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T系统对1518~1525MHz频段卫星移动系统的干扰 被引量:4
1
作者 韩锐 张晓燕 +1 位作者 刘畅 王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为分析在1 518~1 525 MHz频段附近部署IMT系统的可行性,在梳理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就1 492~1 518 MHz频段IMT系统对1 518~1 525 MHz频段卫星移动系统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分析在1 518~1 525 MHz频段附近部署IMT系统的可行性,在梳理了国际电信联盟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就1 492~1 518 MHz频段IMT系统对1 518~1 525 MHz频段卫星移动系统的干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IMT系统基站对卫星移动系统终端在不同场景下的干扰链路,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阻塞干扰与邻频干扰进行计算仿真。仿真结果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阻塞干扰概率以及两个系统邻频共存的条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该频段邻频的未来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系统 IMT系统 干扰分析 频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68~1675 MHz卫星移动系统与无线电探空系统间的共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淼 潘冀 +1 位作者 曾昱祺 李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为分析在1668--1675 MHz频段引入卫星移动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段卫星移动系统与无线电探空系统间的兼容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两个无线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参数,讨论了两系统间潜在的干扰链路。针对卫星移动业务终端对二次测... 为分析在1668--1675 MHz频段引入卫星移动系统的可行性,对该频段卫星移动系统与无线电探空系统间的兼容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两个无线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参数,讨论了两系统间潜在的干扰链路。针对卫星移动业务终端对二次测风雷达的干扰以及二次测风雷达对卫星空间电台的干扰两条主要干扰链路,采用计算机静态建模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干扰情况进行了计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终端密度在50个/km2时,二次测风雷达所需的保护距离为60~80 km,而单个二次测风雷达主瓣方向发射二次测风雷达的功率高于空间卫星国际保护标准达60 d B。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对该频段的重新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系统 无线电探空仪 电磁兼容 L频段 频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3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馈电链路切换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严静 苟定勇 吴诗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6,175,共4页
研究了无星际链路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馈电链路的切换问题,提出了两种馈电切换方案-最短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和最长可视时间切换方案。结合两种已有的用户链路切换准则,在构造的非均匀分布全国话务密度模型上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 研究了无星际链路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馈电链路的切换问题,提出了两种馈电切换方案-最短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和最长可视时间切换方案。结合两种已有的用户链路切换准则,在构造的非均匀分布全国话务密度模型上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对系统开销影响较大,选择最长可视时间馈电链路切换方案,可以减少切换带来的信令开销,提高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电链路 切换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用户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安全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9
5
作者 冯涛 马建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59-1964,共6页
由于移动卫星和移动用户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有限,解决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和保密问题面临许多困难。根据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安全需求,基于UC安全模型定义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理想函数,该... 由于移动卫星和移动用户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有限,解决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和保密问题面临许多困难。根据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安全需求,基于UC安全模型定义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理想函数,该理想函数保证了强安全性和实用性,并用于实际协议的设计。在移动用户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络控制中心之间,设计了一个简单、低计算复杂性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涉及了较少的交互次数,认证协议计算负载仅仅需要利用伪随机函数、散列函数和与或计算。同时,基于UC安全模型,对新的协议进行了可证明安全分析。新协议的安全属性包括可用性、有效性、身份隐藏的可认证性、前向保密的密钥交换以及协议的模块化可复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UC安全模型 前向保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下一代IMT系统在扩展C频段的共存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燕 杨夏青 韩锐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2,共7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的相关规定可知,在我国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对地(下行)链路与下一代IMT系统存在频率重叠。为了保证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下一代IM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的相关规定可知,在我国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空对地(下行)链路与下一代IMT系统存在频率重叠。为了保证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下一代IMT系统在扩展C频段的共存,给出了使上述两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或保护措施。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以及调研厂商的制造水平,给出了关于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下一代IMT系统在扩展C频段共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代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IMT系统 频率共享 兼容共存 保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重信号接收及其软件化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昊 张乃通 吴中一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3-47,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CDMA多重接收协议 ,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具体描述了其实现方式。同时 ,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该系统 ,给出了该协议的软件化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 ,CDM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重信号接收及其软件化是... 提出了一种适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CDMA多重接收协议 ,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具体描述了其实现方式。同时 ,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该系统 ,给出了该协议的软件化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 ,CDMA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重信号接收及其软件化是可行的 ,并可应用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多重信号接收 软件 无线电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仿真软件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家富 马刈非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27-629,677,共4页
