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频率选择性卫星移动信道仿真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嘉铭 杨明川 郭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50,共5页
针对国内外对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中,缺少实测数据验证可用于系统关键技术的信道仿真模型这一问题,在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对宽带卫星移动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点散射理论建立了宽带频率选择性卫... 针对国内外对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中,缺少实测数据验证可用于系统关键技术的信道仿真模型这一问题,在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对宽带卫星移动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点散射理论建立了宽带频率选择性卫星移动信道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典型环境下实测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信道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真实传输环境下的宽带频率选择性卫星移动信道的衰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衰落特性 频率选择性 传播散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卫星移动信道模型及长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坡 曹志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48-2953,共6页
卫星移动信道可被描述为基于有限状态马尔可夫过程的衰落模型,该文分析了卫星信道的可预测性,然后基于加权预测思想提出了一种卫星移动信道长期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当前信道采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采样,采样频率大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速率的2... 卫星移动信道可被描述为基于有限状态马尔可夫过程的衰落模型,该文分析了卫星信道的可预测性,然后基于加权预测思想提出了一种卫星移动信道长期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当前信道采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采样,采样频率大于马尔可夫状态转移速率的2倍,利用信道状态的相关性和信道状态转移概率信息来加权预测未来长期内的信道状态,并依据自回归预测模型给出信道预测输出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对卫星信道未来的信道状态进行预测,在信噪比较高时均方误差能够达到10 2量级,在自适应传输过程中可以降低系统平均误比特率,且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性能,这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自适应传输和自适应资源分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马尔可夫过程 加权预测 长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两状态卫星移动信道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川 张嘉铭 +2 位作者 王振永 郭庆 唐文彦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针对卫星移动信道概率统计的单状态模型只能描述单一信道环境,而多状态模型随着状态数目的增多参数也越多、仿真也越复杂的问题,本着模型既要准确反映实际信道传播特性,同时又要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原则,采用滤波器法和马尔科夫链... 针对卫星移动信道概率统计的单状态模型只能描述单一信道环境,而多状态模型随着状态数目的增多参数也越多、仿真也越复杂的问题,本着模型既要准确反映实际信道传播特性,同时又要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原则,采用滤波器法和马尔科夫链实现了一个包含“理想状态”和“非理想状态”的广域环境两状态信道模型的动态仿真。通过在我国本土环境下得到的铱星系统信道特性实测数据,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和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该模型在我国三种典型真实信道环境(开阔地轻阴影遮蔽环境、乡村中等阴影遮蔽环境以及城区重阴影遮蔽环境)下的参数,该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衰落特性 概率统计模型 多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响应连续相位调制信号在卫星移动信道中的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龙祥 Myoungjin Kim 汪海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88-1095,共8页
该文给出了组合卫星移动信道中采用差分相位检测(DPD)和最大比组合(MRC)的部分响应连续相位调制(PRCPM)信号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有关数值计算结果。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部分响应连续相位调制 误比特率 卫星移动信道 PRCPM 差分相位检测 DPD 最大比组合 M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非城市区域的卫星移动信道统计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琨 吴诗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城市区域的卫星移动信道统计模型—莱斯 K模型 ,采用K 分布来描述由于遮蔽引起的接收信号包络的缓慢变化 ,用莱斯分布来描述包含直视信号分量 (主径 )在内的多径快衰落 ,得到了接收信号包络的概率分布和误比特率 ...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城市区域的卫星移动信道统计模型—莱斯 K模型 ,采用K 分布来描述由于遮蔽引起的接收信号包络的缓慢变化 ,用莱斯分布来描述包含直视信号分量 (主径 )在内的多径快衰落 ,得到了接收信号包络的概率分布和误比特率 .在此基础上 ,本文利用样本矩对莱斯 K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参数估计性能进行了评价 .最后 ,本文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城市区域 卫星移动信道设计模型 莱斯-K模型 K-分布 归一化矩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特性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磊 童新海 +1 位作者 梁小虎 孔博 《无线通信技术》 2013年第2期6-10,14,共6页
