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卫星漂流浮标的南海表层海流观测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科峰
蒋国荣
+2 位作者
陈奕德
姚佳
沈春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共9页
基于1989-2013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和1993-2012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流场,给出南海各季节多年平均的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结构,对南海实际流和地转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比较了南海各季节表层实际流场...
基于1989-2013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和1993-2012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流场,给出南海各季节多年平均的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结构,对南海实际流和地转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比较了南海各季节表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的异同。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各季节上层环流结构与海域季风关系密切,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总体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发现,在夏、秋、冬这3个季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大的环流形势特征基本相同,中小尺度的环流特征有所差别;在春季,两者则呈现出相反的环流特征,环流特征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卫星
高度计
南海表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漂流浮标资料对黑潮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流场及其季节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胡筱敏
熊学军
+2 位作者
乔方利
郭炳火
林霄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共16页
利用1987年以来WOCE项目及我国自行投放或进入黑潮及其邻近海域(15°-36°N,114°-135°E)的共计323个卫星跟踪海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得到全年平均及季节平均的浮标轨迹及(1/4)°×(1/4)°格点平均的...
利用1987年以来WOCE项目及我国自行投放或进入黑潮及其邻近海域(15°-36°N,114°-135°E)的共计323个卫星跟踪海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得到全年平均及季节平均的浮标轨迹及(1/4)°×(1/4)°格点平均的表层流矢量结果。分析认为:对于全年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流路主要表现了对大洋西边界地形的适应,并呈现出6个较大的弯曲,其中在反气旋型弯曲处都发生分支或入侵现象、气旋型弯曲处这种现象却不明显。对于季节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不同流段分别表现出各自显著的季节差异:吕宋海峡附近海域,表层水向南海的入侵只发生在秋、冬两季,而春、夏两季却不发生;在台湾以东海域,黑潮表层流路与黑潮右侧反气旋涡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春季没有涡旋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常出现气旋式大弯曲,其他三个季节反气旋涡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相对平直;在台湾东北海域,黑潮表层水向东海南部陆架区的入侵以秋、冬季最强,春季次之,而夏季几乎不发生;在赤尾屿以北的东海黑潮中段,黑潮流动比较稳定,其表层平均流径走向由偏北到偏东依次约为冬(北偏东30°)、春(北偏东33°)、秋(北偏东38°)、夏(北偏东45°);流路宽度由宽至窄依次约为秋(90 km)、春(80 km)、冬(70 km)、夏(60 km),而流速由大至小依次为夏、春、秋、冬,且各季节都表现出北段流速大于南段的现象;在九州西南海域,春、秋两季黑潮表层水发生明显的向北入侵,入侵的黑潮水与东海外陆架水共同成为对马暖流的一部分来源,而夏季这种现象不明显,九州西南海域黑潮表层流路北界的位置以秋季最为偏北(但最北不超过31°N)、流路也最宽;在琉球群岛外缘海域,南半部基本没有北上的表层流存在,只有在冲绳群岛-奄美群岛以东海区,秋、夏、春三季表层反气旋涡旋都比较活跃,在涡旋的西侧有顺着冲绳群岛-奄美群岛的东北向流,其中秋季最为明显。这些结果可以为黑潮及其邻近海域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直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及其邻近海域
表层流场
卫星
跟踪
海表面
漂流
浮标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
被引量:
40
3
作者
于非
臧家业
+1 位作者
郭炳火
胡筱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8,共8页
利用WOCE-SVP和中国近海环流观察项目的卫星跟踪表层测流浮标资料,详细分析了黑潮及其入侵东海陆架和东海陆架上层环流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潮从台湾东部进入东海后,明显入侵陆架,并在复杂地形的作用下使其流路呈现多种变化。分析结...
