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卫星资料虚拟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立成 施进明 王玉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2年第9期39-40,52,共3页
利用服务器连接(SAS)技术和存储局域网(SAN)技术构建气象卫星资料存储系统,实现群集环境中计算机系统间的存储资源共享,设计虚拟存储管理软件对不同的物理存储设备进行逻辑管理,可以简化存储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国家... 利用服务器连接(SAS)技术和存储局域网(SAN)技术构建气象卫星资料存储系统,实现群集环境中计算机系统间的存储资源共享,设计虚拟存储管理软件对不同的物理存储设备进行逻辑管理,可以简化存储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资料存储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虚拟存储是解决群集环境中不同物理存储设备有效使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群集共享 卫星资料虚拟存储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资料同化和LAPS-WRF模式系统的云天太阳辐射数值模拟改进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程兴宏 刘瑞霞 +4 位作者 申彦波 朱蓉 彭继达 杨振斌 徐洪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89,共13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仅次于水电和风能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受云量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准确模拟云天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围绕如何减小中尺度气象模式的云初始场误差,进而改进云天的太阳辐射模拟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LAPS(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多时间层三维云分析同化方法,改进三维云结构,并将LAPS模式输出结果作为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初始场,模拟了2008年1月及夏季(6~8月)北京地区的总云量和总辐射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的模拟改进效果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同化前后的总云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部分时次总云量的模拟值低于观测值;大部分多云及降水时段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较接近于实测值。1月晴天、多云天以及夏季晴天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但同化前后两者的相关性差异不明显;晴天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均低于实测值,1月多云条件下多数时段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减小不明显,与总云量的改进效果不显著有关。夏季多云、有降水及6月典型降水三种天气条件下同化前后总辐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性稍差,同化后两者的相关性较同化前有所改进,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改进效果较明显;同化前总辐射模拟误差较大,而同化后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6月典型降水过程同化后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较同化前分别减小了102.6 W m^(-2)和355.9%,最大相对误差减小更显著;同化后总辐射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的比例高达75%,即大部分时刻同化后模拟误差小于同化前。多云和有降水天气过程总辐射模拟效果的显著改进与总云量的改进密切相关,即同化后总云量模拟值增加,云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增强,导致模拟总辐射减小,即更接近于实测总辐射值。研究结果对于多云和降水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效果改进、太阳能资源客观评估以及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同化 太阳辐射 光伏发电 太阳能 LAPS—WRF模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 被引量:18
3
作者 钱建梅 郑旭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6-762,共7页
论述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气象卫星资料存档系统构成、存储数据的编目组织、应用软件的逻辑关联结构、层次框架结构及组织结构 ,介绍了应用软件主要功能和流程图 ,对存档系统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气象卫星 编目 资料存储 系统建设 软件 自动磁带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2卫星近海面风场资料融合及在海上天气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苗春生 高雅 王坚红 《海洋预报》 2015年第4期12-22,共11页
运用LAPS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探讨将HY-2卫星海面风场(SSW)资料进行融合处理,提供规范化的区域再分析资料。经过多步资料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并分析验证融合效果,获得HY-2卫星融合数据。结果表明,HY-2卫星的SSW数据的LAPS融合,需... 运用LAPS数据融合分析系统,探讨将HY-2卫星海面风场(SSW)资料进行融合处理,提供规范化的区域再分析资料。经过多步资料预处理后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并分析验证融合效果,获得HY-2卫星融合数据。结果表明,HY-2卫星的SSW数据的LAPS融合,需采用LAPS地面分析模块,才能有效地将数据输入LAPS系统。对HY-2卫星海面风场反演数据经过异常值剔除、卫星扫描网格处理、卫星数据平滑滤波等几项预处理,可以修订卫星数据固有偏差和滤除卫星精细化扫描携带的噪音,更恰当地显示卫星对近海面风场的精细化描述。交叉验证显示,预处理后的资料能有效保留原始资料中的重要的精细化数据信息。