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PSIS法和卫生服务三维评价模型的我国妇产科资源配置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侯艳杰 尹文强 +5 位作者 李玲玉 王佳敏 王柯新 唐昌海 丰志强 陈钟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妇产科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情况,并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依托《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19年妇产科服务需要、资源、利用三方面的相关数据构成的9项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和卫生服务三维评价模型对我国妇产科资源配置... 目的研究我国妇产科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情况,并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依托《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19年妇产科服务需要、资源、利用三方面的相关数据构成的9项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和卫生服务三维评价模型对我国妇产科资源配置现状和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在妇产科服务需要方面,西部地区对妇产科资源的需要相对较高,C_(i)指数为0.0636,中部和东部地区相对较低,C_(i)指数分别为0.3095和0.0976;在妇产科资源配置方面,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投入相对中部地区高,其C_(i)指数分别为0.3451、0.2960和0.1861;在资源利用方面,东部地区对妇产科资源利用水平较高,C_(i)指数为0.4156,中西部地区利用较低,C_(i)指数分别为0.2679和0.2792。结论全国32.26%的省份妇产科服务需要较高、资源投入过低、利用不足,有19.35%的省份存在妇产科服务需要过高、利用不足和资源"虚高"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促进妇产科保健资源配置的提质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TOPSIS法 卫生服务三维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在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一项概况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峥岩 王振中 +2 位作者 张伋 宫恩莹 邵瑞太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9,共9页
背景近十年来,随着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ecology of medical care model)应用价值的突显,该模型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医疗保健生态学理论模型构建的差异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疗模式的转变,为了解我国人群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 背景近十年来,随着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ecology of medical care model)应用价值的突显,该模型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医疗保健生态学理论模型构建的差异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疗模式的转变,为了解我国人群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提供证据基础。目的对运用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的研究进行整合和对比,以描述使用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对比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方法于2022年6月,在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根据关键词、不限制语种开展检索,检索时限为1961-2022年。在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概况性评价方法学手册的指导下,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并开展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8篇,其中22篇(78.6%)发表于2010年以后。多数研究运用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重点关注人群的健康需求、医疗资源利用模式,聚焦就医行为模式、疾病转诊等问题。在研究人群方面,多数研究覆盖全年龄段人群(11篇,39.3%),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的研究有7篇(25.0%)。有4项研究在中国开展,均针对城市地区。相较于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研究中较少关注患者自我寻求帮助(非处方药、按摩等)情况,已有的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地区)具有较低的患者自报有健康问题(症状)比例,但具有更高的医院门诊就诊和急诊就诊比例。结论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在过去20年间不断演进,仍然是帮助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医疗保健需求和医疗资源供需关系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国对医疗保健生态学框架的应用程度不高,未来可更多地运用该模型反映卫生服务不平等和健康需求未被满足情况,并可开展群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为提高我国人群健康资源合理分配提供证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生态学模型 卫生服务需求 资源配置 健康不平等 群医学 概况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婷 王静 +2 位作者 周冯晨 刘克宁 汪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人群健康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建立初始指标池;2023年10—12月,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均有17位专家参与,其中高级职称共12名(70.6%);工作年限≥10年15名(88.2%);未来社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共5名(29.4%)。两轮咨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42,协调程度逐轮提高,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的权重分别为0.168、0.180、0.240、0.178、0.232;二级指标中,场地设施、数字化设备、服务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效率、服务可及性、危机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专业技能、活动组织、智能平台维护、服务态度和情感支持、服务效果、个性化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399、0.601、0.672、0.328、0.487、0.171、0.342、0.410、0.416、0.174、0.284、0.323、0.39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是开展未来社区健康场景评价的有效工具,希望能够为政府制定改进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未来社区 服务质量评价 SERVQUAL理论模型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小迪 阎春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方法于2014年,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甘肃省5地区(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白银市会宁县、临夏州康乐县、甘南州夏河县)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对2013年各地区基... 目的探讨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方法于2014年,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甘肃省5地区(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白银市会宁县、临夏州康乐县、甘南州夏河县)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对2013年各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资金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项内容的成果、卫生技术人员及服务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凉州区、会宁县、城关区、康乐县4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结果为A级,得分分别为83.25、81.60、76.95、71.70分;夏河县为D级,评分为56.55分。结论各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间有差异,夏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落后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效果评价 多级模糊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办与民办差异视角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园 董晶晶 +1 位作者 连楠楠 刘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8,共7页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 背景近几年,关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差异的比较研究。目的评价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陕西省西安市、湖北省宜昌市、浙江省绍兴市共4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选取25家养老机构老年人1106名。通过SERVQUAL模型构建包含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规范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15项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值分别为41.66、38.82分,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5项二级指标评分均在40.00分以上,民办养老机构13项二级指标评分在40.00分以下。结论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意度综合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范性、移情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大,可靠性、及时性、保障性维度评分差异较小,这为发现不同维度下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促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质量 获取和评价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系统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 公办机构 民办机构 卫生设施 私立 SERVQUAL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 被引量:27
6
作者 徐萍萍 赵静 +2 位作者 李春晓 李林峰 刘森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0-446,共7页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合理有序就医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评价,较少有学者利用工具聚焦代表性政策对各篇进行定量评价。目...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合理有序就医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评价,较少有学者利用工具聚焦代表性政策对各篇进行定量评价。目的定量评价我国中央层面的6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分析政策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方法于2022-04-30,以“家庭医生”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并在国务院网站进行相关内容检索,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今。采用ROSTCM 6.0软件进行文本挖掘,然后以其结果为依据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并基于政策一致性评价(PMC)指数模型对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检索获得相关政策32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域排名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为“签约服务”(274次)、“健康”(272次)、“医疗”(264次)、“家庭医生”(225次)、“签约”(180次),以其为依据共选择中央层面有代表性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6篇,分别标记为P1~P6。政策量化评价结果显示:依据PMC指数得分和政策等级,政策排名为P1>P3>P2>P6>P4>P5;3篇政策为优秀等级,3篇政策为可接受等级;在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评价、政策领域、作用方式等方面,各维度的得分比较高。结论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内容的覆盖面较为广泛,政策比较成熟。建议注重政策时效长期、中期与短期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完善激励方式,提升家庭医生职业荣誉感,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与政策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政策 政策评价 量化评价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亚玲 汪晓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191,264,共9页