利用WOCE-SVP和中国近海环流观察项目的卫星跟踪表层测流浮标资料,详细分析了黑潮及其入侵东海陆架和东海陆架上层环流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潮从台湾东部进入东海后,明显入侵陆架,并在复杂地形的作用下使其流路呈现多种变化。分析结果还显示,对马暖流不仅仅是黑潮的延续,而是多支流合成的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发现:秋季东海黑潮西侧100m等深线处可能存在一支与黑潮反向的逆流,关于它存在的季节变化和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黑潮
陆架环流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岩松
于非
+1 位作者
刁新源
南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102,共8页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南海的环流结构,本文利用南海表层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轨迹,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南部跨海盆尺度海流。结果表明,2011年9~10月,越南沿岸流向南,并分别在11.5°N和8.5°N(等深线出现弯曲处)转向...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南海的环流结构,本文利用南海表层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轨迹,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南部跨海盆尺度海流。结果表明,2011年9~10月,越南沿岸流向南,并分别在11.5°N和8.5°N(等深线出现弯曲处)转向东形成越南离岸流。之后,这支离岸流在11°~16°N呈现蛇形路径,从越南东岸跨越南海南部海盆到达菲律宾西岸。分析卫星高度计数据,结果表明,秋季南海中北部被气旋式环流控制,气旋式环流南部为东向流,可从越南东部一直到菲律宾沿岸,从而决定了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的特征。越南离岸流的蛇形路径主要是由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交错出现的中尺度涡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跨海盆尺度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卫星漂流浮标的南海表层海流观测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科峰
蒋国荣
陈奕德
姚佳
沈春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6010)
文摘
基于1989-2013年的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和1993-2012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流场,给出南海各季节多年平均的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结构,对南海实际流和地转流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比较了南海各季节表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的异同。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各季节上层环流结构与海域季风关系密切,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总体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发现,在夏、秋、冬这3个季节,实际流场和地转流场大的环流形势特征基本相同,中小尺度的环流特征有所差别;在春季,两者则呈现出相反的环流特征,环流特征差异明显。
关键词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卫星
高度计
南海表层流
Keywords
satellite tracking drifting buoy
surface curr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atellite altimeter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漂流浮标资料对黑潮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流场及其季节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胡筱敏
熊学军
乔方利
郭炳火
林霄沛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60094033303040706013)
文摘
利用1987年以来WOCE项目及我国自行投放或进入黑潮及其邻近海域(15°-36°N,114°-135°E)的共计323个卫星跟踪海表面漂流浮标资料,得到全年平均及季节平均的浮标轨迹及(1/4)°×(1/4)°格点平均的表层流矢量结果。分析认为:对于全年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流路主要表现了对大洋西边界地形的适应,并呈现出6个较大的弯曲,其中在反气旋型弯曲处都发生分支或入侵现象、气旋型弯曲处这种现象却不明显。对于季节平均的表层流场,黑潮表层不同流段分别表现出各自显著的季节差异:吕宋海峡附近海域,表层水向南海的入侵只发生在秋、冬两季,而春、夏两季却不发生;在台湾以东海域,黑潮表层流路与黑潮右侧反气旋涡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春季没有涡旋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常出现气旋式大弯曲,其他三个季节反气旋涡存在时,黑潮表层流路相对平直;在台湾东北海域,黑潮表层水向东海南部陆架区的入侵以秋、冬季最强,春季次之,而夏季几乎不发生;在赤尾屿以北的东海黑潮中段,黑潮流动比较稳定,其表层平均流径走向由偏北到偏东依次约为冬(北偏东30°)、春(北偏东33°)、秋(北偏东38°)、夏(北偏东45°);流路宽度由宽至窄依次约为秋(90 km)、春(80 km)、冬(70 km)、夏(60 km),而流速由大至小依次为夏、春、秋、冬,且各季节都表现出北段流速大于南段的现象;在九州西南海域,春、秋两季黑潮表层水发生明显的向北入侵,入侵的黑潮水与东海外陆架水共同成为对马暖流的一部分来源,而夏季这种现象不明显,九州西南海域黑潮表层流路北界的位置以秋季最为偏北(但最北不超过31°N)、流路也最宽;在琉球群岛外缘海域,南半部基本没有北上的表层流存在,只有在冲绳群岛-奄美群岛以东海区,秋、夏、春三季表层反气旋涡旋都比较活跃,在涡旋的西侧有顺着冲绳群岛-奄美群岛的东北向流,其中秋季最为明显。这些结果可以为黑潮及其邻近海域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直接的参考。
关键词
黑潮及其邻近海域
表层流场
卫星
跟踪
海表面
漂流
浮标
季节分布
Keywords
Kuroshio
surface current field
satellite-tracked surface drifter
seasonal variability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
被引量:
40
3
作者
于非
臧家业
郭炳火
胡筱敏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
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流影响的研究(1999043800)资助
文摘
利用WOCE-SVP和中国近海环流观察项目的卫星跟踪表层测流浮标资料,详细分析了黑潮及其入侵东海陆架和东海陆架上层环流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潮从台湾东部进入东海后,明显入侵陆架,并在复杂地形的作用下使其流路呈现多种变化。分析结果还显示,对马暖流不仅仅是黑潮的延续,而是多支流合成的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发现:秋季东海黑潮西侧100m等深线处可能存在一支与黑潮反向的逆流,关于它存在的季节变化和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东海
黑潮
陆架环流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季节变化
Keywords
East China Sea
Kuroshio
shelf circulation
satellite tracked drifter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岩松
于非
刁新源
南峰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102,共8页
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04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BR-15)
文摘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南海的环流结构,本文利用南海表层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轨迹,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南部跨海盆尺度海流。结果表明,2011年9~10月,越南沿岸流向南,并分别在11.5°N和8.5°N(等深线出现弯曲处)转向东形成越南离岸流。之后,这支离岸流在11°~16°N呈现蛇形路径,从越南东岸跨越南海南部海盆到达菲律宾西岸。分析卫星高度计数据,结果表明,秋季南海中北部被气旋式环流控制,气旋式环流南部为东向流,可从越南东部一直到菲律宾沿岸,从而决定了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的特征。越南离岸流的蛇形路径主要是由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交错出现的中尺度涡决定的。
关键词
南海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跨海盆尺度海流
Keywords
the South China Sea
satellite-tracked drifters
basin scale circulation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卫星漂流浮标的南海表层海流观测分析
刘科峰
蒋国荣
陈奕德
姚佳
沈春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漂流浮标资料对黑潮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流场及其季节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
胡筱敏
熊学军
乔方利
郭炳火
林霄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潮水入侵东海陆架及陆架环流的若干现象
于非
臧家业
郭炳火
胡筱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越南离岸流跨海盆特征初步分析
刘岩松
于非
刁新源
南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