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明山 韩秀友 +2 位作者 谷一英 胡晶晶 武震林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0-916,共7页
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将向大容量、高频段、多波束与处理转发方向发展,传统电域微波信号处理与传输的卫星有效载荷系统存在体积大、质量大、易受电磁干扰、速率低、带宽瓶颈等不足,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卫星通信系统能克服电域微波信号传输... 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将向大容量、高频段、多波束与处理转发方向发展,传统电域微波信号处理与传输的卫星有效载荷系统存在体积大、质量大、易受电磁干扰、速率低、带宽瓶颈等不足,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卫星通信系统能克服电域微波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局限,极大提升卫星通信系统性能,满足未来工业、民用及国防通信应用需求。本文介绍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在卫星载荷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卫星有效载荷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OEA/D-DE算法在卫星有效载荷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晖 袁文兵 熊慕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4-2428,共5页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分解的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EMOEA/D-DE)的有效载荷配置模型。该模型将配置问题转化为以卫星数、卫星冗余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MOP),并采用EMOEA/D-DE进行求解。此外,针对随机均匀...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分解的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EMOEA/D-DE)的有效载荷配置模型。该模型将配置问题转化为以卫星数、卫星冗余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MOP),并采用EMOEA/D-DE进行求解。此外,针对随机均匀初始化会导致种群在目标空间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采用与优化目标相结合的随机初始化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所求解集的平均差异性在0.05以内,分布度值在0.9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分布性,且改进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提升近1倍,所求解的近似Pareto前沿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有效载荷配置 多目标优化问题 MOEA D EMOEA D-DE 种群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IC技术在卫星有效载荷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鲁高莲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45,共5页
简要介绍了MMIC技术及其在卫星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MMIC技术在卫星有效载荷上的应用效益与广阔前景。
关键词 卫星有效载荷 MMIC 砷化镓 半导体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有效载荷开关电源单粒子瞬态效应的防护研究
4
作者 阳晓彬 罗聃 +2 位作者 马奎安 朱海 刘永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01-2208,共8页
本文分析了脉宽调制器(PWM)中单粒子瞬态效应的产生过程、传播机制以及对开关电源的影响,结合卫星有效载荷专用电源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防护策略。脉冲激光及重离子试验方法均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扫... 本文分析了脉宽调制器(PWM)中单粒子瞬态效应的产生过程、传播机制以及对开关电源的影响,结合卫星有效载荷专用电源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防护策略。脉冲激光及重离子试验方法均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为扫除这类器件在太空应用的重要隐患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有效载荷 开关电源 单粒子瞬态效应 脉宽调制器 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有效载荷研发基地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投建
5
《航天器工程》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2006年8月,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启动建设。该中心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技改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28538.51m^2,建筑高度为25m。中心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 2006年8月,空间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启动建设。该中心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技改项目,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28538.51m^2,建筑高度为25m。中心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研制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有效载荷 无线电技术 研究所 西安 研发 有效载荷系统 产品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高稳定度卫星载荷扰动力矩补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江涛 李果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4期7-12,40,共7页
有效载荷或星上运动部件相对卫星平台转动引入的扰动力矩严重影响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度和指向精度.为满足卫星姿态高稳定度要求,采用正余弦细分驱动原理对帆板驱动机构(SADA)细分,并利用力矩补偿机构补偿有效载荷运动所引入的扰动力矩.... 有效载荷或星上运动部件相对卫星平台转动引入的扰动力矩严重影响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度和指向精度.为满足卫星姿态高稳定度要求,采用正余弦细分驱动原理对帆板驱动机构(SADA)细分,并利用力矩补偿机构补偿有效载荷运动所引入的扰动力矩.此外,针对补偿机构自身存在的摩擦力矩设计补偿控制律,以改善其力矩输出性能.仿真算例表明设计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力矩补偿机构 SADA细分驱动 高稳定度 卫星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仲林 杨建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3-55,共13页
】本文论述了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实现方案及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个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研制设计情况。
