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定性时变的卫星MIMO通信系统盲分离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媛 张杭 朱宏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3-734,共12页
针对多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遭遇无人机集群恶意干扰场景中,干扰无人机数量时变且未知以及地球站观测信号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 针对多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遭遇无人机集群恶意干扰场景中,干扰无人机数量时变且未知以及地球站观测信号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低的问题,提出了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网络相结合的FPNBiLSTM网络架构及其训练方法,实现源数目时变的端到端欠定混合盲源分离.该算法无须进行干扰源数目估计,也无须经历传统的信号解调,即可从欠定混合的观测中直接提取期望信号的比特序列.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欠定混合盲源分离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源信号数目时变且SNR和SIR均很低的场景中,如SNR=0 dB和SIR=-18 dB,算法的误码率可低至10-4,具有良好的干扰消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mimo通信系统 无人机集群干扰 欠定盲源分离 FPN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面向安全通信的鲁棒资源分配算法
2
作者 徐勇军 鲁承壮 +3 位作者 董燚恒 赵涛 周继华 傅晓建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2-1490,共9页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因广域覆盖特性导致用户信息极易被截获和窃听的问题,以及由于反馈延迟等因素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存在信道不确定性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模型.根据用户最小安全速率约束、波束赋形... 为了解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因广域覆盖特性导致用户信息极易被截获和窃听的问题,以及由于反馈延迟等因素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存在信道不确定性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模型.根据用户最小安全速率约束、波束赋形功率阈值约束以及信道不确定性约束建立联合优化卫星波束赋形矢量、人工噪声矢量和功率分配因子的鲁棒优化问题.针对该含不确定性的非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凸近似、S-procedure、半正定松弛等方法的迭代鲁棒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满足概率较传统非鲁棒算法可提升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信息安全 资源分配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跳波束图案设计算法
3
作者 石会鹏 郭丁 +2 位作者 牟瑞硕 钟奇 李方圆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622,共11页
低轨卫星资源调度是长时间的连续资源分配过程,这一过程中低轨卫星保持高速移动,跳波束图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星地链路的切换。针对这种切换,即卫星覆盖区域间的服务目标迁移,所导致的多星资源联合调度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资源自适应权衡分... 低轨卫星资源调度是长时间的连续资源分配过程,这一过程中低轨卫星保持高速移动,跳波束图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星地链路的切换。针对这种切换,即卫星覆盖区域间的服务目标迁移,所导致的多星资源联合调度需求,该文提出一种资源自适应权衡分配的多星联合跳波束图案设计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星间联合调度框架和多星联合调度权重,将多星资源联合分配问题转化为星座内单星资源调度问题,轻量化设计跳波束图案。经过与多种权重设计方法的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轻量化设计思路合理,并且可以有效地保障受迁移影响区域内小区的服务质量,可为低轨卫星系统长时资源调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跳波束 资源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卫星通信系统资源优化管理
4
作者 颜晓娟 王承祥 张千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 为了缓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受限与业务数量不断增长且服务质量(QoS)要求多样之间的矛盾,联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强化学习(DRL),在用户时延QoS约束和最小性能要求下,以系统性能最大化为目标研究资源优化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用户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正交多址接入(OMA)技术下的可达性能,推导了最小性能要求和系统关键参数对多址接入技术选择的影响。其次,利用ANN对特定场景下用户选择多址接入技术,避免在NOMA技术不适用场景进行功率优化分配。最后,提出上下界可变DRL算法,根据奖励动态地调整NOMA用户对功率分配因子的寻优区间,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时延QoS约束对用户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小性能要求对NOMA技术应用优势的影响,以及所提方案在提高收敛速度和卫星通信网络可达性能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资源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时延服务质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庆 张琰 沈海莲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信道容量估算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无线紫外光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根据信道特征,构建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 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信道容量估算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无线紫外光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根据信道特征,构建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估计模型,获取无线紫外光的单次散射传输特性,利用符号补码式的方法改进空时编码,设定高级检测器中符号的接收能耗,使每个符号保持在标准功率数值范围内,完成通信系统信道检测式编码。根据不同发射角和接收角计算无线紫外光通信的路径损耗比,通过泊松随机分布获得最终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估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传输速率可高达8 Mbps,误码率始终低于10-3bit/s,估算准确率在90%以上,估计时间低于4 ms,估算效果好,可为通信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损耗 无线紫外光 信道容量 信噪比 信道衰减 mimo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6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RSMC的森林消防车载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徐璨 孙术发 +1 位作者 张冬波 田佳瑞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4-720,共7页
