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角度偏离的卫星分系统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康旭 皮德常 田华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46,共9页
为保证卫星稳定运行,延长卫星寿命,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偏离的卫星异常检测算法(ADMAD)。针对卫星遥测数据构成的高维数据空间,利用共享近邻(SNN)算法构建相关数据集空间,用角度代替距离,采用基于角度偏离的属性选择算法筛选与异常相关的属... 为保证卫星稳定运行,延长卫星寿命,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偏离的卫星异常检测算法(ADMAD)。针对卫星遥测数据构成的高维数据空间,利用共享近邻(SNN)算法构建相关数据集空间,用角度代替距离,采用基于角度偏离的属性选择算法筛选与异常相关的属性,使用归一化的马氏距离计算异常值,结合统计学知识计算得到异常阈值并对数据集进行分类。采用某卫星2014年7-9月、2015年7-9月控制和电源分系统的遥测数据分别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领域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该算法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算法鲁棒性较高,能够有效地实时检测卫星分系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分系统 角度偏离 属性选择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砚耕 周秀娟 +4 位作者 张彧 赵吉喆 吴自帅 桂利佳 胡小康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751,共4页
根据传统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要求,针对推进舱内肼管路及部件进行加热带缠绕和多层隔热组件包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推进剂条件下的推进分系统热控优化设计,即取消推进舱内热控处理措施,而是在推进舱的外侧板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并... 根据传统卫星推进分系统热控要求,针对推进舱内肼管路及部件进行加热带缠绕和多层隔热组件包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推进剂条件下的推进分系统热控优化设计,即取消推进舱内热控处理措施,而是在推进舱的外侧板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并采用电磁阀补偿加热.对采用优化设计的推进分系统热控设计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验证.结果表明,推进分系统的温度水平和功耗要求均满足目前中国对于卫星的热控要求,且优化设计使推进分系统热控具有功耗低、质量小和易于装配的优点,能够结合卫星构型实现分舱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推进分系统 热控 优化设计 分舱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风险等级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季业 崔振 +2 位作者 徐菁宇 陈斌 徐英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0-134,共5页
使用2009至2020年某卫星控制分系统质量案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技术风险等级预测模型。挖掘历史相关数据,建立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风险评价体系。排除风险源中的冗余信息,将重要信息数据离散化后,以BP神经... 使用2009至2020年某卫星控制分系统质量案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技术风险等级预测模型。挖掘历史相关数据,建立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风险评价体系。排除风险源中的冗余信息,将重要信息数据离散化后,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终得到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风险等级预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型可准确有效预测在轨卫星控制分系统风险等级,为卫星在轨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 卫星控制分系统 风险等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多模卫星测控分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精华 梁杰 +2 位作者 杨文涛 王跃 王阔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高分多模卫星(GFDM-1)敏捷机动范围达到了单轴45°,机动速度达到了4.5(°)/s,大角度高速机动可能造成接收机失锁与接收星数下降导致非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天线同时参与解算的双频双模星载导航定位定轨体制,有效解决了姿态机... 高分多模卫星(GFDM-1)敏捷机动范围达到了单轴45°,机动速度达到了4.5(°)/s,大角度高速机动可能造成接收机失锁与接收星数下降导致非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双天线同时参与解算的双频双模星载导航定位定轨体制,有效解决了姿态机动过程中接收星数减少问题,并实现了星载导航连续高精度定位。同时,采用了异构的测控分系统设计,提高了测控分系统可靠度,实现了卫星全球测控能力以及星地测控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多模卫星 卫星测控分系统 双天线导航定位 统一S频段测控 扩频测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电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卫东 孙芳方 钱锐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115,共4页
卫星电源分系统是为卫星各个分系统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给,研制过程中和交付使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设计了卫星电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源系统工程参数的采集、实时监控和显示、对电源系统发送遥控指令、工... 卫星电源分系统是为卫星各个分系统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给,研制过程中和交付使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设计了卫星电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源系统工程参数的采集、实时监控和显示、对电源系统发送遥控指令、工程参数的报警、数据打印、历史数的显示和数据维护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电源分系统 数据采集 遥测参数 遥控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返回式卫星遥感和科学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华宝 唐伯昶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文章简述了中国的3种返回式卫星的发展 ,即FSW—0、FSW—1和FSW—2卫星 ,介绍了返回式卫星各种分系统。
关键词 返回式卫星 卫星遥感 搭载科学试验 成果 卫星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太阳敏感器 被引量:1
7
作者 Carl Christian Liebe Sohrab Mobasser +4 位作者 Youngsam Bae Chris J.Wrigley Jeffrey R.Schroeder Ayanna M.Howard 郑克隆 《控制工程(北京)》 2003年第5期55-64,共10页
微型太阳敏感器样机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出来。此样机包含一块很薄的硅片。硅片上镀铬和金,带有数百个小针孔,安放在一个有源像源敏感器(APS)的图象探测器顶面,与探测器表面距离为900μm。当太阳照射... 微型太阳敏感器样机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出来。此样机包含一块很薄的硅片。硅片上镀铬和金,带有数百个小针孔,安放在一个有源像源敏感器(APS)的图象探测器顶面,与探测器表面距离为900μm。当太阳照射掩膜时,在APS图像探测器上形成太阳图像。精确地确定探测器上太阳图像的位置,就可以算出太阳角——其工作原理与日晷相像。封装后的微型太阳敏感器质量为11g,体积为4.2cm^3,功耗为30mW。微型太阳敏感器的精度优于1′,最大视场角为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太阳敏感器 美国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喷气推进实验室 图象探测器 卫星姿态确定分系统 MEMS掩膜 图像探测器 APS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