关键词 卫星通信 KA波段 卫星有效载荷 转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卫星通信转发器总体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培章 郭道省 李平辉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4-237,共4页
论述了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实现方案及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个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研制设计情况,提出了我国研制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建议方案。对Ka波段上下变频系统进行了方案的设计,并对Ka波段卫星转发器的频率特性... 论述了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实现方案及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个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研制设计情况,提出了我国研制通信卫星Ka波段转发器的建议方案。对Ka波段上下变频系统进行了方案的设计,并对Ka波段卫星转发器的频率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功率特性进行了仿真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KA波段 卫星有效载荷 转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HY-1C卫星”故事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小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业务化海洋卫星,也是继我国HY-1A和HY-1B卫星后的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于201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HY-1C卫星有效载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海岸带成像仪、紫...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业务化海洋卫星,也是继我国HY-1A和HY-1B卫星后的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于201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HY-1C卫星有效载荷为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海岸带成像仪、紫外成像仪、星上定标光谱仪和一套船舶监测系统,可每天对全球海洋进行有效监测,满足全球海洋水色水温、海岸带和海洋灾害与环境监测需求,同时可服务于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生态、应急减灾、气象、农业和水利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卫星 星上定标 自然资源调查 全球海洋 卫星有效载荷 海洋水色 紫外成像仪 海洋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十号”微重力科学卫星成功回收
10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0,共1页
"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2015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已完成,交付卫... "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2015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正样研制及环境试验已完成,交付卫星总体。2016年4月6日凌晨1时38分,"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按照预定窗口时间,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科学实验卫星 预定轨道 空间科学 发射任务 环境试验 卫星有效载荷 返回式 中国科学院 空间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减灾-1C卫星传回首幅影像
11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1期14-14,共1页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12月13日报道,当月9日,环境减灾-1C卫星有效载荷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至此,环境减灾-1C卫星实现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12月13日报道,当月9日,环境减灾-1C卫星有效载荷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至此,环境减灾-1C卫星实现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密云接收站已准时捕获并成功接收卫星下传的全部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完成标准产品生产,形成了第一幅影像图(郑州地区SAR图像)。环境减灾-1C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配有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有效载荷 中国环境 影像图 减灾 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 对地观测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音完成FAB—T与AEHF卫星的段间通信测试
12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1期148-148,共1页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2010年12月6日报道,美国波音公司宣布近期与美国空军完成了“先进超视距终端体系”(FAB—T)与“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有效载荷之间的段间通信测试。这些测试演示验证的是FAB—T“核心指挥与控制网络通...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2010年12月6日报道,美国波音公司宣布近期与美国空军完成了“先进超视距终端体系”(FAB—T)与“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有效载荷之间的段间通信测试。这些测试演示验证的是FAB—T“核心指挥与控制网络通信系统”(NC2NCS)与“先进极高频”卫星有效载荷之间通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波音公司 通信测试 AEHF卫星 FAB 卫星有效载荷 网络通信系统 澳大利亚 美国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卫星相机——一种廉价的对地成像系统
13
作者 Stephen Jackson Jeffrey Kaetzke 梅云辉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5年第2期28-32,共5页
韦伯卫星是一颗重27lb的低轨道卫星,用阿里安40火箭于1990年1月21日发射进入500km的极地轨道,进行几项有效载荷的试验,这是为韦伯州立大学工程系学生研究而开发的试验。有效载荷包括一台改进的彩色CCD相机和视频闪光数字器。 由应用科... 韦伯卫星是一颗重27lb的低轨道卫星,用阿里安40火箭于1990年1月21日发射进入500km的极地轨道,进行几项有效载荷的试验,这是为韦伯州立大学工程系学生研究而开发的试验。有效载荷包括一台改进的彩色CCD相机和视频闪光数字器。 由应用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通过位于韦伯州立大学(WSU)校园内的地面站由学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在那里监控星上系统并进行试验和观测试验结果。 文中介绍卫星的相机系统,并讨论目前已取得的一些视频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卫星有效载荷 遥感器 卫星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nd Flash的星载综合数据固态记录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海峰 柴霖 胡建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6-723,共8页