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本文描述了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统计特性,分析了S频道基于幅度变化的抽头延迟线信道模型,对其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德国航空太空中心的农村、郊区、城市不同环境下实测数据统计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 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本文描述了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统计特性,分析了S频道基于幅度变化的抽头延迟线信道模型,对其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德国航空太空中心的农村、郊区、城市不同环境下实测数据统计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章中的信道模型特性与真实宽带卫星移动传输环境的实测信道统计特性基本吻合,这对于解决未来宽带移动卫星移动信道模拟和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移动信道 多径衰落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时卫星移动信道概率统计模型
7
作者 杨明川 石硕 +2 位作者 王振永 郭庆 唐文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卫星和带阵列天线的移动体之间视距链路被遮挡时的信道特性,综合考虑信号到达方向分布的三维非均匀、非全向来波情形,建立了一个基于几何圆柱散射模型的三维信道概率统计模型.分别以拉普拉斯分布与Parsons模型中改进的截尾余弦分布... 针对卫星和带阵列天线的移动体之间视距链路被遮挡时的信道特性,综合考虑信号到达方向分布的三维非均匀、非全向来波情形,建立了一个基于几何圆柱散射模型的三维信道概率统计模型.分别以拉普拉斯分布与Parsons模型中改进的截尾余弦分布来描述电波到达方向的方位角和仰角的角谱分布,得到了接收信号的时间自相关函数和空间互相关函数的表达式.利用正弦波叠加法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的仿真模型,并用等面积法进行修正后用来确定了仿真模型的参数.通过Aulin模型对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及其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衰落特性 概率统计模型 空时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林 张剑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3,共3页
对移动卫星通信的三种典型信道进行了完整的理论分析。通信信号在不同的信道参数条件下,经过瑞利(Rayleingh)信道、莱斯(Rician)信道和阻挡效应下的莱斯信道(Rician/Lognormal)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经分析比较发现,信道参... 对移动卫星通信的三种典型信道进行了完整的理论分析。通信信号在不同的信道参数条件下,经过瑞利(Rayleingh)信道、莱斯(Rician)信道和阻挡效应下的莱斯信道(Rician/Lognormal)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经分析比较发现,信道参数不同,得到的误码率曲线不同。信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信道参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结到这些参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信道仿真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LS和PLS_ZP算法的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估计 被引量:1
9
作者 仲伟志 王红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针对传统最小平方(least square,LS)算法和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信道估计算法不能有效提高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传输性能这一问题,提出改进的基于功率判决的LS估计算法(简称PLS)和PLS补零插值算法(简称PL... 针对传统最小平方(least square,LS)算法和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信道估计算法不能有效提高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传输性能这一问题,提出改进的基于功率判决的LS估计算法(简称PLS)和PLS补零插值算法(简称PLS_ZP)。PLS算法在基于DFT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衰落特性,通过对有效抽头数的限制设定功率阈值,抑制有效抽头外的噪声;PLS_ZP算法利用时域补零等效频域内插的原理对原频域插值算法进行改进,充分利用所有已估计导频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相比,PLS和PLS_ZP算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算法复杂度较低,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卫星移动信道 功率判决 补零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信道中的视频传输
10
作者 阮象华 徐义民 徐德军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4,27,共3页
为向远程便携通信设备提供低速率的视频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信道的级联编码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了实时信道估计、软判决译码、TCM、深度交织和纠错编码等技术,它不仅可用于语音通信,也适用于MPEG-4标准的图像传输。
关键词 移动卫星信道 视频传输 卫星通信 MPEG-4标准 无线通信 图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信道中的TC-MDPSK特性界
11