卫星SSW数据的区域LAPS融合产品改善了卫星扫描区的空间覆盖率在时空上的多变性,提供了可进行物理量诊断计算的经纬度网格区域场,满足了专业分析和研究对资料的要求。融合后的卫星SSW数据场在用于对海上台风、海上副高、近海面辐合中心等系统的分析和诊断中,对各系统中的中尺度结构时空特征给出了更为具体和定量化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2卫星 近海面风场SSW 局地分析与预报系统LAPS 资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eosat-5卫星HRI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建平 杨军 +4 位作者 杨国弘 岳江水 魏彩英 贾树波 龙向荣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接收定位于63°E的Meteosat-5 卫星HRI高分辨资料,研制了HRI接收处理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接收的资料通过9210 VSAT 卫星通信网向用户广播.本文介绍了系统组成、研制内容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 Meteosat-5卫星 高分辨资料 接收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个气象卫星资料共享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海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5,123,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气象卫星资料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 ,文章对系统的功能、性能、硬件结构、软件结构、方案实施及系统应用、技术难点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并着重对系统的应用软件 :数据获取软件、入库管理软件、信息产品加工处理软件、... 本文介绍了一个气象卫星资料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 ,文章对系统的功能、性能、硬件结构、软件结构、方案实施及系统应用、技术难点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并着重对系统的应用软件 :数据获取软件、入库管理软件、信息产品加工处理软件、信息产品Web浏览软件、数据检索软件、资料定制处理软件、数据下载软件、用户管理软件等 ,通过中间层软件与系统软件集成一个完整的卫星资料共享系统的软件系统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设计 应用软件 气象卫星资料共享系统 天气预报 卫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微机处理系统(V3.2)简介
7
作者 孙涵 居为民 汤志成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8-20,共3页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开发的气象卫星资料微机处理系统(3.2版)软件的主要特点、功能和运行环境。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遥感资料处理功能、显著的技术特点,适合于省级和省级以下气象部门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研究和服务工作。
关键词 气象卫星 遥感资料 处理系统 微机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Cast气象卫星资料小站接收系统的安装及维护
8
作者 彭浴 宁菲菲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9期261-262,共2页
介绍CMACast气象卫星资料小站接收系统的组成结构,总结其安装方法及日常维护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卫星资料 小站接收系统 组成结构 安装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和卫星资料同化在一次华南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少婷 王东海 +2 位作者 于星 陈权亮 丁伟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3,共14页
利用WRF模式和GSI同化系统,搭建了一套可以业务运行的预报系统,实现了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风、葵花(Himawari-8)气象卫星等资料的同化功能。基于本系统,针对同化非常规资料可能带来的资料应用和预报效果问题,设计了多组同化方... 利用WRF模式和GSI同化系统,搭建了一套可以业务运行的预报系统,实现了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风、葵花(Himawari-8)气象卫星等资料的同化功能。基于本系统,针对同化非常规资料可能带来的资料应用和预报效果问题,设计了多组同化方案,对2017年7月17~18日发生在华南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同化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分别同化常规资料、雷达径向风、雷达反射率反射率、卫星资料均对预报效果有所改进,特别是同化卫星资料,可以改善系统对云水物质的分析能力,进而提高海上天气过程的降水预报。基于分类试验同化的结果,对整体同化常规资料、雷达径向风、雷达反射率和卫星资料等对温度、风向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等模拟技巧进行评估后发现,整体同化对强降水的发生时间和强度预报有改进,但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优于单独同化某一类资料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GSI预报系统 资料同化 雷达径向风 雷达反射率 卫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编程实现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立成 关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5-401,共7页