为解决现有森林消防应急通信方式在偏远复杂林区中信号覆盖不足和通信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森林消防车载应急通信系统,以提升消防队伍的应急通信能力。所设计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区域短报文服务(RSMC),... 为解决现有森林消防应急通信方式在偏远复杂林区中信号覆盖不足和通信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森林消防车载应急通信系统,以提升消防队伍的应急通信能力。所设计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区域短报文服务(RSMC),硬件架构包括参数采集、中继和网关节点,通过传感器网络、LoRa无线通信网络及北斗卫星通信网络构建完整的通信链路。试验模拟火灾全过程,共进行3 660次测试,系统的总体通信成功率为9.42%。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北斗RSMC的森林消防车载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地面网络受限的环境下建立可靠的通信链路,有效满足森林消防作业的应急通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消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应急通信 传感器网络 LoRa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的电力应急抢修指挥系统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高正浩 李航峰 +2 位作者 何沛林 邓钥丹 陈泽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受高电压、不均衡负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应急抢修指挥过程中故障定位精度较差,抢修耗时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的电力应急抢修指挥系统。系统硬件以北斗卫星通信导航平台作为核心,设计北斗卫星通... 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复杂,受高电压、不均衡负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应急抢修指挥过程中故障定位精度较差,抢修耗时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导航的电力应急抢修指挥系统。系统硬件以北斗卫星通信导航平台作为核心,设计北斗卫星通信导航平台的监测模块、故障提取与转发模块、路径规划模块、调度中心模块。根据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设计故障定位与最佳路径规划的软件程序,通过信息熵算法与决策树得到应急状态的划分,通过不同等级安排相应的抢修策略,完成电力应急抢修的指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抢修时间短、故障定位效果好、失负荷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通信导航 电力系统 应急抢修 故障点定位 路径规划 信息熵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WFRFT-MIMO卫星通信系统抗截获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翟东 达新宇 +2 位作者 张喆 梁源 薛凤凤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卫星通信安全性不高、易被截获、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ML-WFRFT)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系统。ML-WFRFT提高了信号的抗截获性,MIMO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并且对基于高阶累计量(HOC... 针对卫星通信安全性不高、易被截获、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ML-WFRFT)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系统。ML-WFRFT提高了信号的抗截获性,MIMO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并且对基于高阶累计量(HOC)的识别方法进行改进,通过识别概率定量分析了通信系统的抗截获性能。随着调制阶数的增大,抗截获性能在不断增强,当两个调制阶数分别为0.7,0.8,信噪比在[0,2]范围时,QPSK信号的正确识别概率小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WFRFT mimo 抗截获 识别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FRFT-MIMO卫星抗截获通信系统 被引量:7
10
作者 翟东 达新宇 梁源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共7页
针对卫星通信安全性不高、易被截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WFRFT)与多入多出(MIMO)技术相结合的卫星抗截获通信系统。系统采用多层WFRFT调制信号,WFRFT的层数与发射天线数目相同,每层WFRFT采用不同的调制阶数。原... 针对卫星通信安全性不高、易被截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WFRFT)与多入多出(MIMO)技术相结合的卫星抗截获通信系统。系统采用多层WFRFT调制信号,WFRFT的层数与发射天线数目相同,每层WFRFT采用不同的调制阶数。原始信号经WFRFT调制后具有时频域特性,能有效抵抗参数扫描,MIMO能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及系统容量。经理论分析,采用WFRFT-MIMO通信系统可以高效地恢复原始信号,同时窃听方无法截获信号。以2发1收天线为例,分别从合法方与窃听方误码率(BER)性能对比、接收性能与WFRFT阶数偏差关系进行仿真,当窃听方调制阶数误差均为0.1,信噪比为20dB时,其误码率为10-3,与合法方相差4dB。并通过对不同收发天线组的性能仿真,信噪比为10dB时,3发4收天线的性能较2发1收天线提高了4.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加权类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mimo 抗截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assive MIMO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鲁棒高效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洋 李长青 +2 位作者 李炯 武敏 冯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7-955,共9页
