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估计在卫星轨道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汉 潘晓刚 +1 位作者 周海银 娇媛媛 《上海航天》 2009年第3期8-11,17,共5页
基于卫星测控的测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传统定轨策略中观测方程误差模型的非正态性,推导了定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证明了相关的性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可明显抑制粗差影响,提高卫星轨道... 基于卫星测控的测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分析了传统定轨策略中观测方程误差模型的非正态性,推导了定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证明了相关的性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估计的卫星定轨方法可明显抑制粗差影响,提高卫星轨道确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道确定 非线性约束 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UKF发散的改进算法在卫星轨道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雪姣 周海银 潘晓刚 《上海航天》 2012年第6期26-31,67,共7页
为避免实际应用中一般无迹Kalman滤波(UKF)算法的不稳定性,基于对传统线性Kalman框架的UKF算法造成滤波发散现象的阐述,讨论了无迹转换(UT)的基本原理和UKF算法,并给出了造成滤波发散的原因,提出了两种抑制滤波发散的改进UKF算法。仿真... 为避免实际应用中一般无迹Kalman滤波(UKF)算法的不稳定性,基于对传统线性Kalman框架的UKF算法造成滤波发散现象的阐述,讨论了无迹转换(UT)的基本原理和UKF算法,并给出了造成滤波发散的原因,提出了两种抑制滤波发散的改进UKF算法。仿真分析了某星载GPS低轨卫星轨道发散的主因,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轨道确定 无迹转换 无迹Kalman滤波 滤波发散 抑制 改进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自主轨道确定的自校准滤波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春青 李勇 刘良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研究在导航敏感器测量带有系统偏差情况下的卫星自主轨道确定问题,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这类系统偏差是影响自主轨道确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线性时变系统的可观性理论证明了系统偏差为未知常值时,自主导航系统的... 研究在导航敏感器测量带有系统偏差情况下的卫星自主轨道确定问题,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这类系统偏差是影响自主轨道确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线性时变系统的可观性理论证明了系统偏差为未知常值时,自主导航系统的状态和常值偏差都是可观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将系统偏差作为状态向量新增分量的自校准滤波器以估计轨道参数,同时校准系统偏差。数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校准滤波可以将自主导航的位置精度从10km(3σ)量级提高到200-500m(3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自主轨道确定 可测性 偏差估计 推广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轨道Kalman滤波稳健估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文援兰 王威 杨元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7,共6页
卫星观测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粗差 ,一般的Kalman滤波易受观测粗差的影响。首先推导Kalman滤波稳健估计公式 ,并分析了它的稳健性。然后用Kalman滤波稳健估计对Lageos卫星的激光实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
关键词 KALMAN滤波 稳健估计 卫星轨道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文援兰 杨元喜 王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建立了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模型,给出了抗差估计权函数,并从权函数、影响函数等方面论述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抗差性,从理论上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能充分利用有效观测,限制了利用可用观测,排除了有害粗差影响,得到了正常... 建立了卫星精密轨道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模型,给出了抗差估计权函数,并从权函数、影响函数等方面论述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抗差性,从理论上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能充分利用有效观测,限制了利用可用观测,排除了有害粗差影响,得到了正常模式下的最佳估值;给出了抗差估计批处理的计算步骤;应用激光测距数据对 Lazeos卫星进行了精密定轨.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经典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卫星轨道更稳定,由实际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抗差估计批处理具有明显的抗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抗差估计 抗差性 卫星观测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GPS卫星钟差的改正和应用 被引量:37
6
作者 季善标 朱文耀 熊永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8,共7页
分析了 GPS卫星钟差的变化特性,探讨了利用 GPS地面跟踪站的观测数据估算GPS卫星钟差的可行性.建立了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并把由地面跟踪站的实测数据估算的卫星钟差用于星载 GPS定轨计算,得到优于1m的定轨精度.
关键词 GPS卫星 星载GPS测轨 定轨 卫星轨道确定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站布局对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文援兰 柳其许 +1 位作者 朱俊 廖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建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测控网是卫星导航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讨论国内测控站的布设问题,采用网格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测控站对导航星座的可观测性。引入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和定轨中的法矩阵条件数,分析测控网对导航星座的观测几... 建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测控网是卫星导航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讨论国内测控站的布设问题,采用网格计算方法分析国内测控站对导航星座的可观测性。引入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和定轨中的法矩阵条件数,分析测控网对导航星座的观测几何结构强度以及测站位置分布对轨道确定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我国有限的国土跨度和航天测控资源可以确保对导航卫星的测控任务的完成。对在国外布设测控站进行讨论和仿真,结果说明位于国外的测控站(如可在澳大利亚的珀斯设站)的加入能明显改善观测的几何结构强度、提高导航卫星的轨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测控站布局 卫星轨道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不可能”
8
作者 周有恒 《创新科技》 2008年第9期44-44,共1页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人们为胜利喜悦时,担负卫星测量计算任务的李济生院士却感到有块石头压在心头——当时美苏等国的卫星轨道确定精度已达到百米级,而我国的定轨精度还是一...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人们为胜利喜悦时,担负卫星测量计算任务的李济生院士却感到有块石头压在心头——当时美苏等国的卫星轨道确定精度已达到百米级,而我国的定轨精度还是一片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轨道确定 定轨精度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测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