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座老卫星城与两座财富之山——上海卫星城建设故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同旦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上海卫星城的规划建设起步较早。解放初期,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出于安全考虑,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内地,不放在上海。1956年毛主席《论十大关系》著名论著发表后,上海市委就作出"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于是工业... 上海卫星城的规划建设起步较早。解放初期,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出于安全考虑,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内地,不放在上海。1956年毛主席《论十大关系》著名论著发表后,上海市委就作出"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于是工业生产建设特别是冶金、机电、化工等基础重工业和电子激光仪表等高精尖工业迅速发展,要求拨地建设的项目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建设 上海市 故事 财富 重大建设项目 上海工业 沿海城市 十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上海市卫星城建设的思考
2
作者 王成超 《上海城市规划》 2004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于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出现的一系列的"大城市病",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建设卫星新城的决定。然而要建设卫星新城以促进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不少问题。该文就是... 对于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出现的一系列的"大城市病",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建设卫星新城的决定。然而要建设卫星新城以促进大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不少问题。该文就是根据国内外建设卫星城的经验与教训,对下一步的新城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建设 新城建设 经验与教训 国内外 可持续发展 审时度势 中国 根据 国情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经营城市理念 加快卫星城建设
3
作者 <密云县经营城市调查研究>课题组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北京市密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了“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加快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是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 ,面对资金的严重匮乏 ,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运用经... 北京市密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了“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加快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是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 ,面对资金的严重匮乏 ,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方法 ,确保了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 ,使密云县城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城市 资金筹集 卫星城建设 密云县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大城市卫星城的建设
4
作者 王向明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3期31-34,6,共5页
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后的产物,现代城市的大发展是伴随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进行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等多种因素。但是,归根到底,它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后的产物,现代城市的大发展是伴随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进行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等多种因素。但是,归根到底,它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取决于一定生产方式下经济和人口的运动,同时又对经济和人口的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卫星城是为改造或防止大城市畸形发展而产生的,它与经济和人口之间也存在着上述辩证关系,因此,从人口与经济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下同)的卫星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简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 特大城市 社会主义 母城 设卫 卫星城建设 农村 畸形发展 小城镇 城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卫星城和小集镇的建设
5
作者 罗晰 《人文杂志》 1984年第6期46-50,共5页
过去,我国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采取的政策是就地转移、就地消化。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村工业可适当集中于集镇,并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就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大城市郊县... 过去,我国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采取的政策是就地转移、就地消化。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村工业可适当集中于集镇,并进行试点,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这就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大城市郊县,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城郊经济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还可以允许劳动力向县城或卫星城转移,使这种转移与卫星城的建设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建设 大城市郊县 农村劳动力转移 乡镇企业 小集镇 就地转移 母城 城郊经济 县城 城市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以及卫星城发展的多种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兴洲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从分析我国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入手,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特别要着力发挥民间力量在城市化和卫星城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 从分析我国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入手,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特别要着力发挥民间力量在城市化和卫星城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城建设 城市化 发展 中国 模式 带动作用 相关政策 探究 必要性 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黄村卫星城人口现状浅析
7
作者 刘大为 《人口与经济》 1983年第3期44-47,共4页
黄村是北京市南郊正在兴建的一座卫星城镇,距市中心19公里,距三环路仅13公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下水质良好,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黄村是一个自然村,民国初年旧政权的大兴县署由北京城内迁至这里,黄村逐成一镇。全国解放以后,一... 黄村是北京市南郊正在兴建的一座卫星城镇,距市中心19公里,距三环路仅13公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下水质良好,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历史上黄村是一个自然村,民国初年旧政权的大兴县署由北京城内迁至这里,黄村逐成一镇。全国解放以后,一九五四年大兴县政府迁至黄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城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五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把黄村建设成为以塑料、轻纺为主的工业城镇,黄村的人口迅速增长,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到一九八一年底,全镇人口达到5.4万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4.2亿元,新建各类建筑66万平方米,为卫星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村 卫星城 人口现状 常住人口 非农业人口 大兴县 流动人口 卫星城建设 北京市城区 地区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通州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和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辉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13,共5页
近几年来,经过通州区全区的共同努力,其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通州区的社区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加强通州区的城市社区建设,应加大宣传力度,... 近几年来,经过通州区全区的共同努力,其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通州区的社区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加强通州区的城市社区建设,应加大宣传力度,为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为主线,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权力下沉、重心下移”,强化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职能;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和扶持力度,给社区建设以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整合社区资源,加快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及服务配套用房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建设 卫星城建设 城乡发展 通州区 管理体制 社区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德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6-48,共3页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州区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管理滞后于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只要从实际出发 ,深入研究 ,大胆实践 ,就会为通州区卫星城建设和城市管理闯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郊 城市管理 卫星城建设 通州区 北京 管理体制 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人口问题与对策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10
作者 《人口与经济》 1985年第1期64-64,共1页
由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市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等六个单位联合发起,全国二十五个人口百万以上大城市的代表参加的《大城市人口问题与对策讨论会》
关键词 大城市人 问题与对策 讨论会 成都市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基本方针 卫星城建设 迁入人口 社会学 城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城改建规划》即将出版
1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城市规划》 1986年第5期21-21,共1页
由本刊编辑部整理的《旧城改建规划》一书,即将出版。本书是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1979年下达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局的《现有大中城市改建规划》研究课题的阶段成果。参加研究的单位除上海市、北京市外,还有天津、沈阳。
关键词 旧城改建 改建规划 阶段成果 城市规划设计 编辑部 原国家 卫星城建设 旧居住区 旧城保护 研究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12
作者 魏卫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67-72,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原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也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原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也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少压力和冲击。究竟如何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如何协调大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武汉市为例,在系统分析大城市人口增长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人口增长对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探讨大城市人口控制的对策与途径,以期能给城市管理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人 人口增长过快 武汉市 卫星城建设 机械增长 郊县 中心城 流动人口 平方 人口自然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Changsha,China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云国 曾晓霞 +4 位作者 徐立 田大伦 曾光明 胡新将 唐寅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420-428,共9页
Changsha,a typical city in central China,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o assess the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n the basis of land-use change. The analysis not only included the whole city but also the u... Changsha,a typical city in central China,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to assess the vari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n the basis of land-use change. The analysis not only included the whole city but also the urban district where the landscape changed more rapidly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wo LANDSAT TM data sets in 1986 and 2000 and land use data of five urban districts from 1995 to 2005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in the size of six land use categories. Meanwhile,previously published value coefficient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ed by each land catego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angsha declines from $1 009.28 million per year in 1986 to $938.11 million per year in 2000. This decline i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and the conversion from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to cropland to keep the crop production. In the five districts,there is $6.19 million decline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etween 1995 and 2005. Yuelu District has the highest uni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hile Yuhua District has the lowest one.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greater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and grassland to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Yuelu Distric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 rate of construction land should be controlled rigorously and the area of woodland and water body should be increased or at least retained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use change urban expansion city scale district scale central China Changs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