以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重点研究鲁棒波束成形设计。假设卫星侧配备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综合考虑传播延迟和多普勒频移造成的信道状态信息误差影响,在发射功率受限和用户服务质量约束下,提出了一种鲁棒高效的... 以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重点研究鲁棒波束成形设计。假设卫星侧配备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综合考虑传播延迟和多普勒频移造成的信道状态信息误差影响,在发射功率受限和用户服务质量约束下,提出了一种鲁棒高效的波束成形方案。考虑到遍历用户速率和遍历信干噪比都没有闭合表达式,采用具备闭合表达式的近似值代替,同时,采用半正定规划算法将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形式问题进行等价转换,并提出了一种联合二次变换分式规划和凹凸过程的内外两层嵌套迭代算法。最后,采用一种惩罚函数算法解决半正定规划算法中存在的秩1约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算法,且鲁棒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能量效率 鲁棒算法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无蜂窝MIMO绿色通信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鹏程 江鹏 +2 位作者 钱宇 祁栋华 宋元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8-1423,共16页
异质无蜂窝多天线(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是未来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极具节能潜力的高效通信系统。本文首先对异质无蜂窝MIMO系统的整体构架进行了介绍,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该网络的具体构架和节能潜力,随后从... 异质无蜂窝多天线(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是未来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极具节能潜力的高效通信系统。本文首先对异质无蜂窝MIMO系统的整体构架进行了介绍,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该网络的具体构架和节能潜力,随后从绿色网络部署与协作、网络运行与调度以及用户接入、高能效MIMO收发机技术和传输与多址等方面介绍了基本原理和潜在节能增益。随着信息超材料的发展,一些全新的异质MIMO收发机逐渐展现了其在能效方面的优势,合理利用这些新型的收发机技术将有效提高系统能效。除了硬件带来的增益之外,异质无蜂窝组网的增益主要来源于各个接入点的协作传输所形成的超大规模MIMO,而这也带来了更加复杂的信号传输模式,同时受限于有限的算力资源,系统不可能无限协作,因此需要对该系统的接入点部署策略和协作方式进行全新的研究。在完成部署之后,由于用户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通信需求变化较大,还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并在空间和时间上对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在满足通信指标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效。最后,用户的多址接入与传输方式则是整个异质无蜂窝MIMO系统的基础,新型的速率分割多址接入(Rate-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RSMA)技术可以有效对抗干扰,而针对异质无蜂窝MIMO系统的传输波束赋形也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以适应RSMA技术和异质的MIMO设备。本文还同时讨论了以上各个方面的可能设计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mimo 无蜂窝系统 全息超表面 节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线路智能巡检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被引量:40
13
作者 彭向阳 王柯 +3 位作者 肖祥 吴开春 包令聪 顾温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8-376,共9页
大型无人直升机载荷能力强、续航时间长,可满足长距离输电线路巡检需求,是无人机电力巡检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但目前通信问题制约着无人机的巡检应用。在国内首次采用卫星中继通信技术解决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巡检通信问题,分析了无人机... 大型无人直升机载荷能力强、续航时间长,可满足长距离输电线路巡检需求,是无人机电力巡检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但目前通信问题制约着无人机的巡检应用。在国内首次采用卫星中继通信技术解决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巡检通信问题,分析了无人机卫星通信若干关键技术需求,基于Z5型国产大型无人机平台完成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研制,采用机载调制解调器突发通信模式防止无人机旋翼遮挡天线信号;同时介绍了系统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经过设计、生产、试验和试飞等阶段,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研制的机载卫通系统质量小于16 kg,机载天线直径0.3 m,开展了20余回110~500kV带电线路巡检试验和应用,无人机单架次最大巡检线路长度超过30 km,卫通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无人机超低空、超视距巡检作业不受复杂地域条件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人直升机 超视距 超低空 电力线路 智能巡检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旋翼遮挡 中继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几何参数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赞 孙国滨 张乃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12期40-44,共5页
对现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分析发现,随着卫星通信系统轨道高度的增加,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指向的动态调节范围不断扩大,星间链路的相对距离也不断增大,据此进行了对最优化极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主要参数的模拟与分... 对现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分析发现,随着卫星通信系统轨道高度的增加,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指向的动态调节范围不断扩大,星间链路的相对距离也不断增大,据此进行了对最优化极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的主要参数的模拟与分析,并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为星间链路的设计与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卫星通信系统星间链路指向性的周期性规律变化也为星间链路连接过程中最优化搜索算法的建立提供了探索方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星间链路 卫星网络 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通信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被引量:34
15