作者 殷贯西 王新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0-72,51,共4页
本文基于RiceLognormal联合分布的两种信道模型,定性地分析了移动卫星信道中的TCMDPSK特性界.推导出了适合这两种信道模型的一种新的特性界表达式,讨论了8UTCMDPSK方案的误比特率.计算机模拟... 本文基于RiceLognormal联合分布的两种信道模型,定性地分析了移动卫星信道中的TCMDPSK特性界.推导出了适合这两种信道模型的一种新的特性界表达式,讨论了8UTCMDPSK方案的误比特率.计算机模拟显示出,本文推导的方法不仅简便,而且得到的特性界比已有的界紧,能够较好地反应这类信道的TCMDPSK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信道 TC-MDPSK特性界 移动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状态窄带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及射频GNSS信号模拟器的动态模拟改进算法分析
12
作者 傅梅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3期7-8,共2页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卫星——移动接收机信道特征的信道模型,常用于通信及导航信道模拟。基于已有的两状态窄带陆地移动卫星模型,探讨并分析了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模型以支持GNSS模拟器的动态模拟环境。
关键词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 GNSS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双卫星系统窄带LMS信道的状态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希 薛睿 赵旦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167,共7页
针对单卫星系统业务有效性低和状态模型使用场景有限的问题,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测数据提取的模型参数提出一种适用于更多场景的陆地移动卫星信道状态模型.基于一阶马尔可夫链和半马尔可夫链实现双卫星的联合状态序列,研究各种仰角... 针对单卫星系统业务有效性低和状态模型使用场景有限的问题,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测数据提取的模型参数提出一种适用于更多场景的陆地移动卫星信道状态模型.基于一阶马尔可夫链和半马尔可夫链实现双卫星的联合状态序列,研究各种仰角组合和方位角分离下状态序列的相关系数、状态概率及状态持续时间的统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实测值比较,对数正态拟合的半马尔可夫模型能更精确、有效地描述双卫星传播信道的状态,且在不同信道环境的各种星座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可用于多星信道模型的建立和系统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系统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 状态模型 马尔可夫链 半马尔可夫链 角度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14
作者 曹锦 《通信世界》 2000年第24期12-14,共2页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多径效应 接收信号 多途效应 卫星移动信道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卫星链路多普勒频移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爱军 代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为满足高动态卫星接收机设计仿真及测试需求,以高机动飞行器典型运动模型为参考,通过合理近似与简化,推导出高动态卫星信道多普勒频偏变化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多普勒频偏计算误差小于6‰,适合工程设计应用。在此基础上,... 为满足高动态卫星接收机设计仿真及测试需求,以高机动飞行器典型运动模型为参考,通过合理近似与简化,推导出高动态卫星信道多普勒频偏变化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多普勒频偏计算误差小于6‰,适合工程设计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动态卫星通信信号载波同步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高动态卫星通信链路 多普勒频偏 载波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窄带LMS信道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希 薛睿 赵旦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1,共6页
针对现存陆地移动卫星(land mobile satellite,LMS)信道模型使用场景有限及状态持续时间概率密度函数(state dura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DPDF)不精确问题,提出能准确有效地描述更多操作场景的窄带LMS信道模型.利用对数正... 针对现存陆地移动卫星(land mobile satellite,LMS)信道模型使用场景有限及状态持续时间概率密度函数(state dura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DPDF)不精确问题,提出能准确有效地描述更多操作场景的窄带LMS信道模型.利用对数正态分布近似SDPDF的Semi-Markov链实现状态序列.在每一状态内结合传播参数生成服从Loo分布的载噪比时间序列.通过在慢衰落成分中引入多普勒频移以增加参数数据库及扩展适用场景.研究不同场景下状态概率、载噪比时间序列的一阶统计特性和90%信号有效性所需的余量,并与实测值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多场景下有效地代表阴影条件,且在不同信道环境中的各仰角和方位角下具有较好适用性,可用于系统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移动卫星 信道模型 Semi-Markov链 基于角度分集的移动卫星信道 Lo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软判决译码的非冗余纠错差分解调的应用
17
作者 郭道省 张邦宁 +2 位作者 甘仲民 杨喜根 刘爱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7-321,共5页
