,即病人可以自... 目的探讨守门人制度与人群对全科医生服务满意度的关系。方法研究涉及了18个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及挪威、冰岛和瑞士。本研究有两个数据来源:(1)请各国专家选择17种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然后计算各种服务的“直接可及性”,即病人可以自由选择的服务占总服务的比例;(2)采用EUROPEP工具,测量病人对全科医生服务的满意度,该测量涉及了14个欧洲国家。结果直接获得卫生服务越多的国家的病人对全科医生服务的满意度越高于需要转诊的国家(r=0.54,P=0.05)。对全科医学服务组织方面(即服务的安排,主要考虑到等待时间和预约可能)的满意度与服务“直接可及性”呈正相关(r=0.67,P=0.01)。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以及对医学服务技术的满意度与“直接可及性”无关(r=0.46、0.41,P>0.05)。结论病人认为“直接可及性”是很重要的。如果病人可以自由地选择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类型,那么就会给全科医生服务更积极的评价。不过这种满意主要表现在全科医学服务的组织方面。是否能直接可及各种服务并不影响病人对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满意度 守门人制度 初级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诊断分组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服务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要鹏韬 杨楠 +2 位作者 马丽 马千慧 谢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81-389,共9页
目的:分析基于疾病诊断分组(DRG)的医院科室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服务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住院病案”和“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收集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要科室(结核科、肿... 目的:分析基于疾病诊断分组(DRG)的医院科室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服务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住院病案”和“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收集2017—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要科室(结核科、肿瘤科、胸外科)住院服务量、DRG权重和医师数等DRG相关数据,借助卫生资源集聚度(≥1表明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较高,人力资源相对充足)、集中指数(“正值”表示医师人力资源分布在服务量高的科室)、承载力系数(>1说明医疗机构处于超负荷工作、服务能力较强)和人均服务量等DRG指标评价科室间医师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服务能力。结果:2017—2019年,结核科、肿瘤科和胸外科的住院服务量依次为12505、16831、12137例次,总权重依次为14690.60、13904.75、14638.01,医师工作人月数依次为1039.5、1219.8和892.0人月。从住院服务量看,结核科医师人力资源集聚度>1;从DRG权重角度看,肿瘤科医师人力资源集聚度>1。三类科室集中指数从两个维度分析均<0。结核科人均服务住院量为144.36例次,略低于肿瘤科(165.58例次)和胸外科(163.28例次);而肿瘤科人均服务DRG权重(136.79)最低,结核科(169.59)次之,胸外科最高(196.92)。结论:以住院服务量和DRG权重两个维度得出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差异明显,受科室收治患者DRG权重影响明显。根据DRG付费原则,可通过提升患者周转效率和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来提高患者权重较小科室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卫生服务研究 资源分配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志鹏 张升超 +5 位作者 张嘉允 黄志杰 钟永怡 张曼 王皓翔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21-1626,共6页
背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是多病共存防治的主战场,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的重要保障。然而,鲜有文献研究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 背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是多病共存防治的主战场,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的重要保障。然而,鲜有文献研究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多病共存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背景下,分别于第6、12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初级卫生保健评估工具(PCAT)进行评估,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线调查时社区健康服务评价总分平均为(84.57±19.72)分,第1次随访时总分平均为(93.74±15.34)分,第2次随访时总分平均为(98.39±15.15)分,各次调查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型、有无签约家庭医生、近3年有无住院、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和治疗负担是社区健康服务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多病共存患者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呈逐渐升高趋势,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有更高的社区健康服务评价,多病共存患者的健康管理应以签约家庭医生为抓手进行全面、连续、整体、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研究 社区健康服务评价 多病共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广义估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