目的从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构建服务接受者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评价模型,了解其在服务体验过程中对各服务要素的关注程度,为服务设计师和决策者的实践提供参考,通过设计的方法提升服务接受者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体验。方法利用... 目的从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构建服务接受者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评价模型,了解其在服务体验过程中对各服务要素的关注程度,为服务设计师和决策者的实践提供参考,通过设计的方法提升服务接受者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体验。方法利用语义差异法分析服务触点、服务要素和服务接受者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主成分因子的分析结果构建服务接受者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一步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不同年龄层的服务体验者在各项评价指标上的重要性认知差异;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验评价模型。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17项具体指标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验评价模型;发现了不同年龄层的服务接受者仅在两项评价指标的感知重要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性差异较小。结论通过梳理研究影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接受者体验的相关意象,构建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体验评价模型,为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服务体验 评价模型 语义差异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霄艳 王雨璇 张晓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3786-3791,共6页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经过前期试点推行和不断磨合实践后已逐渐步入正轨,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从多方面进行修正改善,增加政策响应度,保证签约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目的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效果,为适宜政策目标...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经过前期试点推行和不断磨合实践后已逐渐步入正轨,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从多方面进行修正改善,增加政策响应度,保证签约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目的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效果,为适宜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1月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11-2018年发表的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的文献,以了解签约服务发展现状。于2019年3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湖北省咸宁市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经判断抽样法抽取的50例家庭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主要了解其执业情况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对经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的400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签约及评价情况。以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从政策、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对象、政策执行环境角度对家庭医生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45例(90.0%)家庭医生完成了访谈,320例(80.0%)居民的问卷有效回收。基于调研结果,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互动模型中,政策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表面、单一化,医保支撑作用弱,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包括宣传力度不足,服务过程不规范,家庭医生能力不足、数量不够;政策执行对象存在的问题包括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内涵认知存在偏差,存在物质动机;政策执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观念阻碍政策执行,医疗设施不齐备。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尚不明显,存在推进不平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签约服务制度有待从政策、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对象、环境因素4个方面进行调适完善,基于各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以实现利益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政策 实施效果 效果评价 互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能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戚淇 韩玉珍 +3 位作者 刘国栋 刘宇宁 屈振超 刘慧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1,共3页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的评价模型,评价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管能力。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分析、模糊数学法来构建评价模型,评价监管能力,以此来建立政府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监管准绳。结果给出包括...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的评价模型,评价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管能力。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分析、模糊数学法来构建评价模型,评价监管能力,以此来建立政府对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监管准绳。结果给出包括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能力评价模型。结论构建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能力评价模型,为综合评价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能力提供了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为政府有效评价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服务 监管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TOPSIS法的广东省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6
10
作者 翟诺 陈沛军 李建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1-294,共4页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在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和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TOPSIS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逆序问题,其评价值无法反映和理想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区分各评价对象优...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在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和推动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TOPSIS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逆序问题,其评价值无法反映和理想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区分各评价对象优劣的范围有限,而改良TOPSIS法比传统TOPSIS法更具有强保序性和灵敏性[1]。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用于反映各指标的相对激烈程度和评价效用,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适用性[2],在医疗卫生领域已有广泛运用[3-5]。在实证评价分析时,基于熵权改良TOPSIS 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可用于不同对象之间或同一对象间不同年份的评价比较[6]。本文通过应用熵权改良TOPSIS法,对广东省中医医院2007-2016年期间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十三五”期间提升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中医医疗服务 综合评价模型 中医医院 服务能力 广东省 改良 医疗卫生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T的社区医院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敏 齐庆祝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AFT 评价模型 医院绩效 卫生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工作 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洋葱模型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连国华 陈亮 +2 位作者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55-3959,共5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1月,采...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7)、临床业务能力(0.4361)、公共卫生能力(0.2445)、人文素养(0.1104)、职业发展(0.0827)、其他方面(0.040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评价或考核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评价指标 洋葱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姜芳茗 徐志红 +4 位作者 王建锋 游诗雪 沈少泽 岑庆 邓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应用难点,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保障。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研究区,构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从生态调节、物质生产和景观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应用难点,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保障。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研究区,构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从生态调节、物质生产和景观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强度,利用“三维魔方”模型进行空间分区,并提出管控建议。结果如下。1)湖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生态调节服务高值区集中于市域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物质生产服务高值区集中于西部水网平原区;景观文化服务高值区集中于东西中轴地区和北部山区。2)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结合生态功能将其细分为7个分区。其中:一级划定为重点生态保护,包括核心类生态保护区和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区;二级划定为生态功能保障,包括一般类生态保护区、生态-生产经济复合区和生态-旅游经济复合区;三级划定为综合利用,包括城镇-旅游经济区和城镇-生产经济区。建议新时代区域发展应考虑为生态保护留底线,给城镇发展设上限;在生态保护空间内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在城镇发展空间内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国土空间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最大熵模型 三维魔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