提出了结合软判决译码的非冗余纠错 (nonredundant error correction)在差分解调中的应用 .用非冗余纠错差分解调的硬判决信息对差分解调软输出进行加权 ,从而将基于硬判决的非冗余纠错成功地用于软判决时的差分解调 ,提高了传统的差分... 提出了结合软判决译码的非冗余纠错 (nonredundant error correction)在差分解调中的应用 .用非冗余纠错差分解调的硬判决信息对差分解调软输出进行加权 ,从而将基于硬判决的非冗余纠错成功地用于软判决时的差分解调 ,提高了传统的差分解调结合软判决译码的性能 .计算机仿真表明 ,相对于传统的差分解调结合软判决译码 ,该算法在 AWGN信道中误比特率 BER为 10 - 5时大约有 1.4d B的性能改善 ,在 Rician信道中也同样有显著的性能改善 .这使得非冗余纠错能够在普遍采用差分解调结合软判决译码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 ,显著地提高了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非冗余纠错 差分解调 软判决译码 量度加权 卫星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软判决译码时的非冗余纠错差分检测
18
作者 郭道省 刘爱军 +1 位作者 甘仲民 张邦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5期40-45,共6页
提出了非冗余纠错差分检测在软判决译码时的应用。结合 π/ 4 - DQPSK差分解调 ,着重研究了非冗余纠错在软判决译码时的应用 ,给出了具体系统实现时的软件流程图。用计算机仿真了该算法在加性白高斯噪声 ( AWGN)信道和 Rician信道中的... 提出了非冗余纠错差分检测在软判决译码时的应用。结合 π/ 4 - DQPSK差分解调 ,着重研究了非冗余纠错在软判决译码时的应用 ,给出了具体系统实现时的软件流程图。用计算机仿真了该算法在加性白高斯噪声 ( AWGN)信道和 Rician信道中的性能。仿真表明 ,相对于软判决译码时传统的差分解调 ,该算法在误比特率 BER为 1 0 -4 时在 AWGN信道中有 1 .4d B的性能改善 ,在 Rician信道中同样有显著的性能改善。考虑到了实现损耗 ,实际系统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一致。这使得 NEC能够在普遍采用软判决译码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 ,拓展了 NEC只能用于硬判决的局限 ,从而提高了系统容量和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非冗余纠错 软判决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斯正弦和法的色高斯过程仿真分析
19
作者 倪书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4-68,共5页
通过对莱斯正弦和法仿真色高斯随机过程的五种方法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精确多普勒扩展法性能最好,最小均方误差法次之,然后是等面积法和等距离法,性能最差是蒙特卡洛法。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证明了当正弦函数的数目越大逼近程度越好这... 通过对莱斯正弦和法仿真色高斯随机过程的五种方法性能进行分析得出,精确多普勒扩展法性能最好,最小均方误差法次之,然后是等面积法和等距离法,性能最差是蒙特卡洛法。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证明了当正弦函数的数目越大逼近程度越好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信道模型 莱斯正弦和 多普勒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ower Reduction Method for Pilot Channel of LEO Satellite Based on Dynamic Compensation 被引量:3
20
作者 Yong Zhang Yongning Zhuo +1 位作者 Jian Wang Siyuan Ji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55-65,共11页
Since the lower power requirement of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 than that of other multiple access, the CDMA technology is suitable to be used in low earth orbit(L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ose spac... Since the lower power requirement of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 than that of other multiple access, the CDMA technology is suitable to be used in low earth orbit(L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ose space power is limited due to the small size of satellite. The pilot channel of CDMA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arth mobile station(EMS) in LEO system to recover carrier and code, but the power requirement of pilot channel is ver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hannels. In this paper, a power reduction method for pilot channel is proposed. By the new method, the power of pilot channel transmitted from LEO satellite is reduced to a lower level. For improving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of pilot channel with lower power, coherent integration is employed in EMS at the pre-processing stage. Considering the high dynamic situation of LEO satellite, the long period of time for integration will deteriorate the receiving performance of EMS, therefore, a dynamic compensation module is added to carrier tracking loop against the high dynamic. Meanwhile,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new tracking loop and the condition for steadystate zero error are deduc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ynamic compensation power reduction carrier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