气象卫星应用系统是一个异构平台的分布式处理系统 ,由多机协同完成资料接收、传输、处理、存档与产品分发等任务。使用网络编程进行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 ,可以提高资料的传输实效 ,确保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的同步与资料的可靠性 ,... 气象卫星应用系统是一个异构平台的分布式处理系统 ,由多机协同完成资料接收、传输、处理、存档与产品分发等任务。使用网络编程进行气象卫星资料的传输 ,可以提高资料的传输实效 ,确保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的同步与资料的可靠性 ,从而保证气象卫星产品及时提供用户使用。该文介绍了网络编程技术在气象卫星资料传输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程 气象卫星资料 资料传输 分布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资料对1997/1998年ElNio后期热带太平洋降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锐 傅云飞 赵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5,i002,共12页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 (TRMMPR)的探测结果 ,对 1 997 1 998年ElNin~o后期热带太平洋的降水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对比了非ElNin~o的 1 999年和 2 0 0 0年的同期降水情况 ,取得如下结果 :( 1 ) 1 997 1 998ElNin~o后期与非ElNin~...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 (TRMMPR)的探测结果 ,对 1 997 1 998年ElNin~o后期热带太平洋的降水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对比了非ElNin~o的 1 999年和 2 0 0 0年的同期降水情况 ,取得如下结果 :( 1 ) 1 997 1 998ElNin~o后期与非ElNin~o期间相比 ,1 997 1 998ElNin~o后期 ,热带东、中太平洋层云降水和对流云降水的比例明显增大、平均降水率也增大 ,并且层云强降水的比例增多 ,而层云弱降水比例减少。 ( 2 )在非ElNin~o期间 ,热带东、中太平洋对流云降水系统较为浅薄 ,冻结层高度比西太平洋低约 0 5km ;而在 1 997 1 998ElNin~o后期 ,这种差异明显减小 ,热带东、中太平洋对流云降水和层云降水都变得深厚 ;对流云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降水率随高度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 ( 3)对大气环流的分析表明 ,对应于降水结构的变化 ,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高空辐合辐散分布也发生了改变 ,导致Walker环流在 1 997 1 998ElNin~o后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测雨卫星 Nino 1998年 热带太平洋 降水结构 El 后期 雷达资料 WALKER环流 中太平洋 2000年 1999年 太平洋地区 对流云 测雨雷达 探测结果 降水系统 西太平洋 大气环流 辐合辐散 降水率 层云 比例 强降水 分析表 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风云气象卫星及融合降水资料改进地表参数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春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气象卫星资料不仅对天气、气候研究非常重要,对于地表参数模拟和预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将全国自动站观测、卫星降水估计和地面观测融合降水资料(CMORPH)以及风云二号D星(FY-2D)积雪覆盖率数据应用到了高分辨率陆面资料同化系统(u... 气象卫星资料不仅对天气、气候研究非常重要,对于地表参数模拟和预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将全国自动站观测、卫星降水估计和地面观测融合降水资料(CMORPH)以及风云二号D星(FY-2D)积雪覆盖率数据应用到了高分辨率陆面资料同化系统(u-HRLDAS)。融合降水资料用于驱动u-HRLDAS,同时用于计算雪水当量;积雪覆盖率资料作为u-HRLDAS强迫变量。区域模拟结果表明,积雪覆盖率对于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以及地气交换通量模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密云站土壤湿度模拟结果表明,融合降水资料准确度优于全球陆面资料同化系统(GLDAS)再分析资料。小汤山站单点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融合降水资料及卫星积雪覆盖率资料可以改进地表温度及地气交换通量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卫星 积雪覆盖率 融合降水 高分辨率陆面资料同化系统(u-HRLD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同化卫星辐射率资料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娟 朱国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6-43,共8页
为了考察T213-SSI同化全球ATOVS卫星辐射率微波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评估和分析卫星资料的应用对极端暴雨事件预报效果的影响,利用T213-SSI准业务同化系统,对2007年7月16—19日的川渝地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为了考察T213-SSI同化全球ATOVS卫星辐射率微波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评估和分析卫星资料的应用对极端暴雨事件预报效果的影响,利用T213-SSI准业务同化系统,对2007年7月16—19日的川渝地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此次暴雨过程致灾严重,同时是一次预报难度很大的、西风带系统调整下的转折性天气过程,非常值得研究。共开展了3组模拟试验:第一组试验只同化常规资料;第二组试验连续同化10天常规资料和卫星微波资料,第三组试验只同化一个时次、分别使用常规资料和不同波段微波资料(AMSUA和AMSUB)。结果表明:(1)仅同化一次卫星资料的暴雨预报不及连续同化10天卫星资料的效果好,说明卫星资料的使用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产生较好效果;(2)卫星资料的长期使用可以改进大尺度环境场,使得暴雨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更接近实际;(3)AMSUA资料对温度场的调整有较大贡献,AMSUB资料对湿度场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辐射率资料 直接同化 暴雨预报 T213模式 SSI同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尺度滤波方法及其在卫星资料个例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卫清 王宗皓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7-433,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修正的双傅氏级数”滤波方法,应用卫星资料个例,与 Barnes 带通滤波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用本文的方法分析得到的中尺度系统,结构更清晰,强度更强。