作者 滕云鹤 毛献辉 +2 位作者 章燕申 李俊峰 刘进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7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移动卫星通信的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给出了天线稳定和跟踪的控制方法和最优值搜索法。采用该系统可测量载体的姿态角和经度纬度 ,借助于惯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天线轴使天线跟踪指定的卫星 ,... 介绍了一种应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组成的移动卫星通信的捷联式天线稳定系统 ,给出了天线稳定和跟踪的控制方法和最优值搜索法。采用该系统可测量载体的姿态角和经度纬度 ,借助于惯性系统的输出信号控制天线轴使天线跟踪指定的卫星 ,卫星天线接收的信号可检测出跟踪误差 ,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天线转动 ,以使通讯信号为最强。采用了 GPS修正惯性系统的误差 ,成为 GPS/ INS的组合系统。在山区道路上跑车试验结果表明 ,当车的横滚角和俯仰角达到 6°,频率为 1Hz,方位角变化 180°时 ,在此动态条件下根据测量的卫星信号场强可知 ,跟踪误差小于 0 .2°。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稳定清晰 ,图像和电话信号都是满意的。跑车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天线稳定 激光陀螺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上多路整体解跳处理的高增益抗干扰卫星通信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德锁 田红心 +1 位作者 曾兴雯 易克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0-704,共5页
针对卫星通信中干扰和抗干扰的特点,研究了其抗干扰体制和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星上信号处理和扩频等多种技术实现的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通信系统方案,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和仿真.该系统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35 dB的最... 针对卫星通信中干扰和抗干扰的特点,研究了其抗干扰体制和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星上信号处理和扩频等多种技术实现的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通信系统方案,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和仿真.该系统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35 dB的最低抗干扰容限,其最高抗干扰能力可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抗干扰 扩频通信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玉华 赵学民 刘艳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2,共3页
北斗卫星是我国自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用于定位、导航、通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利用北斗卫星进行通信,具有安装与维护方便、功耗低、畅通率高、抗雨衰、防雷击、抗干扰、保密性强等特点。介绍了利用北斗卫星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北斗卫星是我国自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用于定位、导航、通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利用北斗卫星进行通信,具有安装与维护方便、功耗低、畅通率高、抗雨衰、防雷击、抗干扰、保密性强等特点。介绍了利用北斗卫星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组网,通过试验数据说明通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通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综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关汉男 易平 +1 位作者 俞敏杰 李建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8-105,共8页
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地面网络中的安全机制不能直接用于卫星通信。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的最新进展。首先从空间信道环境、卫星节点能力、星座网络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弱点。然后总结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由于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地面网络中的安全机制不能直接用于卫星通信。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的最新进展。首先从空间信道环境、卫星节点能力、星座网络结构等方面指出了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弱点。然后总结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防护对策。着重介绍了抗损毁技术、抗干扰技术、认证机制和密钥管理协议,并对有代表性的安全策略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讨论。最后对卫星通信系统安全技术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网络安全 抗损毁 抗干扰 密钥管理 认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激光通信地面验证系统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少辉 陈小梅 倪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8,共10页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扰振源特性分析及建模工作。其次,分析了卫星扰动模拟和随动模拟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最后,结合目前卫星激光通信及卫星平台技术水平,利用典型数据开展了扰动和随动仿真,完成了激光通信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双反馈环路的高精度光束瞄准控制能够大幅提高卫星扰动模拟器光束瞄准的控制精度,光束控制精度优于0.1″;采用高低频联合卫星扰动模拟设计方法,实现了控制带宽优于1kHz的高精度光束控制;高精度随动系统在全卫星运行区域内对卫星光通信终端随动性能的检测精度可达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地面验证系统 卫星平台扰振 随动性 光束瞄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频段低信息速率卫星通信系统的探索和实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尚俊娜 李林 +1 位作者 刘春菊 魏彦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段低信息速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完全可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并具有成本低、终端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S频段 低信息速率 应急通信 全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