星座设计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与成本。软件仿真是星座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案,对软件的有关功能进行了介绍。该软件界面友好,具... 星座设计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与成本。软件仿真是星座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案,对软件的有关功能进行了介绍。该软件界面友好,具有丰富的地图操作内容,是军用及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仿真、演示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设计 卫星轨变 仿真软件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在远洋渔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国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从远洋渔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其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出发 ,对已经和即将投入运行的 ICO、全球星等系统的性能、技术和基本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展望了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远洋渔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双模手机 远洋渔业 海洋渔业 远洋捕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MA和CDMA第三代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林风 王东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33,共5页
讨论了TDMA和CDMA第三代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卫星移动通信网)一些主要技术,并考虑了其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T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特定区域的中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常规星座优化设计
11
作者 李赞 孙国滨 张乃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3-127,共5页
通过综合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 ,结合具体问题 (覆盖东径 75~ 10 5° ,北纬 3~ 5 4°区域 ) ,分别根据区域性覆盖、地带性覆盖和全球性覆盖星座设计思想 ,利用圆极轨道和倾斜圆轨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从中得出覆... 通过综合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 ,结合具体问题 (覆盖东径 75~ 10 5° ,北纬 3~ 5 4°区域 ) ,分别根据区域性覆盖、地带性覆盖和全球性覆盖星座设计思想 ,利用圆极轨道和倾斜圆轨道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从中得出覆盖指定区域的中轨道全天候持续覆盖常规卫星星座的优化设计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网络 卫星星座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短突发结构信道估计方案
12
作者 王英 周伟 +1 位作者 吴彦奇 李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16-2020,共5页
为改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短突发帧结构的信道估计性能,分析卫星移动通信链路结构,综合考虑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判决反馈的信道估计方案。通过对基于训练序列信道估计的判决结果进行反编码,利用统计判决结果剔除... 为改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短突发帧结构的信道估计性能,分析卫星移动通信链路结构,综合考虑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估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判决反馈的信道估计方案。通过对基于训练序列信道估计的判决结果进行反编码,利用统计判决结果剔除偏差值较大项,进行信道软判决估计,其软硬件实现复杂度和处理延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解调性能在低、高速莱斯信道下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短突发帧结构 信道估计 训练序列 软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密钥交换协议的改进
13
作者 邓淼磊 侯迎春 勒孚龙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为了解决移动用户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会话密钥协商问题,对最近提出的一个通用可组合安全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该协议的安全证明存在问题,该协议不是通用可组合安全和前向安全的,攻击... 为了解决移动用户和移动卫星通信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会话密钥协商问题,对最近提出的一个通用可组合安全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该协议的安全证明存在问题,该协议不是通用可组合安全和前向安全的,攻击者可以对协议进行数据同步攻击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最后给出了改进方案以克服存在的安全缺陷,改进后的协议是通用可组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安全 协议 密钥交换 通用可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移动卫星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晓晖 郭美凤 +1 位作者 毛献辉 滕云鹤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2期24-27,共4页
研究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在移动卫星通讯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分析长时间工作的移动卫星通讯系统对导航定位系统的要求 ,其次通过对系统建模建立系统方程 ,利用 GPS信息和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 (L INS)信息建立量测方程。为了避免滤波... 研究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在移动卫星通讯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分析长时间工作的移动卫星通讯系统对导航定位系统的要求 ,其次通过对系统建模建立系统方程 ,利用 GPS信息和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 (L INS)信息建立量测方程。为了避免滤波发散 ,卡尔曼滤波算法采用 Sage&Husa算法。最后给出在北京西郊跑车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技术的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S/GPS组合导航系统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移动卫星通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体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妍 李亚秋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6,共8页