关键词 中尺度系统 卫星资料 个例分析 带通滤波 天气尺度 卫星探测资料 雷达资料 滤波结果 平滑滤波 地面天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影响的个例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建平 王宗皓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4-82,共9页
本文用GTS线路的NOAA气象卫星探测并推算到的大气厚度资料,对我国现行的北半球业务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进行了卫星探测资料对其影响的个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同时发现,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的影响与地区... 本文用GTS线路的NOAA气象卫星探测并推算到的大气厚度资料,对我国现行的北半球业务数值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进行了卫星探测资料对其影响的个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同时发现,卫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分析的影响与地区及天气系统有关,在常规资料缺乏的地区及强天气系统附近有较大的影响;对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则与天气系统的演变有关,在发展的系统中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分析 卫星探测资料 气象卫星探测 数值天气预报 卫星资料 常规资料 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系统 副热带急流 四维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讯技术》专题资料《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与研究》题要
16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卫星导航 GPS 专题资料 电讯技术 卫星导航接收机 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NUM海浪预报系统的北印度洋波浪特征模拟与预报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永增 孙玉娟 +2 位作者 王关锁 滕涌 乔方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MASNUM海浪数值预报系统的全球10 a后报数据库资料,分析了北印度洋区域波浪分布特征。由于该地区受季风控制显著,夏季波浪大于冬季;在空间分布上,西部比东部风大、浪大,在亚丁湾、索马里外海波浪最大。基于Janson-1卫星高度计有效... 基于MASNUM海浪数值预报系统的全球10 a后报数据库资料,分析了北印度洋区域波浪分布特征。由于该地区受季风控制显著,夏季波浪大于冬季;在空间分布上,西部比东部风大、浪大,在亚丁湾、索马里外海波浪最大。基于Janson-1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观测资料,对MASNUM海浪预报系统的预报性能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预报波高均方根误差在0.5 m左右,短期的24 h预报效果好于48 h和72 h,冬季好于夏季。另外,对预报误差进行了相应的概率分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NUM海浪预报系统 北印度洋 Janson-1卫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华东区域洪涝灾害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建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红妹 陆贤 段项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以NOAA卫星资料为主要信息源,以地面高程、土地利用等地形地貌资料为辅助信息源,研制了华 东区域多重因子空间分析模式,在GIS平台上建立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和分析系统,从而提高了洪涝灾害判识 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 遥感 GIS 洪涝灾害 动态监测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NOAA卫星资料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积雪监测诊断业务系统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艳君 李威 陈乾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27,F003,共5页
利用卫星遥感和常规观测的积雪资料 ,确定了适合业务使用的北半球及中国积雪监测诊断方法 ,并初步建立了北半球和中国积雪监测业务。其相关业务产品主要有 :北半球月积雪日数、中国月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的分布 ,北半球、欧亚、中国等不... 利用卫星遥感和常规观测的积雪资料 ,确定了适合业务使用的北半球及中国积雪监测诊断方法 ,并初步建立了北半球和中国积雪监测业务。其相关业务产品主要有 :北半球月积雪日数、中国月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的分布 ,北半球、欧亚、中国等不同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深度 北半球 业务系统 观测 卫星遥感 资料 指数 监测诊断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云团系统上下游的传播与1998年长江流域大暴雨 被引量:21
20
作者 仪清菊 徐祥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利用加密的卫星和雷达资料,对云团系统的传播和发展与 1998年长江大暴雨的关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热量和水汽的输送通道的重建以及青藏高原低涡向长江流域的传播是 1998年 7月长江流域大暴雨发生的重要背景条件,它们向... 利用加密的卫星和雷达资料,对云团系统的传播和发展与 1998年长江大暴雨的关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热量和水汽的输送通道的重建以及青藏高原低涡向长江流域的传播是 1998年 7月长江流域大暴雨发生的重要背景条件,它们向下游输送和传播的形式有 3种类型,即纬向型、西南型和混合型;而下游地区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连续生成及其不同形式的组合、发展则是过程降水异常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团系统 暴雨 1998年 长江流域 卫星资料 雷达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