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卫生服务未利用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安琪 陈鸣声 王中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28-2734,共7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人群中慢性病罹患率持续增加,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且目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症状管理较差、依从性一般,部分中老年人群中出现有卫生服务"需要"却"未利用"的现象。目的了解中老年... 背景人口老龄化加剧,中老年人群中慢性病罹患率持续增加,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且目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症状管理较差、依从性一般,部分中老年人群中出现有卫生服务"需要"却"未利用"的现象。目的了解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卫生服务未利用状况,并分析其卫生服务未利用的公平性。方法于2018年2月,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选取中老年人(≥45岁)的人口经济学特征、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健康状况和功能等指标。以卫生服务未利用(包括门诊服务未利用、住院服务未利用、体检服务未利用)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群卫生服务未利用的影响因素,计算集中指数(CI)分析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不同经济水平的卫生服务未利用公平性。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中老年人4 509例,其中3 274例(72.61%)患慢性病。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门诊服务未利用、住院服务未利用发生率分别为20.62%(675/3 274)、5.47%(179/3 274),高于无慢性病者(P<0.05);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检服务未利用发生率为60.11%(1 968/3 274),低于无慢性病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就业/退休状态、收入水平、居住地区、自报健康状况、患慢性病情况、抑郁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中老年人门诊服务未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就业/退休状态、自报健康状况、BMI是中老年人住院服务未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社会医疗保险、收入水平、居住地区、患慢性病情况、吸烟情况是中老年人体检服务未利用的影响因素(P<0.05)。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门诊服务未利用集中在高收入人群(CI=0.022),住院服务和体检服务未利用集中在低收入人群(CI分别为-0.060、-0.048)。结论中老年人群的体检服务未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卫生服务未利用的重要因素。中老年人群应提高慢性病防治意识;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模式、鼓励基层就诊,培养全科医生,并针对中老年慢性病人群进行差异化补偿,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卫生服务未利用现象,实现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公平提供 卫生服务易得程度 慢性病 中年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何宇 杨小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6—12月,首先采用经验选择法邀请15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然后在文献复习、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德尔菲法的设计原则,确定专家咨询表;接着通过电子邮件...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6—12月,首先采用经验选择法邀请15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然后在文献复习、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德尔菲法的设计原则,确定专家咨询表;接着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15名专家分别发放专家咨询表,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合理性进行评分,同时对拟订的指标提出修改、删减或增加等意见;再者整理专家咨询结果,同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程度、指标筛选界值表;最后根据两轮专家意见及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分别采用Cronbach'sα系数、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评价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4、0.73,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23、0.30。两轮咨询专家对一、二级指标认可度高,并未提出修改、调整的建议,因此保持原有指标。根据三级指标满分比、变异系数均数及指标筛选界值表,同时参考专家意见,第一轮咨询增加了7个指标,第二轮咨询删减了14个条目,最终形成含有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α系数、S-CVI/Ave分别为0.92、0.93。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易得程度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分级标准的偏远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优化:澳大利亚改良版蒙纳士模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干颖滢 王书平 +1 位作者 吴晓凡 闫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843-3850,共8页
澳大利亚2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因为地理条件问题,该类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健康状况普遍劣于沿海大都市区居民。为解决该类地区的医疗服务难题,澳大利亚卫生部自1994年起使用基于地理分级的人力资源分类系统... 澳大利亚28%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因为地理条件问题,该类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健康状况普遍劣于沿海大都市区居民。为解决该类地区的医疗服务难题,澳大利亚卫生部自1994年起使用基于地理分级的人力资源分类系统以改进医疗服务,并定时更新地理分级系统以适应新的社会人口情况与医疗服务状况,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卫生政策来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2018年起,澳大利亚卫生部开始启用新的分级标准,即改良版蒙纳士模型(MMM)。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做法并认为:为更好地为我国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我国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相关经验,适时推进并分阶段细化医疗服务的地理分级系统,系统化制定相应资源优化政策,并发挥现代化与高新科学技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和边远地区 农村卫生 资源配置 地理分级 卫生服务易得程度 健康公平 卫生政策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