对地面蜂窝系统通信体制进行了研究,选择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作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参考技术体制,并利用线性预测法和燕尾交织法解决了该体制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存在的功率控制非实时性和时间分集技术的不适应性问题。仿真结... 对地面蜂窝系统通信体制进行了研究,选择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作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参考技术体制,并利用线性预测法和燕尾交织法解决了该体制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存在的功率控制非实时性和时间分集技术的不适应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WCDMA体制能够用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通信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移动卫星系统的自适应开环预编码方法
16
作者 安泽亮 宋高俊 陈慧慧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9-1174,共6页
对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星地间传输延迟,传统的基于理想信道信息的预编码方法是不适用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开环信道估计的预编码方法。卫星端利用开环获取的部分信道信息实现多波束联... 对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星地间传输延迟,传统的基于理想信道信息的预编码方法是不适用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开环信道估计的预编码方法。卫星端利用开环获取的部分信道信息实现多波束联合预编码,并导出了系统传输速率的闭合解析表达式。此外,为了克服强干扰环境下多波束预编码系统性能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预编码传输方法。卫星发射机依据开环获得的慢时变用户位置信道信息和信道统计量信息,自适应地选择预编码方法或传统频率复用方法,实现最优的系统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干扰抑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实现更优的系统性能,同时也克服了传统预编码方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波束间干扰 开环信道估计 自适应预编码 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报文服务系统加入GMDSS评估历程及要点分析
17
作者 庞波波 宋溱 +3 位作者 周益 薛峰 胡光明 季克淮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为提供通导一体的海上遇险与安全手段,我国利用北斗三号系统区域短报文,建立北斗报文服务系统(BDMSS),历经5 a,成功推动该系统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成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服务提供方。阐述移动卫星系统申请加入GMDSS认... 为提供通导一体的海上遇险与安全手段,我国利用北斗三号系统区域短报文,建立北斗报文服务系统(BDMSS),历经5 a,成功推动该系统被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成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服务提供方。阐述移动卫星系统申请加入GMDSS认可流程和接受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MSO)技术和运营评估流程;全面梳理北斗报文服务系统被IMO认可历程和接受IMSO评估历程;分析IMSO针对BDMSS的可用性,卫星备份与恢复策略,优先级机制,业务演示场景设计及额外考虑事项的评估要点。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国际组织对新移动卫星系统的认可及评估规则,对于参与A.1001(25)修订工作以及为新移动卫星系统在设计论证中充分考虑国际海事应用需求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报文服务系统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移动卫星系统 北斗短报文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 技术和运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第一个商用近地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测控方案
18
作者 Patrick G.Yarbrough 潘科炎 《控制工程(北京)》 2002年第4期43-51,共9页
ORBCOMM公司在1994年10月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授与的建造和测控近地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许可证。ORBCOMM星座用来为全球用户提供接近连续覆盖的双向数据和信息通信业务。在开发ORBCOMM系统时,对系统所有的费用以及经常性成本均... ORBCOMM公司在1994年10月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授与的建造和测控近地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许可证。ORBCOMM星座用来为全球用户提供接近连续覆盖的双向数据和信息通信业务。在开发ORBCOMM系统时,对系统所有的费用以及经常性成本均进行了评审,以便使系统具有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网络和卫星测控等领域,经常性成本占系统总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打算使大量的标准测控程序自动化,以降低系统维护所需的控制器数目。ORBCOMM公司集中精力研究星座的测控方案并付之技术实现,以便降低与星座测控有关的成本。根据研制飞行模型1和2取得的经验,测控中心的测控策略是降低测控人员的操作负担,并减少所需的测控人员数目。为了进一步降低研制成本和经常性成本,ORBCOMM控制中心将最大限度发挥计算机和工作站的功能,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包。本文讨论ORBCOMM用来实现其地面网和天基星座控制的测控方案。ORBCOMM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卫星于1997年初用轨道科学公司(OSC)的飞马座火箭发射入轨。为了满足计划中的用途,采用26~36颗卫星组成的一个通信星座。下面先简要概述ORBCOMM系统,然后介绍卫星的入轨部署、轨道面内卫星的间隔保持、遥测数据的处理、遥控指令的验证和性能、轨道确定、系统和数据分析、网络运行概貌以及ORBCOMM系统拟采用的一般测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近地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 姿态控制 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频段低信息速率卫星通信系统的探索和实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尚俊娜 李林 +1 位作者 刘春菊 魏彦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 介绍了目前卫星通信的频段分布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对S频段卫星通信给出了链路预算,并进行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探索和实验,通过低信息速率的短报文和语音通信设备的研发,对低速率卫星移动通信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向天线的S频段低信息速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完全可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发挥作用,并具有成本低、终端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S频段 低信息速率 应急通信 全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F、L频段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遮蔽环境衰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运超 郝文辉 +1 位作者 孙宏林 韩光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UHF、L频段路边树遮蔽和多径衰落实验分别于 1 999年 8月和 9月在河南安阳境内进行。利用日本 GMS1 40 E气象卫星为信标 ,其下行频率分别为 468.92 4 MHz和 1 691 .0 0 MHz,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分别为 37d Bm和 56d Bm,中频带宽分别为 2 k... UHF、L频段路边树遮蔽和多径衰落实验分别于 1 999年 8月和 9月在河南安阳境内进行。利用日本 GMS1 40 E气象卫星为信标 ,其下行频率分别为 468.92 4 MHz和 1 691 .0 0 MHz,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分别为 37d Bm和 56d Bm,中频带宽分别为 2 k Hz和 2 0 0 k Hz,极化方式均为线极化。地面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设备安置于汽车上。此项实验的目的是为地面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信道参数。本文给出了路边树遮蔽的累计分布特性以及相应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 频段 遮蔽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