在星载平台资源受限条件下,采用以FPGA+CPU为控制核心、Nand Flash为固态存储阵列的系统架构,实现了高速、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记录。针对传统双Plane操作与并行扩展对存储速度提升有限、芯片使用较多的问题,采用4级流水线方式控制Flas... 在星载平台资源受限条件下,采用以FPGA+CPU为控制核心、Nand Flash为固态存储阵列的系统架构,实现了高速、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记录。针对传统双Plane操作与并行扩展对存储速度提升有限、芯片使用较多的问题,采用4级流水线方式控制Flash阵列。为解决标准传输协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定义高速串行传输协议。为减缓空间辐射环境对存储数据的影响,采用了三模冗余、配置回读与部分重构等容错机制。对所提出系统进行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星载记录系统存储容量达36 Tbit,记录与回放速度分别达到16 Gbit/s与8 Gbit/s,传输误码率为10^(-12),传输包效率为96.7%,可作为通用存储系统以满足航天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有效载荷 固态记录系统 NAND FLASH存储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三模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工业涉外产品投标报价研究
15
作者 陈伟 《技术经济》 1997年第5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投标报价 航天工业 卫星有效载荷 航天产品 招标单 国际市场 技术指标 影响因素 估算模型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技术的星载电子系统小型化
16
作者 杨孟飞 郭树玲 +1 位作者 王嵘 李军予 《控制工程(北京)》 2005年第2期1-10,共10页
星载电子设备重量、体积、功耗的降低是提高卫星有效载荷承载能力的关键。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通信、计算机技术奠定了高性能、高速率、小体积、低功耗基础。基于SOC的星载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是星载电子设备微小型化发展中的重要技术途径... 星载电子设备重量、体积、功耗的降低是提高卫星有效载荷承载能力的关键。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通信、计算机技术奠定了高性能、高速率、小体积、低功耗基础。基于SOC的星载电子系统集成技术是星载电子设备微小型化发展中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国外基于SOC技术的星载电子系统小型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深入开展我国星载电子系统小型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技术 电子系统 卫星有效载荷 星载电子设备 系统集成技术 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设备重量 承载能力 技术途径 微小型化 发展趋势 高速率 小体积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aAs探测器的制冷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宇鹏 刘栋斌 李哲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为解决红外图像高质量要求与紧张的卫星有效载荷资源间矛盾,针对Xenics公司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XLIN-1.7-2048开展电制冷试验以确定其工作模式。对比暗背景与不同光辐照情况下,探测器开启半导体热电制冷与不制冷时的像元均值、噪声... 为解决红外图像高质量要求与紧张的卫星有效载荷资源间矛盾,针对Xenics公司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XLIN-1.7-2048开展电制冷试验以确定其工作模式。对比暗背景与不同光辐照情况下,探测器开启半导体热电制冷与不制冷时的像元均值、噪声与灵敏度,综合考虑系统要求、功耗、辐冷板面积、重量及可靠性等因素,最终确定常温工作状态下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探测器 热电制冷 INGAAS探测器 卫星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8-408,共1页
2008年3月16日,我校“光谱图像压缩及其在嫦娥一号中的应用”项目鉴定会召开.光谱图像压缩技术项目是由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数管分系统承制单位委托,在我校已有光谱图像压缩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该技术通过在... 2008年3月16日,我校“光谱图像压缩及其在嫦娥一号中的应用”项目鉴定会召开.光谱图像压缩技术项目是由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数管分系统承制单位委托,在我校已有光谱图像压缩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该技术通过在“嫦娥一号”卫星光谱图像压缩系统上的有效应用,很快得到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并具有显著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图像压缩系统 卫星有效载荷 技术项目 承制单位 探月工程 技术创新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短讯
19
作者 赵迎龙(摘编) 赵宏校(摘编)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海洋二号C星发射成功2020年9月21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C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也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卫星之一。卫星有效载荷包括微... 海洋二号C星发射成功2020年9月21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C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也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卫星之一。卫星有效载荷包括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校正辐射计、船舶识别系统和数据收集系统,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影响,入轨后将开展全天时、全天候连续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高度计 数据收集系统 微波散射计 倾斜轨道 卫星有效载荷 遥感卫星 监测网 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格公司将在“国际空间站”上试验“热管理系统”
20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3期69-69,共1页
据美国诺格(Northrop Grumman)公司网站2011年4月12日报道,诺格公司将利用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实验,测试一种用于冷却军事卫星有效载荷的新方法。此项技术将使军用卫星上的电源系统和设备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热管理系统 试验 卫星有效载荷 公司网站 电源系统 军用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