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及地温观测的年变变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闫丽莉 屈春燕 +1 位作者 温少妍 单新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6,283,共10页
通过对NOAA卫星热红外亮温与野外安装气象观测站接收的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0.2,0.5,1.5,2m)进行不同方式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亮温与气温及不同深度地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通过对NOAA卫星热红外亮温与野外安装气象观测站接收的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0.2,0.5,1.5,2m)进行不同方式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卫星热红外亮温、气温、地下不同深度地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亮温与气温及不同深度地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卫星热红外亮温观测,由于受天气、云层短周期因素变化影响,曲线呈现高频突跳特征,但按最大值拟合出的亮温曲线有较好的年变变化规律;②浅层地温受气温及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能够体现出日变化,表现出很好的季节变化规律;③深层地温年变平稳,年变变化与季节相关.但与气温相比,表现出滞后效应,且深度越深,滞后时间越长;④亮温、气温及深度0.2m地温三者之间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亮温、气温、0.2m地温的极值几乎同时段出现,都符合季节变化.分析表明,亮温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表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为利用卫星热红外亮温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提供可靠准确证据.本研究结果为理解不同观测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更好地为地震监测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热红外亮温 对比研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8.1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解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璇 张元生 +2 位作者 郭晓 魏从信 张丽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的大范围热红外异常,以中国静止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征,异常范围呈不规则带状分布,...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前后在震中区附近出现的大范围热红外异常,以中国静止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震前热异常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征,异常范围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至震时异常面积趋于峰值,震中始终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部位,震后异常快速收缩减弱,直至完全消失。该次热异常变化表现为初步显现、加速发展至逐步衰减的过程,持续时间在45天以上,特征周期为16天,相对变化幅度达12倍多。通过相似震例对比研究发现,该次地震与汶川大地震的热红外时空演化特征存在一定共性,主要体现在热异常的演化过程、异常形态、发震时刻及震中位置与异常区域的关系上,仅特征周期和特征幅值有所不同,应与各区域应力变化、气候因素及特殊的地质环境相关。这些认识对热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关系判定有一定启示作用,对地震热红外监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8.1级地震 卫星热红外亮温 相对功率谱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类回归树方法研究亮温异常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勇 何洋波 +1 位作者 马丽 强祖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利用分类回归树方法研究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数据和地震震级关系 ,结果显示对地震震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最大异常亮温面积 ,可以利用它来构造具有 4个终节点的最优分类树 ,其误判率为 0 .3131,并且该分类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关键词 地震观测 震级 卫星红外线 异常 分类回归树方法 最大异常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